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管窥孝道

2018-01-31陈心怡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孝道孝经论语

摘 要:孝,是我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之本、立身之本,更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凝聚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强化孝道教育则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而《论语》和《孝经》作为我国古代孝道理论的集大成者,对其孝道思想进行研究,探讨其对我们高中生孝道的启示,将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孝道文化的当代内涵及价值所在,从而增强我们对孝道的道德认同,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孝道”,自觉担当起肩上的责任,做一个有为青年。

关键词:论语;孝经;儒家经典;孝道

作者简介:陈心怡(2000.10-),女,汉族,四川安县人,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15级50班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1

引言:

孝,是一个人所有优良品格的起点,不孝,则便无其他品德可言。从《论语》和《孝经》中可以看到:孝,不是单纯履行对父母的孝心,而是要从“小家”上升到“大家”,培养一种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以帮助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在那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春秋时期,孝道思想在维持人际关系和整饬社会秩序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其更是具有不可小觑的时代价值。

一、《论语》《孝经》中的孝道思想解读

1.孝是所有道德规范的出发点,是立身治国之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1]”、“孝悌者则鲜犯上而无作乱”,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是顺从长辈或权威的意志而不犯上不作乱,是所有道德规范的出发点和立身、治国之本,为人者若做不到孝,则便无其他品德可言。但在当代,孝不是“愚忠权威”,不是“逆来顺受长辈之令”,更不是不顾自己的意志和价值原则,而是要“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当上级或长辈的言行不义之时就必须进行阻止。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小家”里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可以很好地维护家族的秩序,而“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将这种孝道教育延伸要社会“大家”中去,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形成“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从而实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标。

2.一个人尽孝要全方位、多层次进行

何为“多层次”?在《孝经》中就有很好的诠释,“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告诉我们,要尽孝,首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2]”,我们得珍爱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其次,“中于事君”,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和素质修养,提高自身的才能,立志服务民众、报效祖国;最后,“终于立身”,就是要在生时积极作为,为父母、家族乃至社会增光。

而何为“全方位”?首先,尽孝不是单纯物质上的供养,精神上的“关爱”和“敬重”更是不可缺少。孔子认为,犬马都尚能给父母提供丰富的物质供养,而我们人类岂能用物质供养来区分孝与不孝呢,真正的尽孝,是要用至诚至爱之心去对待父母。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孝顺父母,就是要多陪伴和关怀他们,在和他们相处时要以悦色相见,并给与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与心灵的慰藉;

其次,尽孝不是单纯地针对家庭,而是整个社会。因为,我们不能脱离家庭及社会,因此树立我们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明确对家庭、社会应尽义务,以此促成我们与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的安定盛世。

二、《论语》、《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对我们高中生的启示

1.要懂得感恩知报,与人为善乐于奉献

懂得感恩和报恩是儒家孝道思想的实质,这对于我们高中生的启示之一就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过程中,广敬博爱,由感恩父母推及到友爱兄弟姐妹、尊重与善待他人、努力回报社会,从而在亲善、和谐的社会氛围中与他人之间建立友爱、互助、和谐的关系,共同为营造良风美俗和安定的社会环境而乐于奉献,积极作为。

2.要培养责任意识,抵制腐蚀坚定立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国家又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的紧张和冷漠,人的关爱、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都日趋淡化,这是我们每个高中生都感同身受的现实。而《论语》和《孝经》则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意识,让我们明白不仅是要对自身负责,更要对父母、家人、他人乃至社会负责,方能让家庭更加温暖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自觉抵制西方消极价值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唯利是图)以及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良信息对我们思想的腐蚀,坚定为家庭、社会努力奋斗及无私奉献的立场及决心。

3.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当前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甚至溺爱中长大,过分注重自我、追求个性张扬的我们,多半不懂得如何去“孝顺”我们的父母,但我们要学会尽力而为之。尽管我们当前还不具备为父母提供富足物质供养的能力,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完全有能力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与情感需要,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他们长情的陪伴和充分的精神关爱,珍惜他们的血汗钱并以自己优良的品德、优异的学习成绩、能力的全面发展,健康的身体、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回报他们,而这些精神层面的关爱方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幸福和快乐,看到希望和曙光,在我看来,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论语》及《孝经》等儒家经典为我們提供了孝道的宝贵经验,我们高中生要结合自身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明是非、善恶美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腐蚀,培养正确的孝道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孝心,践行孝行,以孝顺父母为基点,推而广之以善待天下人,不断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父母、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争光。

参考文献:

[1]杨彦京.浅析《论语》中的孝道伦理[J].商,2016(04):87.

[2]王亚楠.《孝经》与《论语》孝道思想比较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孝道孝经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论语·为政第二》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