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当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多发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2018-01-31郭晶

时代金融 2018年2期
关键词:操作风险

【摘要】在当前内外部金融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压力加大,管理疏漏、内控薄弱的问题时有发生,操作风险愈加呈现点多、面广、起因复杂、花样翻新、治理难度增大且难以根治的特点,甚至威胁到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根基。为此,进一步认识操作风险的危害,有效应对防范日益复杂多变的操作风险,并对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仍是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操作风险 合规经营 发展基础

近年来,全国金融行业资金挪用、理财私售、内外欺诈等案件频发,不管是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民生银行的“假理财”案件,还是农业银行员工涉嫌非法套取票据的重大风险事件,都已引发了广泛社会负面影响并持续发酵。当前银行风险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操作风险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在当前操作案件风险高发的现实背景下,商业银行有必要仔细研究这类事件的起因和对策,认真总结其中的經验教训,以保障行业的稳健发展。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及主要表现形式

操作风险指源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外部事件所引发的损失风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

欺诈类。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以及内外勾结欺诈三种形式。

漏洞类。包括组织与人员漏洞、合同漏洞、产品漏洞、执行漏洞等几类。

外部事件类。由于战争、地震等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

当前操作风险高发的环节主要集中于欺诈类事件、组织与人员漏洞、操作执行漏洞等3-4种类型,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归根结底都表现为制度或管理的弱化、缺失、对内部规章制度和外部监管规定的逾越。银行业是高度监管的行业,许多看似繁琐严苛的规定,背后都有惨痛的历史教训,合规对银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二、内外部操作风险事件产生的根源探究

经营银行归根结底是经营风险,在当前操作风险高发的态势下,银行机构该如何有效预防、管控和化解?首先要从风险的根源谈起:

(一)外部金融市场风险的高度聚集

外部环境方面,伴随着近年来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规模壮大与创新发展,一些乱象也四处丛生。脱离实体经济导致的资产泡沫;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高度融合,动辄爆发上亿元的金融大案;“钱荒”、“钱紧”、“资产荒”、“房贷热”相继出现,显著增加了金融市场运行风险,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系统性、区域性金融稳定,也易于诱发了从业人员借工作便利为个人谋取私利而违章违法的主观故意和道德风险。

(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部分监管法律陈旧。

监管体系方面,我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偏重于合规性监管,相较来说风险性监管不足,同时缺乏完善的监管法律和体系。如票据法律制定于上世纪末,当前票据业务发展日趋电子化,票据实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突出,缺乏对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认定等,票据法律明显滞后于票据无纸化发展趋势;再如,我国《金融违法违规处罚办法》适用处罚的情况已经滞后于金融实务的创新发展,金融违规成本整体偏低,难以有效震慑金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三)内控机制执行不落实,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内部管理方面,在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日益完善、几乎无漏洞可钻的情况下,一些正规金融机构各种操作风险事件却呈现多发状态,社会影响恶劣。根子就在严密的内控机制执行不到位,使银行内部防范机制成了如同“稻草人”一般的摆设,无法产生威慑力。

首先,操作风险事件折射出一些商业银行存在着内部各个管理环节脱节,失职与责任追究、奖励与风险评估脱节,部门间缺少相互制约的机制,部门和员工配合不到位,重要岗位定期轮岗制度得不到落实,造成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员工间放松了风险防范,以“信任”代替岗位制约,甚至“合作违规”的现象,以致出现违规、造假钻法律的漏洞,更甚者出现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

其次,部分银行重要业务多人授权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授权制度执行随意,业务主管不仅不能及时纠正或制止违规行为,甚至还带头违规;或者与相关人员合作违规,以至违规行为屡禁不绝。

再次,一些商业银行内部自查自纠机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由于部门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上级行对下级行的监管流于形式,对员工违反禁止性行为规定的行为排查较为粗放,即便发现问题也是内部处理。一些从业人员由于外部警示教育的弱化和自身理想信念的缺失,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舍弃和牺牲了风险控制,甚至失去自己的道德标准,不断地试探着行业道德底线。

(四)部分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偏离了中央战略部署和经营导向,经营风格趋向激进。

激励约束方面,我国金融机构均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但一些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偏离了中央战略部署和经营导向,经营风格日趋激进,追求拼规模、跑马圈地式的外延扩张,往往伴随着经营行为的短视和风险管控的滞后,最终偏离了稳健合规的发展轨道,甚至走向不归路。而目前金融系统盛行的跳槽风,一些“金融人才”在经营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在金融机构间频繁跳槽的通道畅行无阻,最终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危害。

(五)银行自身“识假”与“防假”能力不足

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科技业的快速发展,加上经济下行期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各类金融诈骗犯罪在全国发展蔓延,新型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危害性、复杂性和严峻性不言而喻,银行业从上至下各个层级“识假”与“防假”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提质升级已是迫在眉睫。

三、当前防控操作风险蔓延的对策探讨

(一)健全完善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

针对相关法律法规不适应金融业务发展演变需要、金融违法违规成本过于轻微等问题,监管当局有必要修订相关条款,删除不符合实际的条款,补充立法空白地带的约束和管控,健全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适应行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endprint

(二)金融机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相对平衡

商业银行要持续推进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对业务骨干、改革先锋,能力超群的领导者,不仅仅是要求对外在强制性规范的简单遵从,而是鼓励遵循科学规律、客观规则的基础上的创造性探索,通过提高风险、内控类管理指标在业绩考核中比重,改变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考核理念和数据至上的考核模式,兼顾质量与效益,将一系列强制性的外在约束机制,内化为管理人员自身自觉遵守的标准和规范,坚守规范的操作和有质量的发展。金融同业范围内可考虑建立类似于个人征信系统的金融行业人员诚信档案,记录金融行业内行政处分、处罚记录,以供金融企業人才流动与招录中参考使用,促进从业人员诚信从业、减少个人失信行为。

(三)强化有效金融机构内部自主监管

当前,监管部门已对违规经营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加快了处罚节奏,一场整治乱象、防控风险的监管风暴席卷金融业。银行内部的风险监控力度也应用加强,配合外部监管的实施,通过风险等管理部门严肃贯彻监管要求。一要以风险防控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传导合规文化。宣传业务中的风险点和典型案例,以案例分析、问题点评等形式,列示合规底线、列举低层次控制缺陷和主要问题表现,抓关键问题、抓机制建设、抓氛围倡导,强化风险的事前主动防控;二要突出重点,开展多部门联合排查。更新完善风险排查问题库和风险排查手册,成立关联业务的联合检查组,抓整改、抓治理,实现整治工作常态化,抓预防、抓问责、建立监督举报机制和惩戒机制;三要对区域、行业、产品、客户开展周期性的监测分析,对员工、客户开展周期性排查,从制度、流程角度与外部监管要求、同业操作模式等进行对比分析,对柜面人员、离职人员、员工行为等重点环节加强内部管控,加大审计力度,强化行业审计体系建设,抓好事后监督。

(四)夯实风险管理和合规遵循文化氛围

管理失灵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失灵。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信用的保障,合规遵循是银行经营的前提,当前随着技术创新和金融脱媒带来的金融模式创新与观念解放,金融产品面临流程整合、重塑与再造。其中潜在的新型操作风险(或者要素)如果控制不到位,容易产生传染和放大效应。夯实风险管理和合规遵循的文化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一是端正理念。各业务条线主动适应监管形势,准确理解监管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意识和水平,并且进而以监管文化为准绳,全面调整、提升企业文化体系,让全员一致、严防死守的风险控制与合规观念真正成为银行业搏击风浪的“定风石”。

二是勤练内功。提升条线化、专业化的业务管理能力,不断夯实自身的业务流程、业务布局和业务能力。必须顺应互联网、大数据发展趋势,以信息科技系统的建设和运用为重点,通过互联网征信、大数据分析等各种先进手段,有效识别、规避、控制和管理操作风险,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三是锻造文化。切实增强风险意识,持续营造合规文化,把“风险文化”“合规文化”的“软约束”融入到刚性的规章制度中,细化、完善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使文化成为的自觉行为和自律准则,及时稳妥化解风险隐患,实现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与文化导向的优势互补。

(五)切实提高“识假”、“防假”和“打假”能力

当前银行面临的行业性欺诈形势不容小觑,一要建立行业性的客户风险模型与风险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多方交叉验证客户信息资料真实性,做到客户风险实时监测,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二要探索实现对欺诈风险的信息化管理。对接公安欺诈风险信息库,将不同行业、不同银行间欺诈风险信息串联,实现数据共享与联动防范机制;三是建立并运用反欺诈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报告管理流程,实施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监测与控制评估。

参考文献

[1]蔡宁伟.操作风险的诱发类型与前瞻性防控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5年第4期.

[2]孙开连.操作风险防控的理念转变和对策[J].《中国农村金融》,2017年第6期.

作者简介:郭晶(1969-),男,汉族,云南昆明人,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云南总审计室,研究方向:内部审计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操作风险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收入模型的P2P企业操作风险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