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探究性教学对策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31马晓燕
马晓燕
摘 要:在现代的教学方式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开展学生全方面的培养计划。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每个方法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本文将浅析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语文教育;自主学习
在初中语文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倡导主动和积极性的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这种以学生为主,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育教学方式中,可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
一、启发式的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究的相关作用
(一)语文教学中以联想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联想,是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启迪思维。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联系和想象,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课本中《喂——出来》这一篇充满科幻与想象的文章为例,结尾中的那一声“喂,出来”与那颗小石头的突然出现,学生乍读之下,一头雾水,仔细再读时,才恍然大悟,不禁感叹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此时,教师可以趁学生兴趣浓厚之时,提问“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你对文章中的那个无底洞是怎么理解的?”许多学生思索之后,都跃踊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象,更有甚者,说道,假如自己是那个村长,会想办法不让悲剧发生,从而改变以后的结局。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充分的调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也能更轻易的被学生接受,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二))语文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讨思路并正确引导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性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问题中积极思考,并对一些关键性的重点课程进行自主自由的预习和规划。而老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在讲述课文时,可根据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来向学生提问,而提问的内容应该在文章的内容上再深入一些,让学生在课下自行解决,并将结果告知老师,老师再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与鼓励。
二、情景模式的教学方式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去探索和发现,而教师可以用鼓励求异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而求异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感知。情境模式教育中,以实践生活中探索观察为基础,对于养成学生思维的转变以及打破思想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改善传统模式教学对学生的局限性。
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中《范进中举》这一篇课文为例,可以让学生阅读文章后,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天,并在第二天分别扮演其中人物。而学生在看这篇课文是,势必会将每个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把握清楚。这对于学生来说,便是一个自发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直观的体会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性格特点,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之下,形成的病态思想观念与现代社会观念的不同之处。这种理解是学生自己通过书本与自己理解所得出来的,记忆强度会比老师说的更加深刻。
三、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并养成自主探究性精神
(一)语文教育中自主学习精神对自主探究精神的影响
在語文教育中,自主学习不是一种“指令式”的学习,而是一种自发而积极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对于学生的将来学习与方法有着重要作用。而培养学生的自主主动学习与其探究性的学习精神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与探究精神的关系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高,则其好奇心与探究性精神越高。这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也就越高。
(二)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性精神时要巧妙进行方法点播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即学生对老师越喜欢越尊重老师,便会不由自主的模仿老师的一些言行以及动作。所以,老师对于学生在人生中的意义是重大的。而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老师在对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帮助与指导。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伤仲永》这个课程中,老师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学生虽然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是却没有讨论到重点,只一味的责怪仲永的父亲,这就走进了语文的死角。而这时,老师便可以进行引导,比如让学生讨论仲永沦落到这个令人惋惜的地步,是谁的责任这一问题。而学生对于这问题的答案就多了,有说仲永本身的,有说父亲的,还有说作者王安石以及乡民之类的。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并自行探索深入问题。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的语文知识,而是学生能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一种探究性的方式去发掘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也将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解答以及自我总结。这个过程,正是使得学生思维不断开拓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语文德智融合实践探究: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张霞儿.实践探究开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及思考[M].宁波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