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以海南大学为例

2018-01-31李丽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

李丽

摘 要: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教育,将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相结合,在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激发大学生胸怀感恩、乐善好施,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海南大学感恩励志教育为例,通过了解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总体开展情况、主要特点,同时借鉴国内外高校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感恩励志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感恩励志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的需要,是为人处世的起点,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是一个人品行修养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感恩励志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一、 海南大学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现状

1. 差异性

如今在中国,正在读书的大学生的主体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家庭富足的还是家庭贫穷的,父母和家人都会倾尽所有来抚养和支持自己的孩子。独生子女有些时候的做事方法和原则在我们看来都显得特别“自我”与“自私”,遇事不管不顾,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与想法,养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等不好的品质。所以导致当今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中心和焦点,当他们在面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完全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社会的整体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当代大学生的内心非常善良,充满了无限的爱。每当祖国遭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临危不惧,自发组成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不远万里地前往灾区现场救人帮忙,还有的大学生自发为灾区同胞们慷慨解囊,募集善款;每当在大街上看到可怜的流浪者的时候,他们也会奉献出自己原本就不多的零花钱;每当在路上看到流浪的小猫小狗等动物时,他们也会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些平时默默奉献的善举都充分说明了当今大多数大学生的本质是纯洁和善良的。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不同,使他们具有独一无二的情感体会,这些最终都会导致他们对感恩励志的认识与正确的感恩励志之间存在差异性,这份差异性也是我们道德教育所需要改变的现状。

2. 淡薄性

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强烈,责任观念薄弱,依赖思想较严重。因为从古至今,中国父母的想法比较传统,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能够学有所成,高人一等,以致于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分依赖家庭,依赖父母,一离开家庭就不知道如何生存,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只会怨天尤人甚至过度逃避。家人的庇护与宠爱让他们都错误地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使他们没有关心爱护他人的观念,成为只知索取却从来不知感恩的冷漠一代。

在学校教育方面,一直以来,中国的学校往往最关注的是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也就成为了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标尺,从而在这一标尺的衡量下会一定程度地削弱教育的育人育才功能。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努力拼搏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考中取得成功,步入大学后,接受更多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求职就业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相对薄弱。

3. 艰难性

如今,随着计算机时代和信息浪潮的不断加强和推进,先进的网络环境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东西,搏斗厮杀的网络游戏,低级庸俗的网聊,各种负面事情的报道,明星的八卦新闻,朋友圈不恰当的言语、表情和图片的发表,对奢侈富贵生活的追求,拜金主义的思想如此强烈等现象都极大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同时,感恩励志缺乏足够的尊重和认可,真善美的道德标准被颠覆,道德价值的悖反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这些都会导致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感恩励志意识浅薄,价值判断模糊不清,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感恩励志教育,是无比艰难的。

二、 国内外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经验借鉴

1. 国内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经验借鉴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和海口市“双创”活动的背景下,海南大学这个最南端的211大学正在进行着最贴合于学生生活的感恩励志教育。

海南大学每年举办“十佳励志大学生”评选活动,在校园里寻找品学兼优、积极向上、容忍坚韧,并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孝顺父母、感激老师、帮助同学、感恩社会、报答国家的优秀大学生,他们无一是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楷模和精神榜样。海南大学每年都会让在思源礼堂或者学院会议厅播放“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让每个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人间的大爱,心灵得到了洗礼,道德得到了升华。海南大学每年号召各学院开展“善行一百”活动,通过让爱心志愿者走出校门募集善款的方式,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海南大学每年开展“爱心宿舍”活动,学生们自愿捐献自己不常用的东西,爱心志愿者亲自到宿舍进行收集与分类,然后集中拍卖,将拍卖所得的全部善款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此外,艺术学院的“艺术零距离”志愿服务队,已经连续5年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乡中心小学开展艺术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海洋学院已连续多年开展东昌小学帮扶与支教活动,每年都会募集善款给农民工子女送温暖……感恩回报的路上他们从未停止!

2. 国外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经验借鉴

西方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他们无一不倡导学生要感恩励志。苏格拉底作为西方道德哲学的开创者,他毕生追求永恒不变的美德,“美德即知识”是其教育思想的经典。他认为,美德是“善”的开始,善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需要通过“教育”才能提升人的精神修养。柏拉图则追求“灵魂的不朽”,他借助于宗教影响力,利用灵魂不朽和轮回转世的思想,加入善恶报应,灵魂审判的神话和宗教教义,引导人们求善、行善。

三、 高校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实施对策

感恩励志教育要取得明显的效果,需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由浅及深的层面,营造积极进取的感恩励志氛围。

1. 发挥家庭引领示范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之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要想让子女胸怀感恩、励志成才,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会让孩子耳濡目染,因此感恩励志教育以家庭为单位,以父母为核心,充分发挥家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感恩励志教育取得实效。

2. 完善课上课下联动机制

感恩勵志教育若要取得显著的成果,高校必须全心致力于美好校园环境的打造。这就要求:一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教学优势,着重以实践为主,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胸怀感恩、砥砺成才;二要充分发挥班级、院级以及校级各个学生机构的宣传与动员作用,利用各种有意义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3. 创新感恩励志教育载体

感恩励志教育若要取得显著的成果,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个大平台。政府应加大感恩励志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宣教功能,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新闻、宣传榜样人物的感恩励志先进事迹等方式引起大学生的关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激发对社会的感谢之情,进而将感恩意识和榜样力量化为感恩励志行动。

参考文献:

[1]罗洪铁著.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谢晶造.展望新人类——全球化与青年价值观的演变[J].青年研究,2001,(03).

[3]黄敏.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探析[J].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

[4]姚娇娜.大学生励志感恩教育的当代价值[A].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时期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