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8-01-31李国裕

考试周刊 2017年103期
关键词:培养语感策略分析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的角度入手强化语文训练。教师可以注意将听、说、读、写相结合,用读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语感,用字刺激学生语感的敏锐度,并且依靠写的形式来实现与感的综合提升。从而找准方向,更为科学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高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语感;策略分析

语感指的是对文字的敏锐度和感知能力。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的掌握一些形近字、形近词之间的区别,让学生能够选择更为合理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但由于小学生掌握的字词有限,学习能力有待提升,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小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找出更为合理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帮助学生科学的形成个人的说话写作的风格,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一、 以“读”的形式增强语感

教师可以以读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语感,以课文为范本,让学生在课上朗读,在课下诵读。教师做好范读,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默读、速读等不同的形式来熟悉课文。在不断的读的过程中,认识到课文是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境,选择的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来增强语感。为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先结合具体的文本,绘声绘色的作出范讀,并且逐字逐句地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能够深切的感知课文等阅读文本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真正的将自己融入到相应的角色之中,能够更为直观的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达成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教师才能够靠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增强语感,逐渐的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例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时,教师可以选择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别扮演旁白、小木偶、老木匠三个不同的角色。教师要教会旁白能够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相应的融入个人情感,为故事的展开利用语言创设相应的情境。而老木匠和小木偶之间的对话,也应当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展开。教师可以对学生分组,一组一组的让学生通过分角色的形式来不断地朗读课文,不断地纠正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根据人物和情节的设定来进行对话。从而依靠“读”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参与语感训练的积极性,不断地增强小学生的语感。

二、 用“字”刺激语感的敏锐度

教师还需要利用字来刺激学生的敏锐度。在小学期间,学生会学习大量的汉字,包括各种多音字和形近字。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每个字在读音、写法、含义上的不同,帮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文字。因此在教学时每教一个新的生字教师就应当非常清晰明了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个字有几种读音,分别能够组出哪些常用的词语,有哪些含义,利用这些词语造出句子,让学生系统的感知异同点。同时教师应当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如何遣词造句,帮助小学生分清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各种词汇如何运用。从而让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各个环节,都能够系统化的感受到咬文嚼字的魅力,不断地刺激学生语感的敏锐度,教会小学生能够更为迅速地发现字和字之间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例如,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分清“年轻”和“年青”之间的区别。应当让学生非常明确的认识到:“轻”是形容词,指年纪不大,如“年轻力壮”、“年轻人”等,词中可以插入其他词,如“年纪很轻”,“轻”字还能重叠,如“年轻轻”,“年”与“轻”不能置换;“青”也是形容词,“年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两个字可以置换成“青年”,如“青年人”等,置换后可受形容词修饰,如“革命青年”、“新青年”等。教师从咬文嚼字的角度入手,依靠字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可以更为有效地刺激学生语感的敏锐度,从而保证语感的培养能够落到实处。

三、 靠“写”实现语感的综合提升

教师还需要注意到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还应当让学生学习如何将自己在培养语感过程中所得到的提升,体现到语文学习之中。为此,教师可以依靠写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感知,如何综合的提升和培养语感,以及如何将这些能力体现在语文学习之上。教师在每次开展写作教学时,应当更关注学生的遣词造句,发现学生在词语运用上出现的不足。特别是结合学生在作文中所创设的情景,帮助学生找出更为贴切的语言表达形式,让学生能够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表达出个人情感。在训练初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模仿阅读文本,每次阅读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之后,模仿作者的行文思路、写作手法等写出一篇文章。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小学生的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从字到词,再到句子和段落,逐步地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语感。这样教师才能够保证小学生的语感可以得到综合的训练和培养,并且真正地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语感与自己的语文学习之间的密切关联,让小学生更积极地学习语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将“读”“字”和“写”结合到一起。整体性增强学生的语感,刺激语感的敏锐度,并综合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从而逐步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培养语感的基础之上,提升小学生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丽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44+48.

[2] 冯小凤.吟咏·品味·应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OL].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162.

作者简介:

李国裕,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船场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语感策略分析小学语文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