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成因研究述评
2018-01-31李佳琦
李佳琦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拖延”成为了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然而现今国内专对于拖延症成因的研究却较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拖延症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将拖延的传统概念、类型及一些研究者的看法予以介绍,从主观因素(如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等)及客观因素(如外界诱惑、时间压力等)两大方面论述拖延症的形成,并对拖延症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对未来拖延相关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拖延症;形成原因;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1-0223-021 引言
拖延,取意為“把时间延长,不迅速办理”[1],是当今时代一种广泛流行的现象。国外调查显示,在成年人中拖延行为的出现率约为20%,而在大学生中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0%[2]。其中与学业有关的拖延情况最为常见:Ellis和Knaus认为在大学中有几乎95%的学生存在拖延行为[3];中南大学心理研究所的陈贵则通过实验分析证明了在中学生中也存在极为普遍的拖延现象,并以15岁为分界成倒V型曲线分布[4]。尽管拖延已经成为网络上一个热点话题,但是真正在心理学范畴对拖延进行研究,国外也仅开展于最近一二十年,国内则仍一直处于相对缺乏状态。
2 概念界定
拖延并不等于拖延症。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它仅代表一种坏习惯,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真正的病症。当“拖延”已经上升至情感层面,如个体因拖延而产生严重的焦虑、紧张、内疚、自责等情绪及沉重的心里负罪感时,甚至诱发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那么这时它便被称为“拖延症”。
众说纷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者们曾对拖延做出了各种界定,但至今仍没有哪一种定义是被研究者所广泛认同的。例如,Solomon和Rothblum认为拖延是个体遇到主观可能产生不适感的任务时,将任务进行非必要性推迟的行为[2];Silver把拖延看作是个体在遇到内心非好感任务时,对任务进行了不合理评估,缺乏开始或最终完成任务的信心,而导致的一种行为障碍或倾向[5];Ferrari则表示拖延是对已有的当前任务的推迟及相关的破坏性任务的出现[2]。总之,传统意义上的拖延总是被扣上“不健康”、“非理性”、“逃避”、“破坏性”等不良的帽子,被认为是一种回避性的自我管理缺乏的行为倾向。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展,研究者们也逐渐发现了拖延积极的、适应性的一面。Simone认为拖延使个体在做出决策时表现得更加精明、有远见;Levine等认为拖延只是某种文化背景下,不同于主流的一种平静的生活习惯,而并非问题性行为[5]。最近另一种比较热门的说法则是,Chu等在2005年做出的研究中,区别了“主动拖延者”与“被动拖延者”[3]。同样的拖延行为,主动拖延者确拥有较高的的自我效能感及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一点在对时间的精确控制上尤为突出。这类定义倾向于把拖延归于一种个体在有意识情况下,将任务进行主动性拖迟,从而达到更好效果的行为或仅限于一种更为平静的生活习惯。
介于拖延包括的内涵之丰富,我们不能单从某一角度去片面地看待。而这些各型各色的研究则正有利于我们全方位地认识拖延。目前,研究者主要把拖延分为三类:唤起型拖延、回避型拖延和决策型拖延[6]。每一类都有各自不同的行为表现、个体、心理动机等。由此可见,“拖延”二字背后所蕴含的复杂含义实在不容小觑。
3 拖延的形成因素
3.1 客观因素
3.1.1 外部环境变量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所以任何人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界环境各种各样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拖延行为常常与个体所经受的来自外部环境的诱惑有关,拖延者往往因难以抵制外界那些极富诱惑力的项目(尤其是涉及娱乐方面的)而产生了拖延行为。[3]此外,时间问题也是拖延症形成的一个巨大诱因。国外研究表明,拖延行为常与个体完成任务所受时间压力有关。[3]时间的充裕很容易使个体产生拖延行为,因为对于遥远的目标,个体对奖励的期待往往大打折扣,因而不愿过早的全方位投入身心。米豆豆曾提出:“相对于价值很大但奖赏延迟的任务,拖延者更愿意选择一项价值较小但奖赏及时的任务。”[5]除此之外,拖延的形成还与他人及所处团体有关。例如当个体愁于任务时,朋友发出的共同玩耍的邀请,共事之人发出的自己也仍未完成的感叹,都或多或少会引起个体内心的拖延倾向。国内一研究则是证明了这一点:在学业中,问题型班级内学生更容易发生拖延,师生关系、竞争、同学关系等都会对学业拖延产生影响。[5]
3.1.2 任务性质
不同的任务有自身不同的性质,而它对拖延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任务难易、枯燥程度及个体对任务的喜好程度,并且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任务枯燥无味或是难度较高时,个体往往内心会产生对任务的反感、厌恶等情绪。Blunt等的研究显示,导致任务厌恶的每一个因素(乏味、挫败感、怨恨等)均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3]关雪菁等人的调查则证实,拖延者确实更倾向于先完成简单易做的项目,而推后有困难的任务。[5]这种对难易序列的偏好恰有可能导致拖延行为的产生。
3.1.3 父母及家庭教养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代表着一个家庭,Pychyl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拖延行为,其中母亲专断与父亲专断对男孩女孩的影响又各有不同。[3]陈贵曾对中学生拖延行为所做的一个研究,[4]它的结果显示,11-15岁学生拖延行为出现频率呈大幅上升趋势。其原因则归于在这一时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家长及教师的强制性控制力量有明显减弱,学生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但不完全成熟,因而产生普遍的拖延行为。此外国外研究还发现,拖延的形成与淡漠的家庭关系和充满冲突的社会关系有关。[3]
3.2 主观因素endprint
3.2.1 人口变量差异
研究表明,年龄与拖延之间呈负相关,年轻人中拖延现象就老年人来说更普遍;性别差异中,男性拖延行为较多于女性。另外,智力测试结果显示,智商与拖延行为之间关系并不明显。[3]
3.2.2 人格特征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不同的人格特征则被证实与拖延现象的产生有着不同程度的的关联性。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拖延与大五人格中的责任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还有研究者则进一步表明:责任感中自律因子是拖延的最强预测者。[5]责任感强的人,往往能专注于任务,并最终达到完成的效果。责任感较弱的人则更容易分心于外物,思维上的懒散易导致拖延行为的产生。此外,Piers等对于拖延的元分析研究表明,除责任感与拖延呈最高负相关外,自尊与拖延呈中度负相关,神经质和物质焦虑与拖延呈中度相关,悲观则与拖延呈较低的相关。[3]
3.2.3 目标与拖延
曾有研究提出:拖延行为的产生与个体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关。然而,Dewitte等人的研究证明,[4]拖延者并非如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那样缺少行动目标,恰巧相反的是,为了弥补可能会导致行动失败的弱点,拖延者往往会设立更多的目标。
3.2.4 拖延动机
(1)完美主义。Walsh等人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倾向于拖延之间存在正相关,具有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拖延行为。[7]Onw uegbuzie的一项研究中,选择以研究生作为被试并使用多种量表对拖延与完美主义关系进行评定,其结果显示:社会取向完美与拖延存在高度正相关。[7]完美主义者倾向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制定过于强硬且高难度的目标,并耗费大量时间寻求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有成功的把握之前不轻易动手,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2)避免失败。惧怕失败是人之常情,也是拖延行为产生的另一内部动机。Ellis等的调查表明,至少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因為避免失败而导致拖延行为。[3]很多人把回避当作一种暂时性的自我保护策略,尽可能的将任务推后,从而逃避可能到来的失败与他人对自身的评价。
(3)自我设阻。面对未知的任务,个体往往会做出各种假设,自身预先设定障碍以求达到自我保护的效果。Ross等人表明,拖延是个体的一种自我设阻手段,是为了在他人面前维护自尊,并由此来维持或保护自己的价值。[3]这样一来哪怕是任务失败,个体也可将错因归于准备不足,因时间短促成内心慌张等,借此掩饰自身的缺点以维护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并能免于遭受过度的指责与质疑。
3.2.5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任务的可能性的评估,从某些方面来讲也可简单地理解为自信心。Piers曾指出,拖延与自我效能呈最高负相关。[3]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往往因对自身存在较低的预计而缺乏完成任务的信心,并因此产生强烈的畏惧情绪与逃避心理,最终在无助、焦虑地挣扎中将任务一次次地推后。在调查中,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则表现出较小的拖延行为。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过高的自我效能感同样可能诱发拖延。这样的个体因具有过度的自信心而有意识地进行拖延,并坚信自己能在最后期限内完成目标。[8]
3.2.6 时间管理
自我调控对拖延的影响不言而喻,其中,个体对时间的掌控能力显得尤为突出。在一项对大学生的研究中,[5]守时的被视往往能着眼于未来,将时间单位焦点向后延伸,做到对全局有较精准的把握;而习惯于拖延被视则仅将时间局限于当前,没有对未来的初步预知力。由此看来,时间管理能力与拖延呈较强的负相关,个体越善于管理时间,越少出现拖延,反之则会导致拖延现象的频发。
4 拖延的影响
有人曾说,拖延与负性情绪之间就是源源不断的恶性循环。在拖延过程中,个体往往因规定期限的临近而感受到知觉上巨大的压力,并产生焦虑、无助、抑郁、内疚等情绪,同时,拖延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的身体健康。[3]Sirois等研究表明,拖延者往往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极少进行运动等。这样的种种恶习直接导致了身体机能的下降,更有甚者间接诱发了各种疾病。[3]此外,拖延在极大多数情况会导致个体无法完成预期任务;即使完成了,也会因准备不足或内心焦躁等使任务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可否认,现实中存在着前文中提到的主动拖延者,他们的学业成绩并未因拖延而受到影响,甚至还可能会优于一般的非拖延者,而且拖延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打破常规,勇于突破创新,但是总体来讲,拖延的危害才是更加关注的。
5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拖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心理学研究者们做出的诸多研究也使我们对拖延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但是,在这一领域仍存在许多欠缺。首先,当今世上可见的拖延相关研究80%以上来自国外,国内心理届应提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逐步推动各方面研究进展。其次,现有研究中多以学业研究为主,并且大多以大学生作为被试。今后应拓宽范围,寻找崭新的视角,从其他事物中进一步认识拖延。最后,拖延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其实是以此为困惑的。他们内心想要去解决,去纠正被动拖延的种种陋习;想摆脱拖延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却迟迟找不到解决方法。今后研究者们应在理论渐成熟的基础上,将之运用于临床、心理咨询等领域,成立有关团体,为帮助拖延者们早日摆脱恶性拖延带来的困扰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6.
[2]蒙茜,郑勇.拖延研究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4):9-12.
[3]转引包翠秋,张志杰.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6-09-15:129-132.
[4]陈贵,蔡太生,胡凤姣,张斌.中学生的拖延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571-573.
[5]米豆豆,郑莉君.学生拖延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科学,2012,133(4):387-391.
[6]倪士光,李虹,黄琳妍.学习拖延的整体化研究视角:传统与创新.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5):545-550.
[7]石波,岳彩镇,汤雯.拖延与完美主义关系研究.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3):28-30.
[8]何静,赵雷丽.拖延症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2-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