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梳理 辨析 运用

2018-01-31霍丹

新一代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

霍丹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更多关注的是新授课和训练课。复习课的受关注度比较低,尤其是小学数学概念的复习课,甚至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知识重新梳理一遍,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费时费力效果又低。忽视了对知识的建构、方法总结、能力的培養。因此笔者在小学六年级复习的时候,对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进行了研究尝试,使学生在一个开放轻松的环境下,积极参与,使得主体意识得到凸显。笔者选择了“数与代数”领域的“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复习,与大家共同研讨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比和比例

一、课前梳理,自主建构——回顾整理,初次建构比和比例概念的知识结构

复习首先要回归课本,掌握了教材就把握了考试的根本。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会贯通,使考查的知识在心中形成网络系统。

课前布置自主复习任务:梳理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并形成概念图 。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人们往往会从图形中得到较为清晰的信息。尤其概念图的出现,为呈现信息提供了较为方便、有效的工具,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概念图又可称为概念构图或概念地图,是一种可以看见的认知结构表示法。它以概念为基础,对课本中的概念、知识、结构等进行分类、整理。

二、课上指导,走向完整——完善概念图,引出学习方法

(一)教学过程

第一,从同学们绘制的概念图中,老师选了两张有代表性的图,请大家对比观察这两张概念图,互相说一说,你们更欣赏哪个?为什么?你们想对他们说点儿什么?

第二,集体交流。

板书:分类;

小结:在复习的时候,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是很重要的。

第三,分类对比研究。

①实投展示概念图。

提问:经过分类后,发现比和比例这两个知识点中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概念,比如:比和比例的意义(用记号笔圈出),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他们。

板书:对比

小结:通过对比学习法,能使我们对概念的认识更加清晰,更深刻。

②提问:你觉得这些内容中哪些还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来梳理,更便于我们分析与理解?

预设:相同: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相近:求比值和化简比,

比例——相反:正比例和反比例。

小结:看来对比研究可以对相同概念,相近的概念,相反的概念等进行研究。

③提问:其他人还有补充吗?

预设: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解比例——组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

小结:刚才,我们采用了分类对比的方法将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再次梳理,那课下大家也可以根据这样的方法来修改自己的概念图。

(二)解读

学生们梳理的概念图的质量参差不齐,通过对绘制的概念图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遗漏走向完整,递进概念层次,利于学生整合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对概念图的进一步修改可以留作课下完成。

初步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后,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并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因此,笔者带领孩子重新解读自己绘制的概念图,找到“比”和“比例”两个知识点中的相近的和易混淆的概念,梳理出来,为下一步进行区分、对比、辨析这些概念做准备。同时也是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更加清晰,更深刻的一种学习方法。

三、题组呈现,对比辨析——深入分类、对比学习比和比例的知识

(一)教学过程

第一,下面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深入的分类对比学习,希望每个组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你们组研究的部分阐述清楚。

提示:①抽签决定每个组的研究内容。②小组讨论并解答,也可翻书求助。③每组选一个代表来汇报,组内的同学补充。④抽到同样内容的组也可补充或评价。⑤其他组同学可以进行质疑和提问。

第二,组内讨论,各抒己见。

第三,各组轮流答题,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质疑。

题卡:

①把0.4:3.2化成最简整数简比是( ),比值是( )。

结合上面的题说说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

② [a\&4\&X\&b\&12\&24\&]

若a与b成正比例,则X的值是( );若a与b成反比例,则X的值是( )。

说说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③一个圆锥形零件的高是6mm,图纸上的高是3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结合实例介绍一下比例尺。

④根据8x=3y(x和y都不等于0),你能组成什么比例?并说说你组比例的依据。

(二)解读

查漏补缺在复习中是很重要的手段。数学的学习一定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

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本环节通过抽签分组研究,其他组补充的方式,将易错题以“题组”形式呈现,解题过程中,对易混淆的概念对比、交流。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这样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四、有的放矢,挖掘创新——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多个知识点融合,下面检验一下大家的综合运用能力。边解决边想,你应用了哪些知识点?有什么需要提示大家注意的地方。

习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解决。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了哪些知识?

预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数对。

②选择

水果店樱桃的价格为40元/千克

首先,()图能正确反映总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说说你的观点?其次,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图像,你能说说它是反映什么情况下总价与数量的关系吗?

(二)解读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融入学习内容中,创设生动有趣又有知识性的课堂环境,这样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才能进入角色,去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启迪数学思想和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

五、结语

本节课笔者把“比和比例”的知识与多领域知识融合,如图形与几何、统计、综合实践等。其中有道题是结合当天的实际情况以及生活常见的送餐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训练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积累了解题经验。

参考文献:

[1]朱希萍.小学数学概念复习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10(05):6-7.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数学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