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动症儿童的大课间活动策略研究

2018-01-31冯丽春

考试周刊 2017年80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智障儿童多动症

摘要: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多动性等核心障碍影响课堂适应性行为问题,研究组人员利用大课间活动中制订相关的策略活动进行干预治疗。通过以注意力训练为主的多感官的游戏、调控身体能力的前庭觉游戏、消耗多余精力的体能大循环活动这三项活动,减轻了多动症伴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强化了适应性行为。

关键词:多动症;智障儿童;注意稳定性;多动性;大课间活动

一、 多动症概述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异常行为障碍。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控制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稳定性差,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行为。根据相关资料,多动症在12岁以下的儿童中患病率为5%~8%,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世界上并没有治疗多动症的特效药,能够起辅助作用的有医学精神药物“利他林”控制多动性行为,或进行心理教育。

大部分轻度多动症儿童早期经科学的干预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注意力稳定性及多动性行为的自控能力后进入普通学校就学,但部分程度较重的多动症儿童并伴随智力障碍,这里简称为多动症智障儿童。他们的早期干预效果不佳或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各方面的水平能力都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只能选择特殊教育学校入学。

二、 问题的提出

多动症智障儿童适应性行为差,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而且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近年来多动症智障儿童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类学生课堂上常表现为小动作多、注意稳定性差、爱讲话等不良行为,造成自身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影响他人学习。有的甚至影响到学校的安全隐患问题,校领导及教师十分注重这类儿童的教育需求。

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对智障学生的身心功能的改善要求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提倡的全面开展大课间活动这一契机。我校专门成立了关于多动症的课题,并且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本研究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一致批准此课题。研究如何利用大课间(上午9:00~9:30)这样的黄金运动时间段,对本校多动症智障儿童开展有效的策略活动,进行转化或减轻多动症智障儿童的行为问题。

三、 阶段性大课间活动策略安排

(一) 注意力训练为主的多感官的游戏

根据筛查统计,多动症智障儿童在注意力稳定性、情绪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研究者在活动初期在大课间进行多媒体感官训练游戏,可以消除多动症智障儿童紧张、冲动的情绪,让儿童渐渐消除心理障碍,慢慢与研究组人员熟悉、接受、达到默契配合。游戏形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可以稳定儿童的情绪,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经研究比较,在大课间时间段选取了三种多感官游戏活动。

1. 音乐震动床:这项感官活动主要作用是平复、稳定儿童的烦躁情绪,稳定他们的心态,对于情绪波动很大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平复方法。因为多动癥的智障儿童,容易产生冲动的行为,儿童对于情绪的自控能力直接影响着后期的训练效果。通过舒缓的音乐震动帮助部分情绪特别亢奋的多动症智障儿童缓解压力,放松肢体。可以根据每个儿童对音乐的喜好及身心差异性,自由地选择、更换音乐。大部分多动症智障儿童对这项活动感兴趣。

2. 捉灯游戏箱(属于听觉、视觉系统):通过设备的彩色按钮,吸引儿童的注意。儿童认真听系统的播报声音和观察亮灯按钮,迅速按下按钮,间隔时间为3秒到30秒,研究者通过调整时间间隔长短来增加游戏难度。儿童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双人一起玩,共同完成。儿童在与设备的互动游戏中不仅可以锻炼注意力,提高听觉、视觉的反应能力及动手操作技能。

3. 注意力训练器游戏组合:通过多彩的画面吸引多动症智障儿童的注意,对改善注意力分散有很好的康复效果。不同关卡可产生不同的手部活动能力。游戏设置为三层难度,儿童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由易到难的进行挑战。研究者在儿童通过每一关时给予口头表扬,并奖励儿童通过下一关。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要求注意力要集中,而且对于手部动作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所以这项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同时可以锻炼手眼之间的协调性。

(二) 调控身体能力的前庭觉游戏

借鉴其他专家有关的研究报告,多动症儿童实施前庭感觉训练是有效的。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对个体各种感觉信息的统整、调节注意力。多动症智障儿童由于前庭平衡不良,前庭觉不成熟,造成身体、大脑活动不稳定,形成好动现象。

研究者根据多动症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特点,大课间时间的有限性,制订针对性的方案,科学使用前庭觉训练器材。对于前庭觉有较大康复作用的感统器材主要有跳跳床、平衡木、羊角球等。配合器材设计一系列简单、有趣的个人或团体的游戏活动,让儿童以玩游戏的轻松状态下提高对身体的调控能力。

1. 蹦蹦床游戏:器材虽简单易行,但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遵循以下游戏要领,根据不同差异学生开展形式不一样的活动,拔地而起、原地高频跳、踮脚变频跳、转体跳、双脚交替跳、跳上跃下等。当儿童完成任务时,给予代币奖励或手势夸奖,以激发儿童的信心和兴趣,促进前庭觉、手眼协调机能。

2. 平衡木:属于躯体悬空位操练,可以培养儿童对自身重心的控制。关键要求注意稳定集中,才能控制平衡。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平衡能力差的儿童要从简单的平衡木行走开始。同时,对于平衡能力较好一点的儿童设置干扰因素。在儿童行走的过程中进行提问,包括儿童基本资料、生活问题或轮流数数等。经过实践观察研究,适合多动症智障儿童的平衡木活动游戏有拖步行走、交替行走、踮脚尖走、合作行走等。当儿童每完成一项活动时,要给予儿童及时的代币奖励、鼓励。

3. 跳羊角球:让儿童拍、坐、骑、跳羊角球和羊角球上旋转,听跳跃活动与口令、音乐节奏相结合,提高注意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活动案例:运送羊角球比赛

(1)研究人员讲解羊角球的玩法:双手抓住两个羊角,两脚夹住球,轻轻地蹦跳;endprint

(2)儿童个人运送羊角球比赛,比一比谁跳得快;

(3)将儿童分组,每次每组派一个成员参加,每组的前一个成员按规定的跑道将球蹦跳完成从一端到另一端交给下一个成员,最终以最后一个成员的到达目的地的先后决定胜负。

在活动中,儿童学会了玩羊角球,发展了儿童的前庭功能,提高儿童的跳跃和控制下肢的力量的能力,同时在分组游戏中培养儿童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 消耗多余精力的体能大循环活动

有了前期的平稳情绪、注意力培养的多感官游戏活动和身体调控的前庭觉训练,使得多动症智障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体能大消耗的大循环运动,为开展大课间体能大循环活动奠定了很好的先备基础,从而达到针对性、系统性、趣味性的体能锻炼目的。

本研究是在操场上有目的、有计划、有变化地投放丰富多样的体育器材,安排、组织系列活动将走、跑、跳、钻、爬等方面的动作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同层次活动环环紧凑起来,并制订相应的规则让儿童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完成循环活动。

大课间操场场地活动区域安排

本研究组成员因地制宜将活动场地分为三个区域:队列区、运球区、循环区。三个区域分别由易到难、由低强度到高强度进行。活动的规则和器械的投放都充分考虑到能够调动多动症智障儿童的积极性、趣味性、挑战性。并且三个区域的总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完成。队列区12分钟、运球区8分钟、循环区10分钟。这个时间的安排是灵活的,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满足儿童个性化的需求,适当调整运动的项目、运动的时间、运动的难度。

如:在走平衡木时,平衡感好的儿童可以抱着球小跑过去,在游戏活动过程中,部分平衡感较强的儿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活动,部分需要在半协助下完成。当儿童每完成一项活动时,给予代币奖励或针对性的口头表扬。每一项活动环节都以儿童游戏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环节紧扣。

这样不仅能够使多动症智障儿童保持注意稳定性,满足多动的本性,而且使得我们组织的大课间循环活动具有科学性、可行性、趣味性、灵活性。

四、 大课间活动策略的建议

利用大课间活动,经过两年对多动症智障儿童实施相关的策略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在实施策略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 多方配合

对多动症智障儿童的教育并不能只靠某一教师单独完成。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需要家长课后的配合巩固,需要课堂教师的积极反馈,需要儿童本身积极地参与配合。几乎所有的接触到多动症智障儿童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大家的帮助下携手共进。

(二) 多种游戏方式的同舟共济

大课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时间段(上午9:00~9:30),能够很方便地组织各个不同班级多动症智障兒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研究者在安排活动策略上不断地调整、实时反馈、调整策略,形成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大课间活动方案,有利于改善儿童的核心障碍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多种游戏训练活动的同舟共济,更有效地帮助多动症智障儿童减少多动行为、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 增强自信心,强化自我概念

多动症智障儿童因自身障碍问题,在课堂上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小动作多、常常受到批评,学习成绩差,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包容,往往会产生自卑、抵触心理。在活动过程中,将目标细化、容易化,让儿童获得积极感受,体验成就感。利用代币制强化适应性行为,不断地鼓励多动症智障儿童有意识控制问题行为的发生,超越障碍提升自我概念。

参考文献:

[1]陈彩琦,李鑫.多动症的心理研究与矫治[M].广州:暨南出版社,2012.

[2]毛颖梅.特殊儿童游戏治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3]王和平.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玉芳,李彬彬.绘画对多动症儿童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7,(3):82-187.

作者简介:

冯丽春,福建省长乐市特殊教育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智障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房子犯了多动症
浅析如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
儿童多动症治疗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