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8-01-31刘喜萍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整个社会及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线上升。学校及老师应该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不辜负家庭及社会对青少年的殷切盼望。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方式与理念一直处于不断地更新中,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同学的学习效果,许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进行不间断地探索与研究,本文就关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策略提出几点拙见。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改革
正文:教育是一个长期延续的过程,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直至小学,中学,再到高等教育,例如本科、研究生阶段,教育是永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因此,相对来讲,中小学阶段还是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有待进步,因此就凸显出来了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上讲,教师是同学们学习的主要引导者。老师在课上最大限度地为同学们讲授知识,在课下为同学们批改作业,再在课堂上反馈批改结果,整个过程很依赖教师的引导,而且也只是依靠教师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存在了几千年,从最早的私塾或学堂的时代里就存在了,因此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优势。显而易见,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最快地将知识传授给同学,看似效率最高,最直接,但实际上,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那就是效率不高,同学们学习过程中没有亲身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发展到现在,一直会有教育改革的声音发出来。关于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望读者积极批评指正。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兴趣。从根本上来讲,中小学学生仍是处于一个不十分成熟的年纪,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其自制力都不是特别强,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目前日益沉重的升学压力之下,同学们的在校学习的更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起来有些枯燥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只能从自己的角度上尽力适应与改变。在这个基础上,兴趣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老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提高同学们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前提起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实际应用,比如,历史上的典故或是实际生活的问题,来吸引同学注意,带着解答问题的好奇心,课堂效率一定会很高。具体来讲,在学物理体积与密度的章节时,老师可以为同学们讲述阿基米德用浴池水称量皇冠的故事,再为大家讲述原理,课堂就变得有趣了很多。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师生互动。笔者认为这是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之所以需要改进,是由教学方式的特性决定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偏向于老师填压式的教学,同学被动的吸收与记录,同学没有一个真正的思考过程与探究过程,直接吸收的效果一定有待进步。这里强调同学的自主学习,并不是忽视老师的引导作用,相反,如何进行不失分寸、效率最高的自主学习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的。老师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合作探究,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思想发生剧烈的碰撞,在这里老师不用过分苛求答案的正确与否,只要同学们认真思考过,一定会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一定会很好。
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上两点,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归根结底,老师还是同学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引导者,这就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与同学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进步,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尊卑有别,要促进同学们与老师积极地沟通,沟通课堂内容与课后思考。老师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和职业底线,以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有教无类,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每个學生的基础情况与学习进度来进行调整。不仅如此,老师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及时学习与充电,专业知识上更是不能懈怠。时代在进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不断地在变强,因此老师的专业能力也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同学面前保持尊重感与威严感。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些过程与课堂学习的重要性是旗鼓相当的,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阶段的学习。这些都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国民思想的转变,很多家庭已经把子女的教育当成整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方面人员和老师,更要重视起来,认真教学,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感悟,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与表达,这些对于中小学而言都是很重要的技能与成长必修课。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张家军.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讨——兼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计划[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3):23-27.
[2]叶存洪.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亟待重视的几个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00,(4):3-5.
作者简介:
刘喜萍,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