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同机插植密度对比试验初报
2018-01-31周月新
引言
桂平市是广西粮食主产区,年水稻播种面积122万亩,机械插植面积40万亩,占播面积的32%。为了探索最适宜的机械插植密度,在广西桂平市石龙镇进行水稻不同机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插植规格为30cm×16cm处理,综合经济性状最佳。
水稻机械插秧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重要环节,推广机械插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适合的插植密度,更能节本增效。为了探索最佳插植密度,为生产提供依据。本试验于2015年早造在桂平市石龙镇福平村实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地点落实在石龙镇福平村5队。试验田为地势平坦的垌田,肥力中等,土质为粘壤土,前茬为冬种马铃薯。江苏产富来威2Z-455和小精2ZX-430A手扶式插秧机;机插硬塑秧盘;供试杂交稻品种为Y两优143号;供试肥料:碳铵(含N17%),尿素(含N46%),氯化钾(含K2060%),过磷酸钙(含P20514%),15-15-15复合肥。
1.2试验设计
设6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处理A:插植规格30cm×12cm;处理B:插植规格30era×14em;处理c:插植规格30cm×16em;处理D:插植规格25cm×12cm;处理E:插植规格25cm×14cm;处理F:插植规格25cm×16cm。
1.3田间主要管理措施
1.3.1播种育秧
试验于3月17日播种。采用机械插秧硬塑秧盘、本地基质播种育秧,育秧工作选择在桂平市振龙育秧工厂完成,播种量为100克/盘,20盘/亩。
1.3.2大田耙耕
在4月6日用拖拉机进行对试验地块进行耙耕,并施基肥。
1.3.3分小区机插秧
经一天沉稳泥浆后,于4月7日进行机插秧。秧龄20天,平均2.7叶,苗高15.5厘米。
1.3.4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
(1)4月5日耙田施用基肥:碳铵18斤+磷肥18斤计;(2)4月18日施用回青肥尿素10斤,钾肥10斤;(3)4月23日施用分蘖肥:15-15-15复合肥60斤;(4)5月7日施用穗肥:15-15-15复合肥60斤;
1.3.5测定内容及方法
(1)进行生育进程记载;(2)每个小区定点10蔸,生长盛期每4-7天观测一次跟踪观察记录叶龄、株高及分蘖成穗等;(3)成熟后考察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包括株高、蔸有效穗、亩有效穗、成穗率、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等,各小区单打单收,测定实收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叶龄、株高和苗数动态
叶龄动态:插秧时平均叶龄为2.7叶,分区插植之后对各小区植株叶龄进行记录。根据记录分析,结论是叶片发育动态差异不大,6月10日记录为现全部叶片13叶。见表2.2.1:
株高动态:插秧时平均株高为14.6厘米。分区插植之后对各小区植株株高进行记录。根据记录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发育动态相差不大,7月21日记录株高平均高度为124厘米。见表2.2.2:
亩苗数动态:根据记录分析,插植当天即4月7日开始进行亩苗数调查。几个处理分蘖高峰均出现于5月16日;7月21日收割时调查有效穗数,结果显示处理D:有效穗数最多301.5万苗/ha。见表2.1.3。
2.2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经济性状考查结果情况详见表2.2.1。平均單产最高的是插植规格为30cm×16cm的处理c:8403Kg/h;平均亩产最低的是插植规格为25cm×12cm的处理D:7734Kg/ha。
2.3对生产成本及效益的影响
从表2.3.1成本及效益情况看,生产成本各处理一样,都是18662元/ha。平均亩利润最高的是插植规格为30cm×16cm的处理c:4026元/ha;平均亩利润最低的是插植规格为25cm×12cm的处理D:2220元/ha。
3小结和讨论
本试验表明,单产最高的是处理c(30cm×16cm),纯利润也最高。超级稻Y两优143号,在施肥水平为施肥和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每亩插植1.39万蔸,插植规格为30cm×16cm经济性状表现最佳,产量最高,纯利润最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周月新(1968-),女(汉族),广西桂平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作者单位:537200广西桂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