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品教师教学中的多面人生
2018-01-31龙婷婷
龙婷婷
摘 要:最近,在读《论语》。掩卷沉思,对那个老师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那位师者也有多重困扰,多种应对,多面人生。
关键词:《论语》,教学,人生
一、儒家“礼”与“仁”的人生定位
春秋时期战争频仍、人民困顿,肉体疲痹不堪,精神更是无处依傍,面对这样的生存困扰,“士”们勇敢的站了出来,给出了不同的应对,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道家的“清静无为”;法家的“一断于法”;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名家的“思以其道易天下”;“善揣摩,通辩辞”的纵横家等等,即是所谓的“三教九流”,儒家则用“礼”与“仁”从内到外给了人们以准绳,既不像道家那样退守自我的小世界“小国寡民”、“清静无为”;也不像墨家那样那种严密的组织体系,为了追求政治理想几近苛刻;更不像阴阳家、名家抓住一点,立地生根;期间彰显出的柔韧与坚忍,才可以让儒家文化几经困顿而不衰。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国断绝了粮食,子路恼怒的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这样困窘的时候吗?孔子才会说,君子固有困窘的时候,小人困窘的时候就开始胡作非为了。可见其衡量君子小人的标准不再是现实的境遇而是对道德恪守的程度,人性的物质的支撑轰然倒塌之后屹立起来的是“仁”的丰碑。面对郑人所说的“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其调侃嬉笑之余,由不得感慨重重困扰之中的坦然,那背后必是熠熠生辉的人格,“执两用中”,无怪乎弟子会这样评价他们的老师“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如果喻成各式人等,大略墨家是严苛的人,黑衣黑帽,星夜疾行;道家是潇洒的人,隐隐可以想见那飘飘的衣衫;而儒家则是一个有原则却不失柔韧的人,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
二、孔夫子的為师之道
孔子的弟子们,“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老师没有直接的正面回答“可也”,而且师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娓娓道来,当发现学生领悟了自己的意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赐也……”一句深长的呼唤,有肯定,有赞赏,有欣慰,言有尽而意无穷,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乃至心心相印不由得让人动容,甚至能依稀看见老师脸上笑容……
另一位学生子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老师只是简简单单地回答了四个字“绘事后素”,这位老师生气了,我们谈治国理政,谈人生梦想,你却侈谈美女,“大胆学生!”读到这里,孔夫子的愠怒、失落,感同身受,突然学生话锋一转,“礼后乎?”老师什么都没有说,只有赞许“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读到这里,正是于怒火中烧之中涕泗交流了,“原来你是懂我的,原来你是懂我的……”,似乎在学生转身离开之际听到了那位老师,更是一位导师,亦是朋友的轻声呢喃。
这位老师也有破口大骂的时候,“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白天睡大觉的宰予让老师怒火中烧,要知道这个学生可是各方面很优秀的,他思想活跃,善于提问,还能言善辩,就连孔夫子都承认自己的学生之中口才最好的就是宰予和子贡,只是喜欢白天睡觉。宰予作为反面教材,让孔子意识到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从情理看,宰予有错,但也是小错;从语气中隐隐感觉这位老师不是很待见宰予,老师也会有成见的,原来前文宰予暗讽了老师的“偶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老师听说了只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真的既往不咎了吗?心里暗暗诧异,这时的怒不可遏就顺理成章了,或爱或怨,表露无遗,坦坦荡荡。心中也会对学生有小小的结,心里还是有点脾气,人非圣贤,孰能无情,圣贤尚不能免俗啊!
孔子也有自处。“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也做梦啊,梦中也会梦见自己崇拜的人,这是一个日日把自己的理想放在心间的人,感慨身体的衰老,面对理想的衰颓,那种自责,那种随着岁月流逝锋芒、理想被冲刷殆尽的无限感伤。我日日端坐于办公室,或流连于课堂,夜深人静之时,也会想起那久已淡忘的梦想,“甚矣吾衰也,甚矣吾衰也”!此情此景何其相似,面对衰老的感叹,面对麻木的感伤。
孔子欣赏音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位老师也精通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可以想象音乐是有多么动听,每每觉得这位老师该总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与学生畅谈治国理政,原来他也有被音乐打动的时候。夫子也爱唱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遇见唱歌的人,就会觉得很高兴。因此他一定要那个唱歌的人反复的演唱,而后孔子跟着一起唱。孔子爱唱歌,不但爱听,听的尽兴了还要学,跟着人一起唱。孔子和弟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吃饭,《庄子》这样描述: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我们可以想象倚靠在枯树旁,弟子矗立在身边,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风中动情的吟唱,会唱什么呢?面对生不逢时的乱世,面对生死未卜的险境,没有声嘶力竭,没有悔不当初,那份坦然,那份坚守,不由得令人热泪阑珊。又想起了这么一段,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於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读到这里更是热泪滂沱,“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歌也恸”面对美好,面对困顿,面对死亡,都是那么的真实,没有掩饰,没有做作。
三、总结
掩卷思忖,尽管孔子有缺点,他也有爱有怨,有追求也有狡黠,有循循善诱也有声色俱厉,也会言行不一,但历经岁月的淘洗仍可以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或喜或悲或愤,那圣人牌匾背后的人情味,或甜或苦或涩,名副其实多面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