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事业建设发展研究
2018-01-31张勇
张 勇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长沙 410073)
新中国建立初期,内蒙古农村牧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广大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为了满足农村牧区精神文化需求,在周恩来、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心重视和组织领导下,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于1957年6月在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历经60年光辉发展历程,乌兰牧骑已经由创建初期的2支队伍21名队员,发展到今天的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长期以来,他们活跃在自治区的千里草原、茫茫戈壁,坚持为农牧民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农牧民身边,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农牧民心中,为促进自治区民族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作出了独特贡献。在服务基层农牧民的同时,乌兰牧骑还先后两次开展全国巡演,多次走出国门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为中华民族文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
一、乌兰牧骑发展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乌兰牧骑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从诞生之日起,乌兰牧骑就得到了党的巨大关怀,注入了鲜明的红色基因。毛泽东同志曾3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周恩来同志12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并希望“保持不朽的乌兰牧骑称号,把革命的音乐舞蹈传遍全国的土地上,去鼓舞人民”;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题词:“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牢记党的嘱托,始终坚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理想信念,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从内蒙古农村牧区环境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以机动灵活的服务方式、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农村牧区的巨大变化,歌唱农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把党的声音传遍内蒙古大地。正是因为有了党的正确领导,乌兰牧骑才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是乌兰牧骑永葆活力的本质原因。
乌兰牧骑始终把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作为建队宗旨,生动诠释了“人民的文艺”的本质要求。为了创作适应群众需求的文艺节目,他们在农村牧区火热的生产生活中发掘题材,从草原传统文化和原生民间艺术中借鉴传承,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乌兰牧骑艺术风格。为了适应农村牧区地幅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客观区情,他们逐步探索出“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建队方针,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做到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有演出,开拓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沉淀为根植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乌兰牧骑文化品格。为了保持和加深同农牧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他们在创作演出之余广泛开展送医药、送科技、文艺辅导、结对互助等活动,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60年来,自治区各支乌兰牧骑累计创作演出1.3万多个节目,累计行程130余万公里,演出36万多场次,观众总数达2.6亿人次,创造了自治区乃至全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坚持培养人才、锤炼作风,是乌兰牧骑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乌兰牧骑以服务农牧民为职能使命,以一专多能为业务要求,以草原牧区、田间地头为演出场所,这些特点对队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业务技能水平和意志品质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各乌兰牧骑自觉把艰难困苦作为锤炼品质、锻炼队伍的最好老师,通过新老队员传帮带、各专业演员互相教等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着不朽的乌兰牧骑精神,一项一项弥补了各自的业务短板,使乌兰牧骑成为内蒙古民族艺术人才的金色摇篮、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基地。60年来,培养了德德玛、拉苏荣、图力古尔、牧兰、金花、道尔吉仁钦、巴达玛、达日玛、那顺等一批德艺双馨、享誉草原的名师大家,创作出《顶碗舞》《牧民的喜悦》《彩虹》《鄂尔多斯婚礼》《牧人浪漫曲》《筷子舞》《翔》《炒米飘香》等众多各族人民耳熟能详的优秀文艺作品,有力推动了乌兰牧骑的成长进步和自治区民族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坚持服务基层和开展文化交流相结合,是乌兰牧骑扩大品牌影响的有效途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乌兰牧骑在服务基层农牧民群众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其独具特色的文艺作品和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逐渐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乌兰牧骑迈出了走出草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时代步伐。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国家文化部组织3支乌兰牧骑分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乌兰牧骑第一次走向了全国,受到了各地人民的普遍称赞,并形成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此后,全国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小分队灵活机动的表演方式成为当时中国大地上的一道风景线。2002年,乌兰牧骑开始了第二次“全国行”活动,组建2个队分赴18个省市开展巡演,再次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新时期乌兰牧骑的风采。1974年开始,乌兰牧骑开始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巡回演出,讲述了草原故事,促进了文化交流,传递了信任和友谊,乌兰牧骑的品牌形象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是乌兰牧骑成长壮大的有力保障。
一直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都是乌兰牧骑建设发展的强大后盾。在乌兰牧骑首创之初,根据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乌兰夫同志的重要指示,自治区文化局于1957年5月27日颁布了《乌兰牧骑试点计划》和《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对乌兰牧骑的性质、任务、活动原则和活动方法做了明确规定,为乌兰牧骑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1985年8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布《乌兰牧骑工作条例》,为乌兰牧骑工作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发出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旗县乌兰牧骑为公益一类科级事业单位”,强化了乌兰牧骑的公益属性和职能定位。自治区各盟市、各旗县区也分别结合本地区实际和乌兰牧骑建设需求,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了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乌兰牧骑发展现状
一是在机构设置方面。全区现有75支乌兰牧骑队伍,其中包括71支旗县乌兰牧骑,3支盟市乌兰牧骑,1支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形成了以旗县乌兰牧骑为主体、盟市乌兰牧骑为骨架、自治区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为龙头的三级乌兰牧骑布局体系。全区现有60支基层乌兰牧骑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4支基层乌兰牧骑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机构规格上,3支盟一级乌兰牧骑中,兴安乌兰牧骑为副处级,锡林郭勒乌兰牧骑、阿拉善乌兰牧骑为正科级;其余旗县乌兰牧骑有21支为科级,50支为股级。
二是在财政保障方面。一是建立了经费投入长效机制。2014年,自治区设立了乌兰牧骑基层惠民演出补贴奖励经费1660万元,惠民演出专项补贴每年20万元,并对惠民演出工作成绩突出的乌兰牧骑进行再奖励,多数盟市、旗县也相应设置了专项补贴,有效提高了惠民演出服务的总量和质量,进一步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实现自治区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全覆盖。二是大力改善演出设施。各地加大财政投入,办公场地、排练场地、演出场地得到了极大改善。2017年,自治区财政拨款5250万元采购75辆大巴车保障下乡惠民演出,解决了下乡演出“无腿”的问题。
三是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强化人员配备,积极落实队员待遇。目前,全区基层乌兰牧骑共有3119名队员,其中正式在编在岗的人员有1828人,占乌兰牧骑队伍总人数的58.6%;聘用人员有1291人,占乌兰牧骑队伍总人数的41.4%。多地广开渠道吸纳区内外优秀的艺术人才,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的形式招聘编外人员,编外人员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培训机制。初步建立了全员轮训长效机制,3年间全部队员都能参加为期半年的轮训班;自治区政府积极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了针对编导创作、一专多能等方面的培训。三是探索建立退出机制,妥善安置老队员。一些地区在核定编制数不变的情况下,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把连续工作15年以上的专业舞蹈演员安排到社区服务中心、文化馆(站)、非遗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对口事业单位,并保留了原有的职称待遇。
三、新时代乌兰牧骑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不断推进,为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农村牧区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别,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村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信息社会使基层文化需求多元化、需求标准高质化,对乌兰牧骑的演出、宣传、辅导、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乌兰牧骑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亟待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一)队伍建设面临挑战。
一是各地乌兰牧骑普遍存在人才匮乏问题,特别是编导作曲人才、年轻尖子演员和一专多能演员缺乏,难以带动乌兰牧骑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二是人员进出渠道不畅,人员老化现象凸显。目前的乌兰牧骑从业人员主要由编制内人员和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构成。编制内人员存在老队员、尤其是职业年龄较短的舞蹈演员退出机制不健全、年轻队员进入和晋升渠道不顺畅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反映与商业性文艺院团相比,乌兰牧骑薪酬待遇偏低,导致骨干人才难以保留的问题。三是人员招考设计不够合理。社会公开招考中的学历限制往往把农村牧区有天赋、有潜力、一专多能的民间艺人拒之门外,同时存在重学历轻技能、招入人员不适应岗位等问题。
(二)文艺创作能力亟待提高。
主要体现在,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不够,在挖掘地区文化特色上用功不深,节目的文化内涵、地区特色不够突出;创新意识不强,创作理念陈旧、创作手法单一、节目缺少新意;贪大求全,搞大剧目、大制作、大舞台、大道具,小型作品数量不充足、形式不灵活,不适于农村牧区演出;专业创编人才缺乏,创作力量薄弱、创作水平和节目质量不高。
(三)经费保障不足、硬件设施不达标。
一是尽管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加大了对乌兰牧骑的补贴性经费投入,但目前的投入水平仍难以满足惠民演出需要。据了解,仅就车辆维护费用而言,一辆大巴车每年的保险、燃油、司机雇佣、维修保养等费用共需近10万元,流动舞台车的开支则更大,加之灯光音响、服装乐器等的购置和维护支出,每年的政府补贴经费使用捉襟见肘,个别乌兰牧骑甚至需要队员自费修理乐器。二是部分旗县乌兰牧骑排练场地不达标,缺少独立的办公场所和排练场地,与其他单位共同办公,既不方便乌兰牧骑练功排练,也会影响其他单位办公秩序;部分乌兰牧骑办公场所陈旧、排练场地低矮狭小,急需翻新和重建。
四、推进乌兰牧骑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将乌兰牧骑工作纳入当地党政年度重要工作内容,列入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党政一把手的考核指标之一,切实加强当地党政部门对乌兰牧骑事业的重视与扶持。二是要深入落实《乌兰牧骑工作条例》,依法保障乌兰牧骑的经费投入、政策落实、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三是制定乌兰牧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保证乌兰牧骑办公、排练、演出等主要场所设施需求;调整不适合内蒙古地区(特别是山区)演出车配备,解决人员下乡车辆问题,减免乌兰牧骑舞台设备、车辆维护等税费。
(二)推进改革创新,保障人才培育。
一是针对基层乌兰牧骑演职人员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职称评定、人员聘用规范,建立健全能上能下、才尽其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二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缓解演员短缺压力。三是协调文化、教育、编制、财政、人社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老队员退出机制,努力实现乌兰牧骑队伍年轻化。四是与知名院校合作,通过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定期培训等方式,为乌兰牧骑培养充足的后备人才。
(三)创新演出内容和形式,满足新时代农牧民文化需求。
一是创新基层活动方式,结合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乌兰牧骑农牧区巡回活动网络。二是在为基层农牧民演出和服务的同时,充分挖掘和继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丰富创作素材积累,提高艺术表现力,主动担负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职责。三是与基层文化站合作,利用新媒体开展演出服务,探索建立网上乌兰牧骑,提升乌兰牧骑的传播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