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苏轼词中的清旷风格

2018-01-31邵冰韵

青年文学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风格特点

摘 要:苏轼词在词坛上绝对是一个卓绝的存在,不仅创作词作甚多,且才气奇高;开词风新气象,使宋词面目为之一新。关于苏轼别开生面的新词风,有人认为主要以豪放风格为主,亦有赏其韶秀处的,本文主要从其清旷词风入手,选取典型清旷词评析,研究苏轼此类词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苏轼词;清旷词风;风格特点

作者简介:邵冰韵,女,汉,1991年出生,陕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词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01

苏轼对“词”的发展与普及产生了巨大的贡献,这不仅是因为他对“词”的内容题材进行了拓展, 更主要的是其词作风格的变化。关于苏轼词的风格,后人说法不一,评豪放,韶秀,清丽,旷达的,兼而有之。但我认为,豪放很难代表苏轼词的主要风格。延伸至作品的内核及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我认为清旷这一风格辐射苏词的表里最广,最深。因此本文拟从苏词清旷处着手,对此风格加以研究。

“清”本来便与俗污相对,清如水皎若月,高洁淡雅,令人神清气爽,或与浓烈炽热而对,淡泊清冷,独具格调。“旷”这里可当作超旷,旷达理解,历经人生百味,依旧从容不迫,自在如风。“清旷”放在词中,也可以这样去理解。

胡寅在《酒边词序》中称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目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简》为皂隶, 而柳永为舆台矣!”王鹏运在《半塘遗稿》中又云:“唯苏文忠之清雄,夐乎轶尘绝迹,令人无从步趋。盖霄壤相悬,宁上才华而己,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从这两则评论中,透过“登高望远”,“逸怀浩气”,“清雄”,“霄壤相悬”等词不难看出二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苏词高妙悠远,气格不俗,超乎词此前本色,到达了新的词境,似清风吹入词坛,令人无迹可循。

苏词的确品清旷达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尤以“旷”为核心,对于东坡词的这一特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两度提及: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二人之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又说: “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王国维明白地指出东坡词之所以旷,与其性情,学问,人品,开阔襟怀分不开。而正因为“东坡之旷在神”,不在貌,才使人难以模仿。这种词中所自然表现出来的那种经过了沉淀过滤之后,真正属于他内在的飘然超旷的胸怀,是不可等闲写出的。下文将选取典型词作进行分析。

清旷这一风格在《定风波》中体现的很彻底:

莫听穿林打葉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被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一个清冷迷蒙的下雨天,静的可听到“穿林打叶声”,冷风当头吹下,酒醒大半,直到笔锋转晴,照下一抹光明。虽“料峭”,“萧瑟”,却使人并无凄凉之感,只觉得这一路,苏轼不听风雨声,淋雨何妨,受冷何碍,在哪都似闲庭信步,不忧不惧。

这词有双关之意,既有路上遇雨之意,又有人生感悟暗含在内,种种不顺,苏轼称其为“萧瑟处”,可是既然“回首”,这就是勇于面对,说明无谓。不萦于心头,依然“无雨无晴”,徐步向前。

此词表现了苏轼面对人生的风雨依旧我行我素、不畏不忧的超然情怀。展现了他从容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开阔。

再看苏轼写给王定国侍儿的另一首《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据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好友王定国的侍妾柔奴的。

“琢玉郎”与“点酥娘”分别点明了二人的丰神俊逸,晶莹婉秀。柔奴自作自歌,皓齿轻起,似清风徐来,在炎暑之地竟如遇冰洁雪花,令人神清气爽。

万里归来,她如玉的容颜更显年少,自若微笑。那笑里带着梅花的香气,高洁,脱俗,坚韧,令人心神俱醉。“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历经磨难仍淡定微笑的样子更让人着迷。“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个见识卓远、胸怀旷达的美好女性形象也出现了我们的脑海中。

此词赞颂柔奴绝尘的品格与超旷的襟怀,同时也包含着作词者自己的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清远旷达的美感。

浮生若梦,由感慨至旷达,再看《行香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若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夜晚用“清”来形容,可谓是极净,又极静。此词的上阕基调其实是清冷的,下阕却“且陶陶”,“乐尽天真”。欲归去作个清闲之人,与“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为伴,表达了词人淡泊的情怀。

词中景色与诗人的淡泊精神互相渗透,形成了清迈旷达的无我词境。从失意到自我纾解,不萦一物。苏轼善于从困扰、痛苦中自我超脱,达观而不拘一格,这正是苏轼特有的人生态度。

可以看出,苏轼很多这类词都崇尚清旷的境界,带有佛老超物我齐生死以化解人生忧患的性质,同时亦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政治生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无意为文而文已工,自达高境。寄寓于词中,就形成了词的清旷风格,也形成了苏词的主要风格基调。

参考文献:

[1]龙榆生.东坡乐府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3]仲冬梅.品清 境旷 情真— — 苏词风格漫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格特点
《海青拿天鹅》的演奏技巧和风格
从地域版块浅析汉民族及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谈谈王洛宾作品的风格特点及艺术价值
论唱秧歌会的表演艺术风格
试论加强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培养途径
电视剧中的音乐叙事作用浅析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
浅析东北秧歌的风格演变
十九世纪的美国专业音乐风格特点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