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辽宁省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2018-01-31林权刘秋宏

时代金融 2018年2期
关键词:税种财政收入营业税

林权+刘秋宏

【摘要】随着2016年5月1日营业税正式离开历史的舞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体系也受到了更大的影响。本文先介绍了“营改增”的必需性,再分析了在营改增背景下辽宁省地方财政收入受到的影响,最后对该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营改增 地方财政收入 辽宁省

一、“营改增”的背景

“营改增”定义为用增值税代替原来营业税的应税项目。从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出“营改增”的试点方案。到现在为止,营改增范围已经扩大到在全中国试行,营业税也在2016年5月1日正式离开历史的队伍。这项工作包含了多个现代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电信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等。”营改增”政策的必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重复征税问题日益凸显

增值税是一种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享有的税种,是主要是征收那些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和销售商品货物的行为的一个税种,而营业税是专门应对在中国境内提供的应税劳务、无形资产转让或出售不动产的单位以及个人,就其所得到的营业额进行征收的一个税种。双方的征税对象是非常不相同的,并且具有互补性,两者在各种情况下可以覆盖我国所有货物和劳务;分税制这个制度从1994年开始实行,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这是更加符合当下社会的税收制度。然而,跟随着经济高速地发展,在更加细致化和专业化的社会分工特点下,越来越无法清晰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征税边界致使了反復多次征税的状况越来越明显。大量企业考虑到自己的发展,面对各行各业的残酷竞争,混合和兼营的销售行为无处不在。对税收的征收与管理的要求在不断上升,同时也提升了税收稽查的难度,这也致使了征税重复的诞生。服务业中的餐饮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主要是通过营业额的多少来征收营业税。但是对于其中的米、酒烟以及饮料等食物,增值税在零售和批发环节就已经上缴完,在经营的过程中再次销售,就会以营业额的形式出现,还要全额征收营业税,多重收税的状况就会产生。包含在“营改增”范围内的物流运输业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层次复杂的货品运输中,营业税在每一层面都要征收。如果想要得到盈利,就会出现在上下级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费里会加入应该缴纳的营业税,这就导致了多重收税的情况越来越多。出于对这种情况的考量,多余的税费是由纳税人来承担的,但是真正最后的承担者却会是购买者。这种消极的循环只会严重伤害市场正常运作和经济社会的进步。所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举措更加契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形势。

(二)国际大趋势

现在被多达170多个国家采用的税种很难想象早在1969年竟然只有7个国家运用。放眼全球大部分的国家,通常征收增值税都是同时以服务和商品为对象,很少出现另外征收营业税的状况。以法国为例,他是以全面的经营行为包括供应非无偿产品和服务为对象征收增值税;日本这个国家也是以全部的劳务和货品征收消费税,只是他们的名称不同,我们的增值税就是日本的消费税;俄罗斯也是一个主要的代表,早在1992 年1月1日他们国家就通过简单方便的增值税取代计算征收冗长的销售税和周转税的方式减轻了征纳双方的负担,俄国用增值税的形式赋予了产品制造、劳动产出崭新的意义。除了以上的例子外还有许多国家都证明了增值税不但能避免多重征税的问题还能给国家带来稳定必要的税收收入,增值税理所当然被国际视作在税收制度中关键税种。

(三)税制改革必然趋势

在早期地方财政包干制带来了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不能合乎情理地分配导致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得不到保障,更严重的是宏观的经济调控也难得以实现。在这一严峻的情形下,为了中国的经济得以充满活力,分税制从1994年开始实施。在二十多年的进程中,分税制经过了不断改善最终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在社会工业发展更加具体化和技术化这一趋势下,使得多重征税的矛盾不断激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威胁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发展。如今,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营改增”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好处,同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对跟着工业经济波动的地方财政有所缓解,地方财政收入在这样的形势下也趋于稳定。“营改增”社会进程上税制改革的必经过程。

二、“营改增”对辽宁省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地方财政收入下降

通过上表可以分析出辽宁省的财政收入呈下降趋势,其中营业税占据了税收收入的主要部分。“营改增”会使地方财政收入因为营业税的缺位受到严重的影响。自从我国执行分税制以来,营业税就占据了地方税的主体地位。伴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行,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失去了主体税种的收入。虽然,在“营改增”实施后,国家征收的增值税收入仍全部归为地方财政,但这仅是暂时的,不可持续长久;同时在“营改增”后,部分行业曾以营业税为主体税种征收的,以前附加在营业税里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会跟随主体税种转移到由国税部门征收。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进一步削减地方税收收入。“营改增”推行伴随的一系列税制改变,从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开辟一个新的地方主体税种,原本就短缺的地方财政收入将会变得更加窘迫。

(二)不同地区间发展差距增大

在服务业比较繁荣的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营改增”会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缩减的规模较大,但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他有着较强开展服务业的潜力和财政收入承担和补贴的能力,在未来更有可能提高增值税的税额处于增值税的销项税方。再加上辽宁省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后劲不足致使难以承担财政收入锐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通过发展服务业提高税收增收的潜力。因此,营改增后会逐步扩大辽宁省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三)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分配关系紧张

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分税制,体现了关于事权和财权如何更好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分化。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中央政府能够获取增值税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而地方政府只取得增值税的百分之二十五以及营业税的收入。在“营改增”实施后,为了暂时缓解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调整的矛盾,同时为了改革的平稳推行,执行属于原来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于试点地区的过渡政策。但财政体制的深层矛盾并不能被这暂时性的方案真正解决。仍然有一部分地方政府的收入受到了巨大的影响。endprint

三、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建议

(一)重构地方税体系

“营改增”推行过程中受到最直接冲击的就是地方财政收入,重新构建地方税种体系是调整我国财税体制的重要方法。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中央可以将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下放到地方政府,从而可以用消费税代替营业税的缺失。车辆购置税属于是对购买车辆行为的一次性征税,将他与消费税进行搭配,构建一个以消费税为主导地位的地税体系。二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代价低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这种现状,以对主要环境污染形式设立项目并对此进行征税的方式,实现了与消费税互补互补的目的。三是通过对增值税税率层次简化,提高增值税的公平性与共享性。这一方法对平衡收支、预算管理和使用資金的效率都有好处。

(二)大力发展地方财源经济

想要环境“营改增”带来辽宁省财政收入短缺的问题,就必须要大力发展辽宁经济,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政府税收从而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辽宁地处沿海,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厚,因此,辽宁应利用这些优势谋求发展。辽宁应利用“一带一路”的重大决策来促进自身与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朝鲜的贸易合作。加快如营口港口、大连港口等沿海港口建设,为跨境物流提供便利条件,为辽宁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提供先机。辽宁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加大境外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产品出口的能力得到提升,大力增加和境外的合作。辽宁也可以利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内大市场相连接,提升辽宁装配制造业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走出去,引进来。

(三)调整增值税的分配比例

“营改增”给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缺失了主体税种,从而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短缺,这一影响到地方公共产品供给难以维系和支持,从而覆盖范围减少。为了能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矛盾,可以提高地方政府获得税收获得比例,这也会使税制改革的推行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对于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和税收征管等方面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最终会促进税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总结

在“营改增”背景之下,一方面人们沉重的税收负担将得到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营业税的缺失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受到影响。为了缓解“营改增”对地方政府的消极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地方政府应该被中央政府赋予一些税收权利;对地方税收体系进行完善;加大对一些不发达地区的政策帮助,引导其迅速发展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当协调税收分配方法等等。希望能够帮助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霍亦彤.“营改增”对辽宁省财政及经济影响研究[D].沈阳大学,2016.

[2]任爱华,李阅历,王宁.“营改增”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以河北省为例[J].会计之友,2015:21.

[3]刘永丽.“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分析[J].财政监督,2015(6).endprint

猜你喜欢

税种财政收入营业税
治理视角下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构建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税收激励与企业科技创新——基于税种、优惠方式差异的研究
税制结构发展、分类与描述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6.按月申报营业税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