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殊归同途,和而不同

2018-01-31张鑫

青年文学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婚姻观价值观

摘 要:爱情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士津津乐道的话题,由情窦初开的羞涩开始,再趁着海誓山盟炽热,爱情升华到婚姻的高度;最后温柔得内化到亲情里。《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是十八世纪文坛上的文学双璧,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两本书的主人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但是却有不一样的结局,本文对两者殊归同途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婚姻观;价值观;男女地位

作者简介:张鑫(1992-),女,汉族,河北邢台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01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曹公心中对清朝统治有万般不满却不敢犯上冒昧,于是假石头之口曰其“不敢以儿女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此书通过描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发展让读者看到了清代统治的腐朽,更是通过描写贾宝玉和宝钗黛玉的感情故事揭开了封建礼教血淋淋的伤疤。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终身大事不同的处理表现出乡镇中小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于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十八世纪中后期闭塞的英国乡镇生活和风土人情。伊丽莎白这个角色的进步意义体现在了女权意识的觉醒和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幸福的婚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但是婚姻的出发点应该是感情而不是财产。

一.社会背景的差异

《红楼梦》创作于清朝封建统治末期,中国仍然保留着封建制度,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举国上下做着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美梦,殊不知外边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闭关锁国期间内在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封建统治站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样黑暗的社会背景为《红楼梦》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傲慢与偏见》写于十八世纪中后期,此时英国已经爆发了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提供了土壤。新的制度下人民大众思想解放,女权意识觉醒,民主平等更重新的思潮盛行,与此而来的弊端也日渐显现,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成为新的思想潮流。总之,进步的社会环境为伊丽莎白这种新时代女性的诞生提供了社会背景。

二.中西婚姻价值观的差异

(一)婚姻听令于父母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婚姻大事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所能做的仅仅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红楼梦》里,黛玉出生于封建世家,父亲任职御史,母亲是贾母的嫡女;宝钗出身皇商之家,两人姿色才华不相上下,宝钗的出身远远低于黛玉;况且宝黛两情相悦贾府上下无人不知,由此看来宝玉的婚配人选非黛玉莫属。然而黛玉不符合贾府长辈为宝玉指定的择偶条件,她就被剥夺了成为宝玉妻子的权利,宝玉自始至终从未真正的掌握过自己婚姻的选择权。父母出于对家族利益等因素的种种考虑是造成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

(二)婚姻制度的差异性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准许男人三妻四妾,贵族官僚将其视为特权,乃至于衡量一个人钱权水平的度量尺,还记得元春省亲时与家人呜咽对泣诉衷肠,而贾府上下却将其视为笑柄,只知元春入宫为妃为家族带来无尽荣耀,却不知不得宠的元春是怎样在深宫之中暴毙而死。

而十八世纪的英国,班纳特家的五位小姐待字闺中,家人对孩子的所做即是带领女儿参加宴会,帮助女儿在社交场合觅得佳婿,五位女儿的选择会受到父母的争议但是她们却在为自己的内心发生。如此对比,便看出殊歸同途的缘由了。

三.作者早年的经历

《红楼梦》中描述的生活来源于曹公早年的幸福生活。曹雪芹早年托赖天恩祖德,在昌明隆盛之邦(康雍盛世)享受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日子过得心满意足。但是好景不长,雍正五年,曹雪芹十三岁,十二月,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叔父曹頫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到北京。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终至沦落到门户凋零。曹雪芹为着家里的事不好,越发弄得话都没有了,“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好些。”“生于繁华,终于沦落”使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红楼梦》里。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爱情著作相继被搬上银幕,而她本人唯一一段刻骨铭心恋情却鲜为人知。随着电影《成为简》3月开拍,这一空白将被弥补。奥斯汀用独特和细腻笔触创作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自己却终身未婚。而《成为简》一片就将解开她的情路历程。看过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的人都了解其中剧情:情窦初开的她对聪明狡黠的爱尔兰年轻律师一见钟情,但勒弗罗伊如家人所愿地娶了个大家闺秀,还成为爱尔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直至晚年,他才向侄子坦言,曾与一位作家有过一段“少年之爱”。正是由于这段刻骨铭心的过去,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两性关系中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是多么重要,对感情的执着追求是多么难得以及经济基础对于感情的重要性,于是在创作时简奥斯汀便“成全”了伊丽莎白和达西。

四.总结

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句话的寓意在于说明:同样一件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对不同的事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复制。同时,也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综上所述,《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结局不同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背景和婚姻价值观的束缚。

参考文献:

[1]吕玉梅 相似的情感,不同的结局——《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婚恋比较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04-10 期刊.

[2]孟姗姗 简析《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不同婚恋结局的根源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2-20 期刊.

[3]赵景瑜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比较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02 期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婚姻观价值观
浅析恩格斯的婚姻观及当代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从电影《蓝色茉莉》和《赛末点》看两性的婚姻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
汤姆鞋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