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一年级小学生初学跳绳的门径

2018-01-31吴虹王海源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小学生

吴虹+王海源

摘 要:跳绳是一种体育游戏,也是广大青少年儿童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我国在充分考虑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将跳绳列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升学考试中的必测和选测项目。让初学乍练的小学生将生涩的跳绳练习化为一学就会的动作技能,被视为是一种了不起的体育启蒙教育教学成就。

关键词:小学生;跳绳特点;制约因素;学练门径

一、 儿童跳绳的特点及标准

儿童阶段是人体器官和体能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锻炼身体对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至关重要。跳绳运动对舒展孩子们的好奇心所求、发展身体素质,以及促进儿童的青春活力、健康人格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儿童跳绳的特点

跳绳是一项把跑、跳与欢快、活力结合到一起的体育运动,可为孩子的运动思维、运动情趣、运动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等早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1. 健康说 学校鼓励儿童通过各种各样的身体活动方式来练习和掌握运动技巧很重要,但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作用是有所区别的,如快走、慢跑、跳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伸展活动可以发展柔韧性;俯卧撑、仰卧举腿可以发展力量。只要能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能使全身得到活动,便可影响健康。也就是说,体育与儿童的健康关系密切,对促进孩子们的骨骼发育和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2. 体育说 跳绳需要儿童具有有较好的跳跃能力,眼、手、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较好的耐力和灵敏素质。或者说跳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们的综合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跳绳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等;跳绳练习的动作多姿多彩,有单足交互跳、双足跳、跑跳等。是一项把跑步、跳跃、欢快和舞蹈的优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体育运动。积极地参与跳绳练习,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快速生长和健康发育。

3. 健身说 跳绳具有器材简便、受场地影响少、携带方便、易学易练、锻炼效果明显、练习安全性高等特点,是一项适合儿童锻炼的有氧运动。跳绳练习不但能改善孩子们的双脚运动能力,强化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各关节周围的肌力,还能使其全身的协调性、灵敏性得以提高和心、肺功能的增强。此外,跳绳练习的时空宽泛、不分季节,春夏秋冬都可以练,且无室内、户外之分,一块空地就可以练。为此,跳绳被学校、家庭、孩子们视为一种时尚的健康运动。

(二) 小学生跳绳的标准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标准涵盖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定标准,合理地划分了各年龄组,规定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诸如,标准将小学一二年级组的测试项目分为三类,身高、体重为必测项目,其他两类项目均可选测一项。其中,第三类测试项目包括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占评价分值的40%。从小学体育活动的现状看,多数小学一二年级都把跳绳列为首选项目。之所以选择跳绳,其一跳绳是一项锻炼全身的运动项目,能够发展儿童较好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和跳跃能力;其二跳绳评分标准全面、适中,男女生区别。如小学一二年级男生跳绳评分标准:(1)优秀为99次-109次/1分钟,分值为90-100分;(2)良好为59次-93次/1分钟,分值为75-87分;(3)及格为17-52次/1分钟,分值为60-72分。小学一二年级女生跳绳评分标准:(1)优秀为103次-117次/1分钟,分值为90-100分;(2)良好为87次-95次/1分钟,分值为75-87分;(3)及格为17-80次/1分钟,分值为60-72分。可以说,跳绳的评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学校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的好帮手,它主要以促进儿童体质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激励小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为手段,让孩子们尽快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使身体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 影响儿童跳绳的因素

跳绳运動在我国全日制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的十分普及,已初步构成了儿童青少年阶段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全日制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但体育课要学、练跳绳,还要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进行测验、考试。为此,小学生初学跳绳时主要还应以学会“跳”为指向,以达到及格等级的成绩为目标。

跳绳动作看上去并不复杂,跳绳时脚跳离地面,让绳子通过即可。对初学跳绳的小学生来说,有的一看即会,有的怎么也跳不好,越跳越无趣。透过小学体育活动我们观察到总有一些孩子跳绳时无论怎么跳也跳不好、跳不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了孩子们的跳绳练习呢?为此,我们将影响小学生初学跳绳的主要因由归纳为以下几点:(1)不知如何选绳,绳子长了绕不成圈,绳子短了碰头绊脚而影响跳绳。(2)不知如何甩绳,有的以肩为轴挥臂甩绳,绕圈太大易疲劳;有的两臂张开甩绳,绕圈太小既碰头又绊脚易停顿;有的一腕绕动一腕不绕动甩绳,身体过于倾斜易中断。(3)不知如何跳跃,有的脚跳起离地面太低易脚绊绳,有的跳起离地过高易动作失调;有的跳起后两腿弯曲度过大或落地下蹲过深易劳累。(4)不知如何呼吸,有的大口喘气,有的憋气而难以持续跳下去。(5)缺乏信心,怕别人讥笑而远离跳绳。梳理发现,致使一部分儿童初学跳绳出差错的主要病症在于运动功能不太协调、动作显得笨拙、注意力不集中、连续跳(双足、单足跳)的能力比较差等。这些差错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儿童的感觉系统和能力失调有关,如有的孩子只会做双脚或单足跳而不会配合甩绳动作,有的孩子只会做甩绳动作而不会配合双脚或单脚跳。这种有力气使不出来或动作不一致的现象主要是他们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鼓励儿童多参加身体活动,自由玩耍与有组织的活动相结合,让他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前庭器官、本体感觉等都参与到运动中去,以此来达到提高儿童的统合感觉系统协调活动的目的和动作协调统合的能力。endprint

事实表明,虽说跳绳被视为机械重复同样动作的练习,但要想跳得好,跳得多,取得好成绩,则须练习要科学、方法要得当。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跳绳氛围,让他们逐渐地喜欢跳绳,越跳越有趣。

三、 儿童跳绳入门训练

跳绳练习对于初学乍到的小学生来说,主要以直观教、模仿练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综合身体素质和运动潜力。也就是说,儿童的跳绳练习方法和量值得关注,在跳绳练习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正确姿势、正确动作的形成,提高跳绳的练习效果应以跳绳入门训练为切入点,以培养锻炼习惯为取向。

(一) 初学跳绳的要略

其实,跳绳并不是简单指导儿童学会某个动作,而是让他们充分体验带给他们各种感觉的活动,进而学会跳绳、喜欢跳绳。要实现这一目的,除了重视学校体育中的体育锻炼,更要提倡生活中的体育锻炼。

学校跳绳练习是指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练,以教会学生跳绳的动作为目的,并解决跳绳“四会”的问题:(1)会选择跳绳:跳绳前,选择跳绳的长度和重量以感觉舒适为好。丈量跳绳长短的方法是: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以一脚踩住绳子中间,两臂屈肘将小臂抬平,绳子被拉直便为适合的长度。建议初学者先选择较长一点的绳子,因摆动幅度大可减缓运动的速度;待动作熟练后再缩短绳子的长度,并增加运动的强度。(2)会正确的跳跃:跳绳主要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不要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跃起时身体呈自然弯曲姿势,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跳绳中呼吸要自然有节奏。建议初学者双足跳起距离地面3厘米上下为好,跳速缓慢不宜快。(3)会正确的甩绳:向前甩绳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外展,以手腕发力做外展内旋运动,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每甩绳一次(绳子从地面经身后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绳子转动的速度和手甩绳的速度成正比(甩绳动越快,绳子回旋越快)。建议初学者甩绳不要过高、不要过快,保持好平稳的节奏为好。(4)会调控呼吸,跳绳节奏慢时,呼吸频率为连跳3-5圈一呼一吸;跳绳节奏快时,呼吸频率为连跳2-3圈或跳1圈一呼一吸。

生活中的跳绳练习是指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玩、练,以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目的,并对家长提出了以下建议:(1)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爱运动的榜样,带动孩子享受跳绳的乐趣,创造一起“玩”的机会。(2)制定一个跳绳练习的时间表,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运动量就足够了。(3)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跳绳,以满足孩子的运动兴趣和需求。(4)减少电视、电脑时间,变为运动游戏时间。此外,一年级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间操结伴进行跳绳练习,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二) 初练跳绳的方法

跳绳的方式很多,有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等。跳绳动作变化多样,可以走步单腿跳,也可原地双腿跳;有跳一下甩绳1圈的,也有跳一下甩绳2圈的,还有跳一下双臂交叉甩绳的等。儿童初学练习跳绳的动作主要以单人双足跳或单人单足跳为主。

面对不会跳绳的孩子可采用以下练习步骤进行:(1)徒手跳绳,即手不持绳以徒手做双腕绕动、双足踮地跳的动作。要求:跳一下甩绳1圈。空手跳绳的好处在于不会因为“绳”绊脚而浪费时间,更不会因为“动作”不协调而使自己失去热情。(2)持绳练习,做跳一下甩绳1圈的练习。要求:跳绳时,脚跳离地绳子能通过即可。重点体会跳一下、甩绳1圈的感觉,并渐趋提高跳绳的能力。(3)定时跳绳,即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跳绳练习的方法,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也可1分钟等。要求:跳绳动作停顿后仍需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练习。坚持练习熟能生巧,既能培养兴趣,又能增强信心。(4)计数跳绳,即不限定跳绳的时間,但要跳到规定的数目。要求:跳绳动作无论是否停顿都须按照规定的数目完成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儿童双脚或单脚连续跳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单足、双足踮脚尖“提踵”等辅助练习来增强踝关节的韧性和力量,对跳绳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综合跳跃能力也有一定的推助作用。

综上所述,跳绳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跳绳活动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延伸,旨在促进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普及,吸引他们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走向运动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事实表明,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将学校的跳绳练习与校外跳绳的练习相结合,不但能提高小学生的运动能力,锻炼孩子的体魄。又能增加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养成锻炼的习惯。两者兼顾,同步发展,对孩子们的一生健康有利。

四、 结语

随着小学体育教育的深化发展,在诸多素质中儿童的身心素质是启迪心灵、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的风向标和助推器。跳绳练习是一种最方便、最廉价、最快乐的一种体育活动和生活方式,对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十分有利,不仅能健全儿童的体魄,还能健全儿童的精神。这既是小学开展跳绳活动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普及小学生跳绳练习和增进健康的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M].中国法制制出版社,2007.

[2]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全民健身你我同行[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