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2018-01-31胡燕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胡燕

摘 要:高中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如何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出现。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目标都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语文水平。“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可以给现阶段教学工作提供关键的参考和借鉴,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一、 引言

对分课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获得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机会。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如何具体开展需要有很多注意的地方,如何能获得更完善的优化和创新也是目前教师们需要重点考虑的。本文通过对分课堂的本质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实施方式和框架,为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二、 对分课堂产生的原因和现状

我们从近年来的高校课堂当中,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问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逃课的情况。且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教学工作本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仍然习惯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显得非常枯燥,因此课堂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讲授,学生在课外学习,这是一个相对分离的过程,学生也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不能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结合传统课堂的缺陷,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也被提出。

三、 对分课堂的具体内涵

对分课堂本身是基于大学课堂而设计的,强调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二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换而言之,对分课堂的本质是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这让我们联想到了之前提出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两种模式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翻转课堂的内容虽然可以让学生获得基本信息,但课后学习缺少互动,只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相比而言,对分课堂的优势会更加显著。

目前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在教授完知识后,让一部分同学根据指定的案例,结合理论知识来收集一些资料,并且将其做成课件,然后进行展示。通过这种展示,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内容,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会主动融入学习的过程当中。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起源于大学课堂,但是其优势也说明可以在高中课堂中推广使用。

四、 对分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对分课堂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并且结合对分课堂的理念,创新和鼓励探究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习。

(一) 核心素养教学

核心素养其实就是让学生具备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虽然是一门偏向于理论形式的学科,但是其本身的内涵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核心素养教学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关键。对于语文涵养的体现,离不开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很多语文的知识点在表面看起来可能难度非常大,非常抽象,但是通过一些问题,就可以降低难度,且问题分析后得出结果的重要性也远远高于直接看书,并且语文知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学生主动学习之后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让学生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需要做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好各种问题,让他们在问题中探索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结合对分课堂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某一个部分进行情景描述,并通过问题设置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对国民党的卖国政策进行了严厉批判,并且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认为需要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从我们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思想,且文章本身也浅显易懂。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向可以围绕文章的整体思想,并让他们自行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思想本身也受到列宁思想的影响。文章作于1934年,此时正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开展的阶段,但是很多文人对于文化的态度却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提问,为什么文章中会使用“昏蛋”、“废物”这种类似的词语呢?不妨创设一个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的角色,代替任务来进行思考,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文化背景,最终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实际上文章虽然是以拿来主义为标题,但是一开始描写的却是“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等,看上去和文章中心思想偏离,而这正是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大家的特点所在。所以学生也可以先对这些思想进行分析,并思考为什么这些思想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而探索出的问题越多,就可以越衬托出“拿来主义”的优势和重要性。同样,这也是文章整体思想表达的需要,读者也能恍然大悟地了解本身的写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不难看出这种模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能够融入情景,感受情景,在情境中进行探究,对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对分课堂的优势所在。

(二) 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目标。而近年来我国的各学科也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工作,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中语文教育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另外,高考制度和内容的改革也让传统教育的弊端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出来。所以现代高中语文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具有逻辑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于语文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对分课堂的其中一点也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交流的形式,让教师能够获取学生最客观的想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有个性,都有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展开针对性教育,不强求必要的升学率,而重视成才的重要性,展开素质教育。例如在学习到“咬文嚼字”这篇文章时。实际上这篇文章也反映了现阶段的学习模式。很多人对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明显意识不足,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更加缺乏重视。此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强调了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而作为教师也可以对此和学生進行讨论,并发表不同的看法。最终,教师可以进行归纳,即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任何见解、任何名人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发表新的见解。可以看到这种思想观点对于学生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是开展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 深化思考学习

对分课堂的重点在于思考和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深化思考的过程,除了分析和讨论之外还可以进行模拟。语文本身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不同的思考模式。现代文的学习更加注重文章内涵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古诗词的学习除了表达手法外还需要考虑到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现状;文言文的学习则重点在于字词的运用技巧等。当学生能具备这种学习理念时,也能将学习变得多样化。在教师进行课堂知识讲解之后,学生也应该始终贯穿着思考的过程,教师也可以激励学生,让他们去主动探究和思考,并不断突破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实现能力提升。

五、 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所以作为教师,也需要正确认识对分课堂的内涵,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真正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位,培养更多具有语文素养的优秀人才。而对分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与翻转课堂等模式相比,对分课堂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值得进一步尝试。

参考文献:

[1]陈瑞丰.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15(03):71-74.

[2]陈家胜.高中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0):15-18.

[3]孙丽平,田爱香,贺民.“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J].菏泽学院学报,2016,38(06):106-110.

[4]沈洁,赵加春.我说“张力课堂”——浅谈语文“双本位”课堂教学[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7,02(01):49-51.

[5]石梦希,马婧.“对分课堂”——师生角色多元化的探讨[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6,01(08):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