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因素
2018-01-31龚旭
摘 要:语码转换是一种社会行为,在确定语码转换的概念以及范围后,分析其类型并对其产生的社会动因进行探索归纳。明确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社会因素对语码转换的影响、加深对语码转换的认识。
关键词:语码转换;社会语言学;动因;语言靠拢;语言偏离
作者简介:龚旭(1993-),女,汉,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1
一、绪论
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语码转换是说话人的一种语言策略,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语码转换产生的动因是发话者想要表达特定的社交意图和社会心理,这与社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交流沟通时,会对语码进行选择,选择合适的语言、语言变体进行交流。语码转换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不能脱离社会因素的制约而自由发展的。
二、语码转换的概念、范围及类型
1.语码转换的概念
语码转换是指言语或书面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我们认为语码转换的范围不止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如汉语和英语。还包括一种语言与其变体,如汉语普通话与方言、汉语普通话与社会方言。容易忽视的还有语言的一种变体和另一种变体之间的转换,如口语和书面语、方言和社会方言、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
2.语码转换的范围
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是否存在区别以及如何划分界限,关系到我们谈论的语码转换的概念。句间的转换(即语码转换)和句内的转换(即语码混用)是根据转换的语码的语言单位来界定的,显示出两者在结构方面的差异,但对于社会意义的考察,两者功能是一致的,所以本文不做区分,也即本文提到的语码转换包括句间转换和局内转换两种形式。
3.语码转换的类型
甘柏兹认为语码转换有两种类型:情景语码转换和隐喻语码转换。情景语码转換指由于情景变化而引发的语码转换,言语者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选择使用某种语言,从而使讲话的合适于情景。喻意语码转换指在无关情景变化的情况下,言语者为了表达特定的交际意图而进行的语码转换。Poplack认为语码转换有三种类型的:句间语码转换,如:“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学生。But he can speak English fluently.”句内语码转换,如“这个公司设计的游戏有太多bug了。”附加语码转换是指在某一种语言的句子或分句中穿插入另一种语言的附加成分,如“今天天气又冷,外面又堵车,真是不太想出去,by the way,现在去时间也来不及了。”
三、语码转换的形成动因
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是将社会因素诸如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等与语码转换联系起来,来探寻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和动机。其动因一方面是由于发话者希望借助改变交谈的语言背景,重新确立交谈性质。另一方面,语码转换也反映着人们对某种语言、语言变体的态度和人们的社会心理。我们日常感受到的语码转换的产生大致有以下集中类型:
1.语码间的转换有时是由社会政治和文化价值决定的。
中国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回归后到现在香港居民基本还保有英语和粤语间的语码转换习惯。两种语码几乎实现自由转换,因此不存在使用某种语码是为表达某种社会意义的目的。说话者既然自由使用两种语码,即认为两种语码都是他们身份价值的体现,也体现了其自我身份认知和社会心理。类似的直布罗陀居民也有英语和西班牙语间语码转换使用习惯。
2.语码转换有时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社交关系有关。
比如普通话与方言的语码转换,与老家的亲戚朋友聊天会选择使用方言,在其他时候则使用普通话。比如东北人说话会选择用“你帮我掰扯掰扯”或“你帮我分析分析”。“掰扯”作为方言语码,用于句内语码转换,是针对有共同东北方言知识背景的人的。一来无需使用民族共同语就可以实现顺畅的交流、达到想要的社会意义;二来使用只有包括双方在内的少部分才能掌握的语码,可以拉近双方距离、显得亲切。
3.交谈中转换语码以助于理解或解说。
中韩两个女生就韩国化妆品展开一系列的讨论,从而出现下面对话:
——这个牌子在韩国很受欢迎。
——那这个牌子用韩语怎么说呢?
听话者转换为韩语语码以进行解答。在对应的语码环境下实现了交流的目的,即回答问话。或者两种语言使用者进行交流是,利用第三种语言语码的转换帮助双方理解会话含义。
4.语码转换有时是刻意的语言靠拢或语言偏离。
语言有优劣势之分,语码的选择显示社会地位的不同。降低身份、拉近距离的语言靠拢或拉高身份、刻意制造距离的语言偏离都可以造成语码转换。有些人为显示自己身份高、国际范,经常在一段汉语语码中掺杂进几个英语单词造成与其他人有偏离的情况,譬如“我是很fashion的。”“这就是我的style”。另外,在中国汉语普通话明显较之方言处于优势地位,如果顾客使用方言,为拉近距离,售货员转而用该方言与顾客交流,这是常见的语言靠拢的例子。
结语:
语码转换是说话者针对不同社会环境,在自己所掌握的一种语言及语言变体中,选择合适的语言或变体的社会行为,可以体现说话者的社会心理和其语言态度或实现会话的社交意义。从类型、形成动因等方面对它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加深对这一社会语言现象的了解。引导人们在一定限度内选择合适的语码来表达自己思想,达成自己的社交目的、彰显自己的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 现代外语,2001,(01):85-95.
[2]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