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2018-01-31朱敏熊礼慧

时代金融 2018年2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

朱敏+熊礼慧

【摘要】助学贷款政策自2000年实施以来,在缓解学生经济压力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贷款政策的普及,贷款环节暴露出了诸多风险问题,尤其是贷款回收期出现的违约风险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运行。为推进贷款政策顺利实施并发挥最大效用,本文将深入剖析贷款环节所面临的各金融风险问题及其成因,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建立起政府、银行、高校、贷款生四维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控制能力,促进助学贷款的持续健康发展,惠及家庭困难的大学生。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恢复、调整期后,从精英教育逐渐普及为大众教育,从而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规模成为世界第一,满足了国家随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而对高等人才与日俱增的需求。国内高校规模日益增长,政府财政虽然今年来稳中有进,但对于高校的财政支持还没有办法做到充分地、平衡地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故我国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采取收费政策,同时国家财政会对高校进行财政补贴,使学生承担的教育费用有所减少。政府的财政要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改善学校教学环境、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仅靠政府,会导致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对于一些无法负担学费的学生,国家会给予其助学贷款的途径使其能够完成学业。

面对此种情形,教育部、财政部、央行、银监督管理委员会四个部门经过探索与努力,终于在2000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经帮助了一大批学子圆学业梦,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中国大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有提到,在2014年审批通过的银行贷款合同金额总计高达168亿元,通过审批的贷款学生达到101.1万人次。截至2015年,高校累计发放助学贷款金额逾220亿元,比2014年增加52.87亿元,增幅超31%。在国家助学贷款放贷金额有了突破发展的同时,贷款偿还环节暴露出较多的金融风险问题也不容小觑,进入还款期的学生违约率严重。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构建资助体系,涵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产生如此之大的社会效益的一个项目,何以出现如今学生违约率居高不下的状况?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本文将重点放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金融风险把控,将探寻如何让助学贷款持久发展的思路。

二、金融风险客观存在于国家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是在政府、商业银行、高校、贷款生共同协作中开展的,他们承担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对于贷款生而言,贷款金额大、期限短从而导致贷款生经济压力大,由此可能诱发违约行为。对于高校而言,还款率低下会导致学校面临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和指责。但不可避免的国家助学贷款也存在一些金融风险:

(一)贷款生个人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放生是由于贷款生在借贷活动中发生的信贷违约,表现为其借款申请人在未来时间内不能或不愿意按合同约定如期还本付息以及履行自身义务的可能性风险。助学贷款通常对象是经济困难的学生,贷款人将毕业后的未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并无可担保物资及可查询的信用记录,具有较大的潜在违约风险。助学贷款与银行日常信贷业务比较而言,违约现象更严重。据有关资料记载,国家助学贷款坏账率达到了10%,违约率高达20%,无论坏账率还是违约率均高于一般个人贷款。较高的信用风险,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经营原则背道而驰,会导致银行坏账。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

在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是其经营原则之一,由于流动资金不足而引起的风险是银行面临的较主要的风险之一。贷款的流动性质与贷款期限呈反比,助学贷款属于中长期贷款期限一般是六至八年。贷款构成了银行的资产,这些流动性不佳的资产的增加会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激增,当流动性不足以提供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产生的流动性需求的时候就会影响银行从宏观到微观所有层面的运營状况和市场声誉,引发局部金融市场秩序失衡。

(三)银行账户利率风险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是银行账户整体收益与经济价值因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要素发生不利变动遭而受损失的风险。通常,商业银行有权就贷款合同结合贷款人的情况和市场情况以及央行的相关存款准备金率制定一定的贷款利率,而作为助学贷款,其利率的制定归政府管理,也就是说如果市场利率超出一定水平,商业银行在助学贷款项目上的经营盈利规模将缩小,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将不利于项目的持续开展。

(四)银行资金管理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金融机构,资金配置遵循市场轨迹。资金管理是其实现商业银行三性法则协调统一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定利率的助学贷款中,银行并不能实现太多的利润。而银行业务流程中,贷款的必要流程包括贷前审核、贷中监管、贷后追偿等操作,相比于其他贷款业务,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低、贷款主体多、贷款合同多,这无疑会增加银行的资金交易管理成本。

三、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金融风险成因分析

(一)贷款人无力还款

2017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数是795万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与2016年毕业生人数相比增加30万,毕业生找工作的竞争也更加剧烈。目前我国已连续4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但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经济转型仍在继续,经济下行压力也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而限制产能或者是去产能,都会造成一部分岗位撤销,高校毕业生要面对超前的就业竞争。

此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全额贴息,但毕业后六年内,学生需要将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利息还清。如果说一名本科大学贫困生在校期间每年资金需求为1万元,假设他毕业六年还清贷款。2017年国家助学贷款最新利率表中3至5年年利率率6.40%,这种情况下该生在本科期间四年贷款总额为4万元,而6年还清,每年就要支付利息就是2560元,支付6年。刨除其他因素,该生每年需要偿还的本息数接近为9226.67元。对于刚开始工作毕业生来说,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且此时生活开销占工资的比重较大,恩格尔系数较高,在家庭的支持匮乏的情况下,年均9226.67元的还贷压力是一个较大的负担。而有些毕业生工作可能都尚未落实,还款就更谈不上了。endprint

(二)贷款审批标准低

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大学生这一身份作为信用基础的,办理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做出的的授信是不需要其他的抵押或担保。在审批这些贷款时,其侧重点主要是对贷款生家境的调查,确认贷款生家庭存在经济困难情况。国家的贷款政策强调助学贷款要做到“应贷尽贷”,在政策上向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倾斜。而如果将审批标准放得过于低就会导致不符合贷款条件人混入,导致出现坏账,从而增加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占用银行流动资金的总量。而在现实中,能够提供家庭困难证明的学生就可以获得助学贷款的审批通过。其在对学生和作为共同借款人的家长的资信状况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审批在资信标准上并未明确标准。贷款的审批偏向于政策性而缺乏甄别,重视了学生的资金需求忽略了贷款生的还款意向和就业能力。这与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贷款的持续发展要求是相矛盾的。

对于学生来说,国家对于审批助学贷款放松可以简化他们申请的步骤为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如果学生获得贷款都很容易,在审批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信用有问题的学生,贷款的前提是偿还。学生的违约行为,其结果不仅是造成了贷款金融机构的损失,在向社会做出了不好的榜样,不利于助学信用贷款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和资助性的前提之下,应适当考虑贷款生过往的资信状况。

(三)个人征信体制不完善

信用贷款的发放是基于偿还的基础上的,世界上对于个人信用体系有欧洲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三种。相比之下较为完善和科学也是运作最成功的是美国模式,其对我国借鉴意义更大。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立全国联网的征询系统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个人征信的难点主要在数据的上行和下行,上行就是说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向上反映到征信机构进行统计,接入征信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借款人的违约代价;而下行反应在,各授信机构向征信机构查询相关客户的征信信息,可以解决资金需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弊端,有效评估贷款人的资信。在个人信用体系方面,美国现在的模式就是商业化和市场化,有效促进了信息统计方与信息需求方的信息交流,对客户产生评估的同时形成了监督约束。

助学信用贷款是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个人征信监管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难以对贷款生的资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也无法对违约者做出相应惩罚措施,违约成本较低,违约概率相应提升。

四、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一)高校方面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状况是还款能力的保障,学校在大学生就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首先,学校应优化教育结构,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等,以更好适应社会岗位需求。同时,政府可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深入了解国情,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其次,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大力提供较多优惠政策,比如减税、降低自主创业准入门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融资途径和其他帮助。同时注重校企合作,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学校还应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做好就业指导。在劳务市场上,大学生相对于用人企业是弱势方,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学校应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在学生订立合同、收入报酬、社会保险缴纳等方面问题的做出积极指导。

(二)银行方面严控贷款审批环节

在银行经营业务中,为了保障贷款的高质量实现资产安全运转目标,实行了一系列贷款管理方案:其中有审贷分离制度、分级管理制度。在助学贷款业务流程中,可设立调研评估人员为了防范信贷风险,参与了解贷款者资信状况以及生产经营真实性,并承担调研评估差错的责任;审核人员利用自身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专业知识严控贷款风险并对审核结果负责;贷款发放人员建立在决策的真实性基础上,规避各种盲目、主观因素发放贷款,并对贷款检查、收回负责。

(三)贷款生方面苦練本领、开源节流

贷款生应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在生活上不铺张浪费。同时踊跃参加学校、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等活动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政府方面健全诚信监督机制

首先,降低贷款总量。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置较为全面,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以及研究生阶段特有的三助岗位津贴等。我们应该发挥各方力量,降低助学贷款需求总量。在共同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实现大学梦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力更生的生活态度,使其形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道德品质。

其次,我国教育部和央行牵头构建一个适应国情的助学贷款信用档案系统,并由政府牵头落实信用全国联网系统,实现贷后跟踪管理;其次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方法,建立学生通用信用信息平台管理学生信用档案,一旦学生有恶意违约状况,可以追踪逃贷行为,该制度可以有效降低社会自由流通下信息不对称,发挥信用档案作用约束贷款学生违约行为,提高违约成本。在此模式下,学生为了职业生涯发展,会减少失信行为。

最后,建立相关风险转移机制,利用保险等金融工具,降低贷款逾期对银行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局部风险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熊礼慧为本文指导老师)

参考文献

[1]史婉玲,谢悦蕾,陈烨.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5(7).

[2]李玉洁.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研究[J].征信,2015(7).

[3]许文杰,金天星,许峥.美国国家助学贷款拖欠处理策略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2015(6).

[4]虞文微.中美助学贷款比较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5(1)

[5]李玉洁.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研究[J].征信,2015(7).

[6]许文杰,金天星,许峥.美国国家助学贷款拖欠处理策略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2015(6).

作者简介:朱敏,男,汉族,温州商学院学生;熊礼慧,女,汉族,温州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