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8-01-31李玭

时代金融 2018年2期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云南省对策

李玭

【摘要】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中途涉及十一个省市,包含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立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概括长江经济带十一个省市的整体情况,紧密结合云南省的实际,分析长江经济带建设给云南省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认为云南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云南省 对策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好人世界内河货运量排名第一的黄金水道,自动向西连接着沿海和内陆,覆盖了超过1/5的国土,近1/2的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长江经济带内的11个省市GDP首次超过30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45%,是全球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城市带、人口聚集带。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以下分别称《意见》《规划》)两个文件,部署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拥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辐射带动内地发展的功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长江经济带链接东海出海口和云南口岸,把对东部的开放和对西部、西南部(中印半岛和印缅)的开放,以及通过渝新欧大通道对中亚西亚乃至东欧地区的开放链接起来,与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相呼应,可以说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云南省应认真研究、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融入战略布局、抓住战略机遇、落实战略部署,努力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其一,长江经济带经济展全国比重高,对全国份额贡献大。长江经济带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主要指标占比均超全国四成以上,且占比稳步提升。其次,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较快,对全国经济拉动力较强。长江经济带中各省市主要指标增速领先全国。从GDP看:2016年,全国GDP增长6.7%,九省二市均快于全国增速。从固定资产投资看: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九省二市除上海和江苏两地增速低于全国,其余各省市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16年,全国增10.4%,九省二市除上海低于全国外,其余各省市增速均超过全国。从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九省二市除浙江增速跟全国保持一致,其余各省市增速均超过全国。其三,长江经济带内部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差距明显。按照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划分,长江经济带是十一个省市中,位于东部的是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位于中部地区的是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四省,位于西部地区的是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一市。东部地区产出占长江经济带45.3%的经济总量,西部地区经济比重仅为1/5略多,中部地区初一中间水平。其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因为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四成,所以长江中上游的工业排放和生活排放短期内仍将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状况难以改变。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给云南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

(一)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为云南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带来机遇

按照《指导意见》《交通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要做到“四个建设”和“两个基本建成”。“四个建设”指畅通的黄金水道、高效的铁路网、便捷的公路网、发达的航空网,“两个基本建成”指区域管网和一体化交通网络。这对云南来说尤为重要,给云南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带来黄金机遇,特别是有助于解决云南交通运输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存在的问题。

(二)国家重点推进沿江产业转型升级,为云南加快产业承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带来机遇

《意见》指出,推进沿江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优化布局数据中心,继续完善上海、云南面向国际的陆海缆建设。以金沙江、澜沧江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扩大向下游地区送电规模,建设滇黔等国家级页岩气综开发合示范区。上游地区立足山多草多、林多地少的资源条件,在稳定优势农产品上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草食畜牧业为代表的特色生态农业和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所以云南省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当中,可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便捷的跟东南亚南亚的这样一个通道,在产业发展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承接产业来这里发展,特别是资源型的一些产业,以及一些外向型的产业,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一些产品。金沙江流域的水电开發对沿江交通改善、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业方面,近年来,云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花卉、发展无公害的农产品等,也与《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以草食畜牧业为代表的特色生态农业相契合。

(三)国家推动城市群建设,打造滇中城市群为云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机遇

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将滇中城市群纳入五大城市群的范围,滇中城市群是已经成型的区域性城市群,范围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王奚市、楚雄彝族自冶川,总面积9.6万平方公里。滇中城市群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在沿边开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处于金沙江沿岸,可以多参与城市内部分工协作,与长江中下游城市联动融合,一些重要的节点城市,将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实现城市间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发展。

(四)国家构建长江经济带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为云南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带来机遇

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旨是深化向东开放,并以长江为纽带,渐次辐射西部,通过经验推广、战略互动、平台建设,从整体上构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新格局。《意见》指出,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优势,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推动黔中、滇中城市群发展,增强云南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功能,推动区域互动合作机制,推动一体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其中,还明确指出,增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功能,提升云南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通道功能和门户作用,推进孟中印缅、中老泰等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孟中印缅经走廊合作,深化参与中国一东盟湄公可说域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率先在口岸、边境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将云南建设成为向西南周边国冢开放的试验区和西省份“走出去”的先行区,提升中上游地区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水平。这给云南开放形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新优势的打造带来了重大机遇。endprint

(五)国家建设长江绿色生态走廊,为云南加强生态保护、环境综合治理带来机遇

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全区域和全国的利益,在目前国家大力加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关键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因此,如何促进生态与经齐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面临的重大课题。《意见》把构建长江绿色生态走廊摆在突出的位置,强调集约搞笑利用水资源、严格控制有效治理长江水污染、保护和修复沿江生态、有序开发长江岸线资源。云南省除了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以外,也是长工经济带上作为生态屏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如果长江经济带开发过程当中处于上游的云南环境搞不好,肯定会影响整个长江经济带。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云南省应充分发挥其上游优势,深化与沿线省份的生态合作,更好的统筹规划金沙江岸线资源,高水平实施沿江产业开发、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

(六)地理区位优势凸显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国境线长4061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的1/5,直接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并临近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等南亚、东南亚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同时,云南省还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省份,集通江、达海、沿边于一体,具有贯通南太平洋,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特殊区位优势,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开放门户,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走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战略支点。

(七)资源要素禀赋优势为云南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等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云南地处金沙江、元江、澜沧江、怒江等六大水洗的源头或上游,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来源地。云南省水资源总量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4820.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22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742亿立方米,冰川雪山惊储水量近30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即河川径流量与过境水量之和为4165亿立方米,国际河流36条,省际河流48条,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另外,云南省素有“动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的称誉,动植物多样,物种丰富。云南省的矿产资源的非常丰富,云南各类矿种达150多种,位居全国首位的矿种有锋、石墨、锡、钢、和青石棉,另外,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同时,云南旅游资源富集,有很多享誉在外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腾冲等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资源,以少数民族文化、昆曲文化等为代表,文化底蕴深厚绵长,是中国文明重要发展地区之一。

三、云南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充分依托长江水道建设,着力统筹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内行河运等基本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建成安全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在铁路方面,建设以沪昆高速铁路为骨架的快速铁路网和以沪昆铁路为骨架的普通铁路网。在公路方面,以沪昆、杭瑞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覆盖所有县城的普通国道网,建设以昆明为中心,连通曲靖、玉溪、楚雄等城市的放射状城际交通网,实现昆明与周边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在航空方面,形成昆明等区域航空枢纽为核心的民用航空网。

另外,加快建设孟中印缅通道、中老泰通道和中越通道,推进昆明至缅甸铁路、公路和油气管道建设,推进昆明至越南、老挝的铁路和公路建设,形成昆明至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运输通道。当前,正在建设的渝昆高铁将经过昆明的寻甸、东川,直接将昆明与长江水道连接起来,并成为昆明沟通四川、重庆的大通道。

(二)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云南新优势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走势和产业分工格局都发生了新变化,新技术革命引发了新的一轮制造业革命,顺应和把握趋势,结合长江经济带自身的优势,国家重点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从根本上提升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竞争力。云南应重视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科技人才的引进工作,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红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抓住“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积极向中下游地区学习,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增长力强的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三)深化与沿江城市的产业分工合作

在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进程中,产业竞争是区域发展的常态,但并非全部。是十一个省市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实现各自的共赢。通过协作分工,长江经济带各地区把自己的优势和产业和产品形成專业化生产,通过联合的统一市场实现优势互补,生产成本会下降,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云南应明确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分工合作中的地位。协同推进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共同构筑互通共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打破行政分割、市场壁垒的束缚,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与长江沿线省市建立跨区域的政府联系机制、部门对接机制以及各类实施细则的沟通协调。改变各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较少、各自为政的情况,逐步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有效地形成一个产业上、中、下游的产品链、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共同发展。

(四)加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合作

加快生态修复,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云南省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典范。生态环境修复是一项漫长的系统性工作,污染排放量的削减取决于宏观层面长期战略性经济结构转型、区域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面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为了控制长江经济带的污水排放、减少污水的有害污染物,不断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有必要同时在国家、地区、产业等不同的层面推进和实施各自的战略性措施。基于此,云南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对于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的使用进行规范的管理,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合作。同时,云南省应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加强区域生态同保共育,打造宜人宜居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云南省应还应该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为进一步打造金沙江绿色生态走廊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9月.

[2]《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5年5月.

[3]闫自申.《云南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影响应对初探》.《环境科学导刊》.2010年第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江经济带云南省对策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诊错因 知对策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