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镇农产品存在问题与启示

2018-01-31曹妍彦

现代企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粮仓保鲜基础设施

曹妍彦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在我国就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出口中农业也占着很大的比例,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产品进出口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我们国家的农业产品不断地丰富,实力不断地壮大,但是问题也随之暴露。本文针对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成本高、物流主体发展不完善、供应链不连续、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构建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协同促进机制;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供应链等。

一、农产品物流的基本理论

物流是指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把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配送、装卸、信息等环节进行一体化综合,使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从生产环节进入消费环节,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的整个过程的总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将农产品物流定义为:农产品物流即农业销售物流,是指由于农产品的销售而引起的农产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二、美国在农产品物流上的发展

美国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是比较成熟的,是世界上农产品物流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而它农产品物流业如此先进是有其原因的:

(一)美国农产品市场规模很大。

美国是农产品和农产品贸易很发达的国家,它的农产品的产量及贸易量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其物流量非常大而且异常频繁。

(二)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完善。

1.交通运输发达。美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庞大的运输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以及管道运输等,铁路运输也非常方便,甚至有的农产品收购站、加工厂和仓库等就建有专门的铁路线。多式联运交通网络也己经形成且日趋完备。

2.农产品仓储设施完善。以粮仓为例,淺圆仓、钢板仓、立筒仓是美国粮仓的主要形状,这些粮仓储藏能力相当大,最大的仓能存储一万多吨,一般的也能达到一万吨存储能力,所以美国粮仓的总存储量很大,约为亿浦耳式亿多吨,其中大部分粮仓是在农场内部并归农场拥有,据资料显示,这一比例能占到粮仓总数的,存储能力为亿浦耳式亿多吨其余的粮仓为商业性粮仓,位于农场以外,存储能力为亿浦耳式亿多吨。此外,全国各地都很重视农产品市场建设,并相继建起不少的农贸市场。

三、日本农产品物流上的发展

日本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发达、物流技术先进,物流主体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高,批发市场作用突出,交易方式先进,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强,其对日本农产品物流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日本农产品物流模式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可借鉴日本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从实际出发,采取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的投入、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服务、培育和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有效措施,促进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发展。

(一)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发达、物流技术先进。便捷的交通网、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配送系统、有效的保鲜设备、快速的信息处理网络,是日本实现农产品物流低成本、高效率服务的硬件保证,日本农产品物流的公共设施以及保鲜、冷藏、运输、仓储、加工等服务体系和设备十分完备。

(二)农产品物流规模化高。在日本, 农产品物流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化经营的农场和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企业以及农户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农协, 农协是组织日本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的关键组织。农协在农产品流通的各环节,如组建批发市场和集配中心, 组织物流、商流、信息流及组织结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本,约有97% 的农户加入了“农协”,90% 的农产品由农协销售, 80% 的农业生产资料由农协采购。

(三)拍卖交易是农产品交易的主要方式。在价格上,日本主要是采用拍卖制,由市场管理人员用电子显示板公布产地、品种、质量、数量、价格进行拍卖。经纪批发商或参加买卖者进行激烈的竞买,以出价最高者买取某一物品。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之间关系紧张,大多是小规模的经营,而这与大规模流通有着不可化解的矛盾。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拍卖交易成为日本农产品市场的主要方式,这是一条节约交易时间和费用的高效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之路。

四、美日农产品物流给我们的启示

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主要归结为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由于欧美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经销农产品的大型超级市场发展又很快,因此批发市场的部分功能逐渐受产销一体化组织的冲击被削弱,出现了市场外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农产品物流模式。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超级市场尤其是综合性的大型超级市场的发展落后于欧美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能有效解决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

(一)要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投资。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完备和便利的基础设施。所以,发展农产品物流业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交通运输设施投入。各级政府都应加大对当地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改善乡村的公路网络,提高其通深度,以确保车辆能够顺畅进入产区,使农产品能够顺畅地运出。还应进一步改善铁路、航空、航海等运输条件,以确保农产品能够根据最适宜的路线、利用最适宜的方式,尽快地流通到下一个环节。重要的是,应采取措施促成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链接,发展多式联运外,还应加强农产品专用运输、仓储设施及设备的开发和生产,以便能够满足各种农产品的运输、储存需求。

2.加大冷藏、冷冻设施及设备的投入力度。这些冷藏冷冻设备、设施是大部分农产品进行冷藏所需的基础设施,它能将易腐畜禽肉、蛋、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在其物流过程中,始终处于所需的低温环境中,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持食品的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使食品保鲜保质期延长,最大程度地扩大销售半径。条件允许的地方,还可以适时地促成冷链联盟的形成。

(二)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要素,要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离不开信息体系的支撑。就目前我国信息化的现状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改善并提高信息化的水平。

(三)积极发展引进先进的农产品物流技术。

1.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我国农产品目前大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附加值低,农民享受不到增值效益,妨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物流的效率

2.积极提高各种保鲜冷藏技术。目前应逐步采用先进的低温高湿保鲜、辐照保鲜、臭氧气调、涂膜、高温处理、高压、高压静电场、纳米、生物等保鲜技术以及预冷、光电分等分级技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限,保持农产品色泽、形状及营养价值与此同时,还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便对农产品流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控制,提高农产品在冷链各环节上的运行效率。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粮仓保鲜基础设施
《保鲜与加工》编委会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爱情保鲜术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粮仓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树懒的粮仓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