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对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2018-01-31宿鹏飞崔萧石杨刘丽娜李丹丹金缨
宿鹏飞 崔萧 石杨 刘丽娜 李丹丹 金缨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对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85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 其中31例脑出血24 h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纳入观察组, 54例脑出血24 h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存活情况、平均收缩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分8例(25.8%)、2分8例(25.8%)、3分13例(41.9%)、4分1例(3.2%)、5分1例(3.2%), 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分1例(1.9%)、2分7例(13.0%)、3分18例(33.3%)、4分21例(38.9%)、5分7例(13.0%)。对照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情况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个月, 观察组患者中存活23例,
对照组患者中存活53例, 两组存活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168.4±20.4)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147.5±22.5)mm Hg, 而NIHSS评分(10.8±2.5)分高于对照组的(5.2±1.9)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脑出血24 h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其预后更差, 且血压控制不良。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急性消化道出血;近期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27
脑出血是指由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发的自发性出血, 其致病因素多样化,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上消化道出血为脑出血急性期常见并发症之一, 一般于1周内发生[2]。本研究观察和比较了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于不同时期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85例。纳入的患者入院时初始收缩压≥180 mm 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将31例24 h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纳入观察组, 其中男19例, 女12例;年龄45~72岁, 平均年龄(62.1±8.4)岁;脑血肿量(50.7±8.9)ml,
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9±1.7)分、初始收缩压(190.5±
22.5)mm Hg;采用单纯药物控制12例, 行颅内血肿穿刺术19例。将54例发病24 h后并发消化道出血者纳入对照组, 其中男33例, 女21例;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60.3±7.6)岁;脑血肿量(48.5±8.4)ml, 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5±1.5)分、初始收缩压(194.3±24.7)mm Hg;采用单纯药物控制21例, 行颅内血肿穿刺术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抗休克以及基础病治疗。消化道出血者还给予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存活情况、平均收缩压、NIHSS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分8例(25.8%)、2分8例(25.8%)、3分13例(41.9%)、4分1例(3.2%)、5分1例(3.2%), 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分1例(1.9%)、2分7例(13.0%)、3分18例(33.3%)、4分21例(38.9%)、5分7例(13.0%)。对照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情况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个月, 观察组患者中存活23例, 对照组患者中存活53例, 两组存活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168.4±20.4)mm Hg高于对照组的(147.5±22.5)mm Hg, 而NIHSS评分(10.8±2.5)分高于对照组的(5.2±1.9)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或脑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理基础为应激性溃疡, 二者造成脑部供血供氧不足, 既可通过氧化应激破坏下丘脑的正常功能, 又可以脑疝挤压下丘脑的正常组织。而下丘脑受到损害, 可通过神经递质、体液等多途径引发脑-胃肠轴功能紊乱[3], 最终发生应激性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已有研究报道重症脑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预后特点。王春丽[4]研究发现, 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24 h内发生消化道出血者较24 h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病死率更高, NIHSS评分更高。郑艳等[5]研究发现于脑梗死发生消化道出血者5 d内有效止血者可降低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及病死率。脑出血发病往往较脑梗死更为急重。目前多数研究聚焦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中。贺春兰等[6]研究发现脑出血出血量30 ml、脑室或脑干部位出血是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寇继光等[7]通过对291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脑出血量≥30 ml、血压偏高、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均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以消化道出血情况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尚不多见。作者查阅文献发现, 李茹[8]以消化道出血量400 ml作为分界线, 发现超过消化道出血量>40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达46.7%, 远高于出血量<400 ml者。而本研究以消化道出血时机为观察点, 以消化道出血时间是否为脑出血24 h内为判定将患者分为两组, 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評分情况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个月, 观察组患者中存活23例,endprint
对照组患者中存活53例, 两组存活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168.4±20.4)mm Hg
高于对照组的(147.5±22.5)mm Hg, 而NIHSS评分(10.8±2.5)分
高于对照组的(5.2±1.9)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急性重症脑出血24 h内并发消化道出血者其预后更差, 且血压控制不良。其可能的机制为越早发生消化道出血, 提示患者消化道功能破坏更为严重, 继而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 患者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下降, 故预后更差。值得注意的是, 已有文献报道, 重症脑出血患者如早期血压变异度越大, 则预后效果越差[9]。本研究发现入院前两组血压水平相似, 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的血压仍不平稳。血压变异度与消化道出血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 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方, 王璐, 木塔里甫·买合木提, 等.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9):889-891.
[2] 董世童. 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治疗. 当代医学, 2015, 21(5):31-32.
[3] 薛长山, 秦德芳.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胃泌素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及預后的关系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20):61-62.
[4] 王春丽. 消化道出血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9):18-20.
[5] 郑艳, 陈岚, 余倩. 影响重症脑梗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因素分析. 贵州医药, 2016, 40(9):966-967.
[6] 贺春兰, 胡光宏.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中国社区医师, 2015(31):19-20.
[7] 寇继光, 谭诗云, 徐曼, 等. 脑出血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 25(12):1451-1454.
[8] 李茹.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51例临床思路构建. 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6):225-226.
[9] 任添华, 杨铁成, 李建国, 等. 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变异性对其预后的影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5):773-777.
[收稿日期:2017-09-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