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蓝鲸”死亡游戏引发的思考

2018-01-31周昭宇

新一代 2017年20期
关键词:蓝鲸心理健康青少年

周昭宇

摘 要:目的:探讨由“蓝鲸”死亡游戏对社会的危害引发的对于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思考。方法:选取近期身边发生和媒体披露的真实案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对案例进行前因后果分析,来探讨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蓝鲸”死亡游戏对当代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能迷惑诱导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参与者不断感受到进步感、成就感和满足感,最终沉迷下去,欲罢不能,直至死亡。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说明当代很多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不健康,法律意识和知识淡薄,迫切需要国家、社会、家人的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结论:社会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往往能得出不同的解答。个人认为,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法律,更需要包括道德、行业自律在内的其他各种手段共同发挥作用,防范风险。对于如何正确的培养和引导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成长,还需要我继续不断学习思考,在探求真知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关键词:青少年;“蓝鲸”死亡游戏;心理健康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今年5月,湖南省衡阳市某一县区中学一名高二学生私自离校后不幸身亡,尸体在湘江东洲岛水域附近被找到。据媒体披露,该学生死因与“蓝鲸”死亡游戏有直接关联。我不禁自问,“蓝鲸”死亡游戏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青少年参与游戏并一步步走向死亡?在死亡游戏骗局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面对这款游戏,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启了找寻答案之旅。

一、“蓝鲸”死亡游戏事件始末

带着对“蓝鲸”死亡游戏各种问题,我在网上搜索了大量资料后,大概了解了“蓝鲸”死亡游戏事件的来龙去脉:该游戏2016年在俄罗斯兴起,游戏的参与者多为10-14岁之间的青少年,他们从加入游戏的网络群组开始,从易到难完成组织者发布的五十个任务,而第五十个任务就是让他们结束自己的生命。很快,这个游戏通过互联网扩散到英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并于今年五月份蔓延到我国四川东部、南部以及广东等地区[1]。

二、游戏参与者从容赴死的背后

据相关报道,该游戏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造成了至少100多人自杀的严重后果。一款游戏竟然能导致这么多人为其自杀,游戏设计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玄机呢?对游戏设计者的分析似乎成了绕不开的追踪路径。通过查询,发现“蓝鲸”死亡游戏的始作俑者——俄罗斯人菲利普早在2011年就在谋划这款游戏,直到2016年才完成游戏设计,他花5年设计一款死亡游戏的企图又是什么呢?菲利普是一个被学校开除的心理学系大学生,具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他离开学校后终日与网络为伴。如果从这一背景入手,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系”“网络”这些关键词在菲利普设计这款游戏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首先试图从游戏参与者的心理去探究该游戏引诱参与者自杀的秘密。从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上,我发现菲利普是做了严密设计的,游戏过程直指参与者的内心,通过心灵操控不断逼促他们在通往死亡之路上一往无前。

是什么让一个个体爱上这款游戏并持续跟进,最终选择死亡?通过对整个游戏的流程分析,不难发现整个游戏环环相扣就是一个控制心理的体系。首先,一切心理防线的攻破开始于“凌晨4:20”。“在凌晨4:20醒来并观看恐怖电影”是“蓝鲸”死亡游戏五十个任务中的重要一环,为什么选择在凌晨4:20?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个时间段是人一天中最脆弱的时候,人的心理防御能力也最低,精神状态最萎靡,消极情绪在此时聚集且容易爆发。在人精神最脆弱的时候起床,加上夜深人静的环境带来的孤独感和神秘感以及观看恐怖片带来的黑暗和消极因素。在这样的时间和情景设置下,人的抑郁情绪极容易被加深,消极情绪再加上睡眠不足,会导致人精神涣散,判断力丧失,进而听从命令,被灌输思想。接着是一连串台阶式的游戏闯关,如:在胳膊上切出三道浅口;在腿上刻几个口子;一整天不和任何人说话;自己说出自己的死亡日期,并接受它……最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不难发现,这些任务的设置是由易到难,像上台阶一样缓缓升级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参与者就这么“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一步步走向自我终结。在此过程中,让参与者不断感受到进步感、成就感和满足感,最终沉迷下去,欲罢不能。

但问题是,每个人都不同,要控制一个人容易,要控制一群人又谈何容易。这款游戏又是怎么做到控制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呢?我注意到游戏中的两个不同角色:管理者和参与者。据自由欧洲电台报道:只需缴纳60欧元,就可以成为“蓝鲸”死亡游戏的管理员,享受一个个生命在自己引导下走向死亡的快感。重要的是,管理员是不需要自杀的,这是他们的特权。游戏管理员的设置与心理学上著名的“路西法效应[2]”如出一辙,他们就像是“路西法效应”中的狱警,在逐渐认同和适应被赋予的新的虚假身份之后,也接受了这一身份应当具有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到最后便完全抛弃自己的真实身份,享受新的虚假身份带来的特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菲利普被捕之后“蓝鲸”死亡游戏仍在传播:游戏管理员的特权具有吸引力,就会有更多人愿意来承担这个角色,这就是游戏得以不断扩散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参与游戏的青少年不断接受来自管理者灌输的消极话语,诸如“我是社会的垃圾”“没有人愿意接受我”“我是个孤独的失败者”等等。消极的心理暗示易让人自我贬损,而内心的不甘又使人产生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和自卑感,进而造成个人情绪失调,随着消极心理暗示的不断深入和固化,慢慢地主导了青少年的情绪、观念、认知和行为,最终促使青少年做出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

三、死亡游戏现象产生的外在因素

“蓝鲸”死亡游戏对参与者而言或许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但作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一种现象,心理学的解释难免显得过于主观和片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或许能找到更合理的解释。游戏设计者菲利普被捕时讲到:“那些人都是劣质人种,我是在清理社会垃圾,否则他们也会危害社会。他们死得很开心,我给了现实中他们没有的东西:温暖、认同和沟通。”虽然菲利普讲的很极端,但是却真实反映了现实社会存中在的问题。分析游戏参与的青少年群体,他们苦闷,孤独,缺少真正的社会关注,“蓝鲸”死亡游戏的出现,恰恰弥补了他们在现实中缺少的“温暖、认同和沟通”,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社会中都能找到回答:一方面,社会压力从父母间接转移到孩子。面对快节奏、强压力的社会,很多父母常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缺少情感交流,这让他们倍感孤独和失落,找不到想要的家庭归属感,极易形成自闭、抑郁等消极心理。此时,蓝鲸”死亡游戏所建立起的虚拟组织让他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并让他们甘于接受组织安排,甚至是听从组织的“死亡命令”。另一方面,陌生人社会造成青少年情感真空。在陌生人社会里,竞争压力导致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阻隔了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他们渴望通过交流来填补情感交流的空缺。而“蓝鲸”死亡游戏所营造的无交流障碍的虚拟熟人世界又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可以自由交流,不会有现实社会带给他们的孤独感。endprint

四、控制危害行为的法律思考

在我看来,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应当受到控制,任何危害社会的人都应当受到惩罚。对于菲利普的这个始作俑者,如何惩罚却在俄罗斯引发了广泛的探讨。难道游戏参与者的自杀和他无关吗?难道他的这种行为不能算是犯罪吗[3]?难道他的这种行为不应得到控制吗?我不禁陷入了疑惑与不解中。

首先,游戏参与者的自杀行为是犯罪吗?那些参与“蓝鲸”死亡游戏的青少年,我们在法律上应当给予怎样的评价呢?他们之所以不顾后果地自杀,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个人生命的社会意义。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生命由自己主宰,可以选择放弃。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真的就有选择决定自己生死的自由吗?对这个问题,从法律角度看似乎的确属于个人自由,不能任意干涉。但是从道德角度看,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既是生理意义上的人,更是社会意义上的人,都承担着道德层面的义务与责任,当一个社会人非正常死亡后,以他为中心的包括家庭关系、友情关系、爱情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就会破裂,实际上是在逃避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承载的义务。就“蓝鲸”死亡游戏中自杀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的死亡带来家庭的破裂、社会的恐慌,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从这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一种应当受到道德谴责的“犯罪”[4]。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不计后果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道德评价上对社会家庭的“犯罪”远比法律上的犯罪要更严重,必须予以否定与制止。

其次,游戏设计者的行为算不算犯罪呢?在“蓝鲸”死亡游戏事件中,菲利普通过设计一个游戏诱使游戏参与者自杀,这种行为到底算不算故意杀人?据网上报道,俄罗斯国会在“蓝鲸”死亡游戏事件之后开始讨论“教唆他人自杀罪写入法律”的问题,这意味着在这一事件之前,俄罗斯法律并没有把教唆他人自杀规定为犯罪。也就是说虽然菲利普的这种行为令人发指,但是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对他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菲利普最终被起诉到法院,那么法官无法判处他故意杀人罪。但问题是,这种行为的危害比较于直接杀人并没有丝毫的减轻,甚至更严重,因为它危害的是更多潜在的青少年自杀者。我不禁要问,一个行为是不是犯罪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是以法律有没有规定为准,还是以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为准呢?如果对法律没有规定是犯罪的行为我们无法惩罚,那么是不是在纵容这种行为呢,相反如果我们对法律没有规定但是却对社会有很大危害的行为加以处罚的话,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会更安全?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话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是都会担心我们的行为会不会被法律追究责任,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充满未知的恐惧的社会。所以,对一个行为是不是犯罪的判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不是的问题,而是对判断背后保护的利益的考虑。

最后,类似的死亡游戏又该如何预防呢?我认为法律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惩罚犯罪,更在于预防犯罪。惩罚的对象是那些已经犯了罪的人,而预防的对象,我认为应该是那些有可能会犯罪的一般人。在“蓝鲸”死亡游戏事件中,对菲利普是否犯罪有待法律的专业评判,但是死亡游戏现象却给了我们一个警醒:那就是法律并不是万能的,面对现实中存在的法律无法惩处的行为,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游戏设计者菲利普之所以敢于创造这样的游戏并且能够得逞?我认为法律存在漏洞或者空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种空白和漏洞可以避免吗?好像是不行的。因为社会的变化是现在的人难以预料的,就拿死亡游戏而言,这种情况在过去是不存在的,所以无论多么具有先见之明的法律制定者也不可能完全预测到未来会发生的种种情况,用过去或现在的思维来处理将来的新问题对法律制定者而言是一种过分苛求。在“蓝鲸”死亡游戏中,这种通过虚拟网络教唆他人自杀的方式就是法律制定者当初没有也难以预料到的情况。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法律,更需要包括道德、行业自律在内的其他各种手段共同发挥作用,防范风险。

对“蓝鲸”死亡游戏的追踪思考,虽然没能让我获得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却让我意识到:社会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往往能得出不同的解答,这都需要我继续不断学习思考,在探求真知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中国网新闻中心http://www.china.com.cn/news/2017-06/21/

content_41068780.htm。

[2]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中,他挑选了一些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作為受试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狱警和犯人两组,给狱警配以警棍、哨子,为犯人剃去头发,置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狱警和犯人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狱警”对“犯人”进行暴力管制,而“犯人”也仿佛真的犯了罪一样,默默承受一切。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扮演狱警的大学生已经变得残暴不仁,而扮演犯人的大学生们已心理濒临崩溃,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3]需声明的是:死者已矣,那些在“蓝鲸”死亡游戏中自杀的青少年是需要社会关爱,需要同龄人关心和理解的受害者,我在这里说他们“犯罪”并无谴责之意,仅仅是针对一个事件作理论上一般化的讨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蓝鲸心理健康青少年
蓝鲸也要七十二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扬子石化:呵护好醉美“蓝鲸蓝”
青少年发明家
长航“蓝鲸”抵达武汉!援汉医疗队有了“水上之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