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览物寄情 寻理畅思
——自然美育视野下的自然审美方法体系梳论

2018-01-31邱振国

美育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美育对象情感

邱振国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对美育工作的重视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美育中存在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的现象。[1]有的调查表明美育中存在着教育功利化、课程形式化、课程被挤占等突出问题。[2]不仅如此,美育内容的结构也存在着不均衡现象——艺术美育的发展如火如荼,自然美育却相对冷清。自然美育具有难以被功利化、形式与内容多样化、时间灵活等优势,对优化美育内容结构、提升美育质量有积极的作用。自然审美方法是自然美育中的关键内容。构建自然美育视野下的审美方法体系,对于完善自然美育理论、开展自然审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美育的独特优势

自然美育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第一,自然美育难以被功利化。自然美育侧重日常素养,与日常生活结合度高,与升学、考级的关系不明显,不会像艺术类美育那样容易沦为升学、考级的工具。

第二,自然美育能够促进美育内容的结构平衡,使美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在美育内容上,当下美育多以艺术美育为主,但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3]。自然美育可以大大拓展美育内容的空间,改变以往的艺术美育占比过大现象,使美育内容的结构趋向平衡合理。在美育形式上,由于自然美育活动多是在课外进行,可改变以往美育以课堂为主的模式,可使美育形式更加多样化。

第三,自然美育具有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自然美育可在课外进行,不必占用太多课堂时间,周末、节假日都可以开展自然美育活动。因此,其时间安排不会与其他课程产生大的冲突,有效避免了美育课程被过度挤占。

第四,自然美育所需投入较少,实施门槛较低。自然美育通常是借助已存在的自然类美育资源,不用购买大量设备,不需要较大的教育投入。自然美育对审美者自身的早期积累要求不高,不会像艺术美育那样对技能基础、课程衔接上有过多要求。自然美育的这些优势有利于审美教育的普及,非常适合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改变以往美育中“轻全体”的现象。

第五,自然美育有利于发挥家长、社会机构在美育工作中的积极性。自然美育需要走出校园,与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以及学生家长展开合作。这有助于发挥社会机构和家长们的积极性,凝聚更多力量和优势,形成合力,促进美育不断发展。

第六,自然美育有利于强化自然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自然美育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做基础,重视和加强自然美育有利于反促自然保护工作的积极开展,对提高民众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

二、自然审美方法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对美育中的受教育者(审美者)而言,高品质的自然审美体验需要有必要的方法体系做支撑。只有谙于自然审美方法的运用,才能获得丰富体验,迈向更高层次的审美。自然审美方法体系的运用,可使自然、历史、艺术等多种养分交融,将审美者带入一种综合化审美活动中;可将情感与理性陶冶集结,使审美者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对美育工作者来说,只有重视和加强自然审美方法体系教育,才能使自然美育工作取得更显著、更具实质意义的成果。自然审美方法体系的教育,不只是在进行审美教育,同时也可以帮助审美者学习文化、锤炼道德、开发智力、磨砺心理、接触科技、荡涤心灵、树立理想。自然审美方法体系教育既是在实施美育,同时也会对德育、智育等产生积极影响。

三、自然美育视野下的自然审美方法体系

目前关于审美方法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如在儒家、道家等传统审美思想方法,美术、音乐等具体学科审美方法的研究上都已有突出成果。但是关于自然美育中的自然审美方法及其体系的研究还很缺乏。

自然美育视野下的自然审美方法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一些特定原则。从“自然”本身的特殊性与“美育”的要求来看,应当秉持多样性、基础性、普适性、发展性(获益性)的原则。基于这样的原则和视角,本文对古今审美活动中的自然审美方法进行了析出和梳理总结。这些审美方法各具特点,在美育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一)空间变换法

空间变换法是自然审美中较为基础和常用的审美方法。空间变换法又可细分为线性递进、扩缩渐变、角度变换、空间出入四种常用方式。

1.线性递进式

线性递进式是在一条游览线上依次观赏审美对象的方式。这种审美方式能够带给审美者景随目迁、步移景异的游赏体验,使人就像在欣赏一幅风景长卷一般,具有很强的时间流动性和韵律感。

线性递进式能够使审美活动按照一定的空间规则进行,很好地保证审美活动的有序性和审美对象特征呈现的完整性。有助于塑造审美者良好的自然审美习惯,促进韵律感的发展,训练审美中的注意力和发现力,感受大自然的秩序美。

2.扩缩渐变式

这种方式可细分为渐扩式和渐缩式两种。渐扩式即视野由局部聚焦逐渐扩大范围,直至对审美对象的整体进行观照,是从关注对象的细节特征逐渐过渡到关注整体形象。渐缩式即由总体观览逐渐缩小至局部观察,是从整体性审美对象渐渐过渡到细部对象。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4]103

上文中审美者关注点的变化顺序是:由“环滁皆山”,到“西南诸峰”,再到“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又到山行六七里后“两峰之间”的“酿泉”,最后止于“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是典型的渐缩式审美。

3.角度变换式

角度变换有助于审美者领略自然景物的多样化风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变换审美角度最直接的作用是改变审美对象的类型、规模和数量,调整审美距离。王羲之《兰亭集序》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易成宏阔之景,“俯察”易显精微之境。[5]明代薛瑄《游龙门记》中有角度变换式的典型运用:

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侧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6]111

角度变换可使自然景物的特征得以立体化呈现。有助于培养审美者多方面观察事物的习惯,使审美对象之特征得以全面展现。对文艺创作者而言,角度变换式有助于审美者更好地进行自然观察的积累,这样才能“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出生动形象、肇于自然而又超于自然的优秀作品。

4.空间出入式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说明了审美者身居山中难以感受庐山整体美的道理。因此要适时采用空间出入式。王国维的“出入”说,在一个“侧面”对空间出入式作了有力解说。他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六十》)王国维在这里是谈诗词创作,但对于自然审美活动而言,这一理论同样适用。自然审美中,“入乎其内”才能发现事物更多的细节特征,“出乎其外”才不会囿于一隅,而是能够统览整体,且在情感和认识上有所超拔。空间出入式中的“出”和“入”,既可以是自然界的物理空间,也可以是审美者的心理空间和思想空间,因为“出”和“入”都往往伴随着丰富情感和思想。

空间出入式有助于培养审美者观察事物、看待问题时的宏观和微观转换能力。使审美者既能深入其中,窥其细节,又具宏阔视野,整体把握。既摆脱单纯整体观览的空疏,又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使审美者自由穿行于审美对象的内与外,有即有离,即而能离,将自然界的细节美与整体美相统一、相平衡。

(二)时间变换法

自然事物总是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审美随时间而动,才能领略到“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钟嵘《诗品·序》)的四季风格。恰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4]104

审美时间的不同,在触动人的情感上也有很大差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6]214

在自然美育中,注重审美时间的选择,可提高审美视野的宽度。时间变换不仅是为了领略自然风景多姿多彩的风貌,更可以体会不同时间里物我互动的不同。

(三)物我互动法

物我互动法是审美者与审美对象发生交流互动的审美方法,可分成主动式和受动式两种。主动式即审美者主动作用于审美对象,使其发生一定变化,呈现出不同于常态的美学特征。比如,乡村的湖泊一般呈现出的是静态美特征,但是当随手将地上的一块扁石横向投于湖面后,就会产生一系列变化:扁石在湖面上的跳跃前行,绘成了优美曲线,泛起了圈圈水波,原有的倒影随之粼粼而动,鱼虫惊走,鸟兽注目……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审美者主动作用于审美对象的结果。

受动式即审美者未主动做出行为改变,而审美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变化,引起了审美者体验的变化。唐代诗人王维《山中》一诗写道: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7]

冬日天寒,水浅石清,山色空明,所以“空翠”。“山路元无雨”,“空翠”也本不会“湿衣”,但翠色浓郁,人行其间,仿佛全身都为之浸润,因此会产生“湿人衣”之感。这是审美对象的特征作用于审美者而产生的一种奇妙感受。

在自然美育中,物我互动法可帮助审美者认识到自然景观形态的无限丰富性,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使审美者敏感于自然的特征和变化,提升审美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友好交互能力,塑造审美者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情感。

(四)参照比较法

参照比较法,是审美者在自然审美中,将即时的审美体验与审美理论、其他审美对象、他人审美经验等相融合,在迁移、互验、对比、融通中体味自然、探究蕴涵的审美方法。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审美理论的参照迁移。自然景观的欣赏可以从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出发,将相应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欣赏能力迁移到自然景观的欣赏中去,使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有一个可借助的形式,便于对眼前的景色进行选择处理和组织。[8]

第二种是审美对象的参照比较,也就是将即时的审美对象与其他审美对象作对照,以更准确地把握审美对象的特征。古人凝练出的“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的经典美誉,就是在广泛游览,精心对比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在进行审美对象的参照比较时,须有足够量的自然审美经验的积淀。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够贯通各个审美对象,在总体上准确把握各审美对象的核心特征。

第三种是审美经验的参照比较。这可以借助经典的文艺作品进行。在描绘自然的文艺作品中,可体会到作者的审美方式和体验,将其同审美者自身的直接体验相对照、相融合,就容易提升认识,增进理解,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想。比如,在登上东岳之巅时,可以参照杜甫的诗句,体会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阔气度。在多态的瀑布前,融入对古曲《流水》的意象体验。将创作者与审美者自身的审美体验、人生经验进行比较、融通之后,往往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感受。

(五)心理机能法

1.心境调控式

心境是人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只有保持良好的心境,才有益于自然审美活动的进行,使审美者专注于自然,陶醉于自然,充分领略自然之美。那么怎样保持良好的审美心境呢?中国古典美学的“虚静”理论或有助于此。“虚静”理论包括三个层面:一虚,虚廓心灵,涤荡情怀,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在无我无物的双重否定中创造一个自由宁定的审美主体。二静,这是审美感知中最静的一刹那,一个富于包孕的片刻和观照永恒的瞬间。这个心灵的“空筐”是以专注的神情、旷远的情怀、细微的体味能力和从容自适的艺术感知为经纬而编织成的。三动,“虚静”不是虚无消极的等待,它以无载动有,以静追求动,以平如大漠的情怀去拥抱勃郁奔腾的大千,去迎接腾挪不绝的美和喷涌而至的灵感。[9]自然审美正是要在虚空心灵,宁定专注的心境下,去寻求和包容无限的自然之美。

2.情感调动式

审美者的情感状态对审美活动有直接影响,会给审美对象染上相应的情感色彩,给审美氛围蒙上不同的情感基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确,在强烈的情感参与下,审美者往往容易进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审美状态。这正是情感在自然审美中的扩散作用。情感调动式审美能够扩大审美者的主观感受,使审美者不仅是在“游物”,更是在“游心”,是心与物的融合,情与景的交糅,主体与自然的合一。

在自然美育中,情感因素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情感因素能够影响审美者的审美决策。审美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将某个或某类自然物纳入审美视野。通过影响审美者审美意愿的强弱,情感因素起到了筛选审美对象的作用。第二,情感因素参与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到审美动力的强弱,进而影响审美活动所能达到的层次。积极的情感促进审美活动的开展,帮助审美者进入更深层次的审美状态,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甚至中断审美活动。第三,情感因素的适当调动可使审美者的主观感受扩大化。因为这样有利于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情境,这种情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审美者,扩大审美者的主观感受。第四,情感的参与可以激发和促进审美者的联想、想象等其他心理机能的发挥。总之,美育工作者应当重视情感的多方面作用,积极培养审美者优良的情感调动能力,使审美者既能以情入景,又能以情驭景,以理驭情,始终保持情感因素参与的适度状态。

3.联想、想象式

通过联想和想象,审美者可以开辟出更加自由的心理空间。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的壮阔,都具有这样的效果。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够使审美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与物游”,将即时的自然审美经验与过往的生活经验建立起广泛联系,在多种事物的交融与相互作用下,获得自然审美的高峰体验。

具体地讲,联想和想象在自然美育中具有以下作用:第一,通过联想和想象,能够发现审美对象本身更丰富的美学内涵,增添更多的审美趣味。第二,联想和想象可以扩大审美范围,使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的审美对象不仅包括眼前的景物,还包含了联想和想象所触及的一切事物,不仅涉及所见的自然景物,还可容纳进其他自然的、社会文化的事物。第三,联想和想象具有心理上的超越性,这种心灵上的超越又能作用于审美者的情感,从而使人的情感得到更进一步的唤出,使审美者的体验得到升华。“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中都可见出这种效果。第四,联想和想象能够提升审美层次,使审美活动不止于景物的形式层面,而是会进入诸如宇宙审美、社会人生审美等高层次状态之中。“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庄子·列御寇》)的宇宙感、“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的体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的境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慨叹中,都可见出这种功能。总之,联想和想象能够突破审美中的诸多局限,使审美者跨越时空,骋心于无限。

(六)思想感悟法

思想感悟法是审美者欣赏自然对象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复杂心理活动,最后获得思想上感悟的审美方法。这样的审美往往包含着深沉的宇宙感、历史感或人生感。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0]

人生遭遇的困苦沉积于胸,不得解脱,但经过自然审美时的心灵激荡,作者最终参悟了宇宙人生的道理,使思想和情感得到了升华。

思想感悟法在自然美育中有着特殊意义。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思想的闪现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往往是审美者苦苦寻求的某种答案。审美者的这种寻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定向寻求,即审美者先产生了一些人生困惑等疑问,不得解脱后,付诸自然审美,主动寻求答案。另一种是非定向寻求,即审美者本身没有特定寻求的答案,而是在自然审美中对某方面有了顿悟。但不管哪种类型,寻求的答案并非总是招之即来,它的出现需要审美者有深切的人生体察,有敏锐的自然观察,对万事万物的相似性和规律性有足够的敏感度。思想感悟法属于较高层次的自然审美方法,因为这不仅是在审自然之美,更是在审宇宙和人生之美。

(七)科学探寻法

科学探寻法是审美者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科学现象,探索科学规律,以体察其中的科学美的审美方法。卢梭曾谈及感官愉悦后的沉思:徜徉在自然中观察它们,对其不同的特性进行比较,标出其相互间的联系和差异,最后观察其结构探索这些生命有机体的生长过程及其活动规律,探索它们的普遍规律和不同结构的原因和结果。[11]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领略到事物发展的科学美。

自然美育中,应注意到科学探寻法的特点。首先,它有明显的理性因素的参与,因为这种审美须建立在对自然事物科学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其次,科学探寻法运用的目的在于探求自然客观规律的科学美。这与科学工作者纯粹的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不同,这种审美活动要在自然规律当中发现出科学美。自然景观中包含着科学的秩序或法则,审美者须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才能够按照自然界特点和规律来观赏自然,发现和感受自然中的科学美。

(八)作品依托法

作品依托法是通过欣赏文艺作品以间接审美自然的方法。我国古代盛行的“卧游”之法就属于此类。“卧游”是以欣赏山水画代替亲临游赏的审美方式。“卧游”在魏晋时期就已十分盛行,当时的交通条件十分落后,难以进行经常性的远游赏玩活动,同时,玄学思想极为盛行,许多文人雅士极力推崇之,于是渐渐兴起了通过欣赏山水画来感受山水风光的审美方式。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写道:“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这是典型的“卧游”法的运用。

作品依托法虽然难以带来亲临自然的真实感,但它也有一些显著优点。首先,作品依托法不会像亲临式审美那样有时间、空间、天气、心境等方面的限制。审美者可任意择时择地而游,不用担心天气的变化,也不须等到心定气闲、杂念空无之时。其次,作品依托法可以与其他审美活动同步进行。审美者可一面“拂觞鸣琴”,一面“披图幽对”,两不相扰。再者,作品依托法极富时空的跨越性,审美跳跃度很高。须臾之间便能“坐究四荒”,足不出户即可纵览四海。

作品依托法在美育中有着特殊意义,它可以弥补审美者在某些审美条件上的不足。比如,在交通条件欠佳、审美者身体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作品依托法却可为审美者“畅游”自然提供可能,为审美者的情感抒发与精神寄托开辟通道。

(九)科技凭借法

科技凭借法是审美者凭借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间接审美自然的方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审美是当前科技审美法的一种重要形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环境在视、听、触感等方面近似的数字化环境。它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认识自然过程中创造产生、逐步形成的一种用于认识自然、模拟自然,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12]虚拟现实技术给审美者带来了更逼真的、身临其境般的审美体验。VR的典型特征被概括为“3I”,即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构想性(imagination)。其中沉浸感是指虚拟环境“欺骗”人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给参与者带来临场感;交互性是指在虚拟环境中提供参与者适人性化的人机操作界面和自然反馈;构想性是指通过沉浸感和交互性,使参与者随着环境状态和交互行为的变化而对未来产生构想,增强创想能力。[13]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仿真、多视角、动态化、可交互的场景。虚拟技术的发展,还促成了“虚拟旅游”的出现。在业界,虚拟旅游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现实中的旅游场景做成三维实景展示,使得游客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游览虚拟的场景,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14]可以凭借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等手段,将旅游中的各个要素完全的进行展示,根据游客的意愿自由的选择游玩线路、速度和视点。[15]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基于虚拟技术的自然审美定会得到更大发展。

科技凭借法在自然美育中有其独特作用。首先,它使很多原本受某些因素限制的人能够参与到自然审美活动中来。这部分人中有的是审美时间受限,工作繁忙,无暇远途旅行;有的是资金条件受限,如学生群体、社会低收入群体等;还有的是身体条件受限,如残障人士、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其次,科技凭借法能使人进入很多现实中无法或难以到达的场景中。例如,在现实中我们很难近距离悬空观察到峭壁悬崖,很难进入热带雨林深处目触其内部景观,但是凭借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轻松“实现”。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带给人们新奇感和愉悦感,不断拓展着人类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空间,也使人们不断产生新的审美期待,相信这种审美方法在自然美育中会发挥出愈加重要的作用。

(十)回忆审美法

作品依托法和科技凭借法都借助了一些外在物质条件,回忆审美法则不必如此。回忆审美法是通过回忆来重拾先前审美经历以“重游”自然的方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对江南自然美景的回忆,是回忆审美法的经典运用: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16]

审美者在回忆时,不但与审美对象有了时间的间隔,而且产生了人生经历积累的变化。回忆中,审美者往往会得到高于原先直接经验的审美体验。当相隔较长时间,或是身体受到局限后,审美者难以重游故地,因此会对先前的审美经历更加珍视。再者,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心理上,回忆都能够于审美者和审美对象之间建立一种“距离”,这种距离会带来一种纯粹感,增强美的感受。此外,回忆中也往往会有更多情感的融入和更多记忆的参与,激发出审美者更高层次的思想和情感。由于时间上的间隔和主观因素(如记忆)的变化,回忆中的审美经历难免存在一些失真,但这样的缺失性和模糊性,却强化了审美者的主观感受。

猜你喜欢

美育对象情感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