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

2018-01-31余彩凤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数学情境数学问题数学教育

余彩凤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国际数学联盟,国际数学家大会等国际性数学组织浮现在公众视野中,关于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也不断受到数学教育家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情境;数学问题

一、 前言

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合理高效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 数学情境及数学问题概述

(一) 数学情境

(1)数学情境是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环境。

(2)良好的数学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们对所学的抽象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表象,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数学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攻克数学难题,建立自信心;甚至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数学问题

(1)希尔伯特提出,“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爱因斯坦也曾明确表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可见,数学问题在整个数学发展历程中扮演的角色之重。

(2)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带领学生获得新知识,是通过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不断带领同学们对我们课堂上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或小组讨论,进行启发式教学。

三、 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一) 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数学情境

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多经历“猜想—证明”的问题探索过程,让学生们主动践身与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让学生们能够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或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断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二) 以数学知识为基点创设数学情境

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以及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建立其相关联系,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關,学会运用数学的概念、原理、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三) 结合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创设数学情境

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的引导者、合作者以及促进者的角色,把数学的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性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符合数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学习进程,符合学生学习的心里顺序和接受学习的程度,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根据学生思维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儿童2~7岁,处于前运算阶段,典型的特征便是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到了儿童7~11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时,他们的认知结构已经具备抽象概念。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特征,合理选择有利于学生们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比如,我们对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教学时,我们可用生活中具体的实物来代替数,用一个苹果代替1,用三颗糖果代替3等进而进行算式演算,将抽象的学习具体形象化,从而让学生对所得的运算结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五) 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维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多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们深入专研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数学问题的本质上,逐渐向纵横发展,使学生获得系统、清晰的认识;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在给学生创造条件时,应充分利用教材和资料,在同学们现有数学知识的水平基础上,设置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行为,从而解决问题,不能脱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原理之外,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

四、 数学问题提出策略

(一) 借助数形转化提出问题

“知其然,不如知其所以然。”我们在“分数乘分数”的教学时,这样提出问题:小区铺一块绿地,每小时铺这块地的三分之一,那么,半小时后铺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我们把算式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们以后做到同性质的数学题时,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表象,不会觉得数学知识的深奥与空洞,有效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二) 借助归纳法提出问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我们在进行“负负得正”的运算法则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归纳法,提出问题:(-4)×(+3)=-12;(-4)×(+2)=-8;(-4)×(+1)=-4;(-4)×(0)=0;(-4)×(-1)=?;(-4)×(-2)=?。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进而发现问题,带领同学们一起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对“负负得正”的运算法则有更加深刻形象的体会与理解,并且更好地运用。

(三) 借助类比法提出问题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类比导入法简洁明快,同时能够高效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与顺向迁移。比如,我们在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类比。

五、 结语

今天,我只是在这里浅谈了一下关于数学情境和数学问题两方面的内容及一些课堂教学上的基本方法,但是,教育是没有止境的,我们既要结合前人的经验,又需要自己不断去实践和探索,从而找出更加完善的教学方式,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概论》.第三版.

[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张斌贤,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情境数学问题数学教育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情境的创设
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运用数学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