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硕士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2018-01-31陈银秀白乔林涛林平林丹红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规培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 陈银秀 白乔 林涛 林平 林丹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福州 350122)

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即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两条途径相互衔接,形成规范、连贯、完整的医学教育模式。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过程,需要在各个培养环节上实现紧密衔接、相互融合。作为一种新型中医教育模式,由于实践时间不长,教育与培训衔接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了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实现全方位无缝对接,确保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及我省各研究生规培基地的调研,结合本校开展的衔接工作,探究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研究生课程和规培过程中医药特色削弱问题 研究生与规培衔接后,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明显减少。据调研,规培衔接后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大约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研究生一入学即进入临床参加规范化培训,课程全部采取周末及晚上授课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如安徽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第二种模式是集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校参加理论课程学习(如山东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第三种模式是提前到暑假期间上课(如贵阳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不少学校集中上课时主要上公共课程,而专业课都在研究生临床轮训过程中由各基地承担,同时不少中医药特色课程因没有充足的时间而有不同程度地削弱。

我们在调研时,研究生们反映,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在接受标准化训练过程中,中医特色容易受到削弱。研究生在病房学习,看到病人诊治大多用西医西药,中医中药多半充当“调理”或点缀而已。施晓芬等[1],杨志海等[2]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后,在临床实践时中医药特色被削弱的问题。

1.2 研究生专业弱化及培训基地不足问题 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来看,中医住院规范化培训未按照专业进行设置,前两年进行通科培训,第二阶段才体现专科培训。研究生在入学前已确定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如果完全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来轮转,会使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培养特色无法充分得到体现,各专业的研究生对本专业的科室学习时间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多病种甚至没有实践机会,这种专业弱化可能对毕业时的求职造成不利影响。

福建省目前共有13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6家(包括个别县市级医院),综合实力及中医力量较为薄弱,临床带教特别是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规培容量小。部分规培基地,如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省二人民医院和厦门中医院等,招收参加规培的研究生数已经超出了医院的容纳量,出现规培生扎堆现象。而一些综合性医院(如福建省立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因实力雄厚,病种多,学生动手机会也多,中医临床带教及导师力量也不弱,一直以来都是我校研究生重要的实践基地,衔接后却因为这些医院不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而无法安排中医硕士研究生前往实习。

表1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专硕参加规培情况表

1.3 规培过程管理不规范和考核体系不完善问题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基于临床能力的实践是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为高层次中医药临床人才的必经之路。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训练的过程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刘洁[4]认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面临着多头管理,协调困难的问题。我校研究生衔接后,发现不同的规培基地对规培过程的管理有不同模式,有些规培基地由科教科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而规培管理工作又由医务科负责管理,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如果处理不好,也有可能在临床训练过程管理中出现双方都不管的空白区。我校在衔接后曾出现个别基地所在地区卫生计生管理局对政策不够了解,未审核通过研究生提前到一年级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报名,有的基地还存在研究生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但不予注册等各种问题。

临床能力考核包括出科考核、阶段考核、中期考核和结业考核,贯穿于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是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关键。在衔接之前的研究生临床能力培训出科考核中,经常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科主任常碍于导师情面在研究生临床培训手册中打的分数较高,没有组织统一的考核,轮转时间一到就顺利出科,未曾出现因出科考核不合格而延长轮转时间的现象。规培过程管理和考核体系是否完善,成为保证衔接后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

1.4 导师对衔接的支持度不高和导师不足问题 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在研究生的业务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衔接后,研究生无论录取的专业(二级学科)是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还是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第一阶段均按《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要求,在各科室轮转,与导师接触较少,在本专业方向临床实践时间不足,而大多数学校要求研究生第三学期举办开题报告会,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的压力增大;同时不少导师均有自身学术上的压力,需要研究生帮助一起完成科研课题研究,而研究生在各科室轮转,无法很好地投入科研工作。以上各种因素导致部分导师对衔接的支持度不高。

衔接后,为保证导师对研究生的有效指导,我校规定规培基地的导师方可招收中医专硕,而一些综合性医院(如省立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导师将无法再招收中医专硕,从而出现可招收专硕导师少,学生多的矛盾,个别导师甚至一年就招收了7-8名中医专硕。师资不足引起一师多生的现象,使师生之间缺乏密切联系,研究生缺乏导师直接具体的指导。

2 提高衔接后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2.1 构建中医药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师承培训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后,为体现中医药特色,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重视中医药专家的经验总结与传承。为了构建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我校非常重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总结与传承,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建设,组织临床经验丰富教师结合临床案例对中医经典文献进行解读,有计划邀请省内外名老中医或名家为研究生开展“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系列讲座,增强研究生对传统中医药的信心,强化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为研究生奠定较为厚实的专业基础。另外,在专业经典理论方面,设置《研究方向与专业经典古籍》课程,由导师结合研究方向,辅导、检查和督促研究生读经典,做临床。

师承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式,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每周半天的跟师门诊学习要求。在非跟师期间,也应为研究生配备得力的中医带教老师。

2.2 强化专业方向,利用综合性医院资源补充基地 为了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衔接后,应借鉴研究生培养经验,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临床轮转时间。林芳冰等[3]提出通科培训需兼顾学科背景,专科训练需突出特色的建议。我校制定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暂行办法》,做出了研究生在规培过程中可根据专业方向做最多不超过3个月的适当调整的规定,以强化研究生专业方向。

为缓解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不足问题,建议由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等相关传统科室,联合申报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或者允许中医规培基地的研究生外出到更高等级综合性医院参加3-6个月实习。

2.3 规范临床训练的过程管理,完善考核体系 协调学校和规培基地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规培基地的积极性,规范临床训练的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研究生院在研究生过程管理中起到监管、主导作用,不少高校专门成立专业学位培养办,制定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管理办法,督促基地认真按规培细则制定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工作,组织专家、学院管理人员不定期对研究生临床轮转过程进行抽查。另外,将研究生参加临床培训的情况与奖助学金评比挂钩,制定良好的激励机制。

如何改革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的方式和方法,使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力考核相衔接,成为提高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衔接后,因为所有中医专硕需具备同质性,因此建议以统考形式组织出科考核,如一个规培基地每半年组织一次各科室统一的出科考核,即无论研究生何时出科,均在相同时间参加已轮转科室统一的出科考核。如果出科考核不合格,可以补考,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规定,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所有出科考核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

2.4 提高导师对衔接的支持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提高导师对衔接工作的支持度,让导师成为衔接工作的践行者和支持者,才能保证导师对研究生的有效指导。为增强导师对指导研究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建议将临床教学列入职称评审等的必须条件,适当

减轻导师的临床任务等。其次,必须加强对导师的培训,特别是向导师传达新政策,宣传国家实行衔接的意义,衔接后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面的优势及衔接能缩短高层次临床医师培养进程等,以得到导师的理解和支持。另外建议考虑导师专业学位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同时兼招,以缓解导师的学术压力,同时加大参加规培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经费支持,以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适应衔接,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对规培基地临床医师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参加全国性统一培训,或有计划安排访问进修,提高专业化的指导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在导师遴选等政策上对他们进行倾斜,让他们尽快成长,成为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以充实导师队伍。随着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生不断增多,规培基地各临床科室如何构建导师组,发挥团队作用,实现有效地临床指导也是值得探讨的。

[1]施晓芬,黄平.构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2):51-53.

[2]杨志海,刘红旭.对“专硕”与“规培”并轨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中医药,2015,34(9):751-753.

[3]林芳冰,高颖,李雁,等.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J].中医教育,2014(6): 48-49.

猜你喜欢

规培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