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态势分析法视野下的开大课程建设研究*(中)
——基于已有在线课程建设的数据分析

2018-01-31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程建设

, ,

(1.上海开放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2.上海开放大学 科研处,上海 200086;3.上海开放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二、内部劣势: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对上海开放大学已有在线课程建设及相关各类教学资源数据分析,以及在和国内外同类课程与资源进行优劣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学校在线课程建设当下需要解决的弱势与障碍如下:

1.在线课程中的教学资源体系性不强

根据信息中心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学校历年至今共建设有网上课程524门。每个课程内建设的各类网上课堂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音频、文本、多媒体课件、虚拟实验室、网络课程以及其它类,这些课程覆盖了上海开放大学目前所有的专业,包括与各专业相关的公选课。数量不可谓不多,覆盖面不可谓不全。但是只要仔细了解具体建设过程和内容就可以发现:

(1)从设计到建设到开放使用,都是由课程主持教师各自带领团队自行其事。由于建设时间前后不一,在不同时间段根据补缺补差需求建设的东西比较多。各类资源之间缺少足够的呼应和整体协调、互补和联动。

(2)每一个专业的课程主持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和呼应,更谈不上勾连与互动和谐,在建设课程时各走各的路,一些课程之间内容的相近和重复常常有。

(3)同一门课的主持教师,因人员变动和专业改造等原因,是处在变化状态的。课程建设者与课程主持者之间,原主持者与接替者之间,都缺少足够的沟通、交流与传递。因此导致课程资源支离琐碎,色彩缤纷,使用方法与重点也各有说法,缺少统一。

2.在线课程中教学资源的质量差异较大

尽管学校有同一个教学平台,但由于此前很多年在管理制度上缺少严密科学的制作规定,缺少足够的量化质化的指导意见和严格的考核标准,使得每个课程内所建设的资源种类不尽相同,有的丰富多彩,有的过于单一。甚至有些课程只有基本的主干内容——课程公告、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材信息、形考比例、参考资料、教学实施细则、实践教学实施细则、形考实施细则等。

同时,课程之间教学资源的质量差异较大。有的是教师自己制作,受教育技术水平限制,属于低端作品,数量也较少。有的是专业公司制作,教育技术的含金量较高,属于高端作品,数量也较多。有的课程主持教师责任感强,认真度高,对课程内的资源建设倾注了感情和精力,有的主持教师则不同,得过且过,课程资源建设只求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而最主要的质量差异是课程中体现的教育精神和教学思想。在现有的国际指标下,优秀的在线课程应该较为集中融入对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导,学习兴趣的提高,注重知识点的落实与凸显,分层教学的实施,师生关系的互动和协调,以及专业领域的导引与研究,相关知识的链接等。这些,都需要课程主持教师长期的专业积累,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坚持探索与研究的学术精神,专业的连贯思考,与合作者的协作与沟通等,一些课程制作者可以做到,一些则远远未及。

3.在线课程中的教学资源时效性较弱

(1)就课程时效而言,有很多课程已经陈旧过时。一些课程自身就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如计算机类、物流类、语言类、管理类、法学类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时效性极强,与科学发展、社会变迁、市场变化、文化与时尚等紧密相连,需要很快的更新速度才能贴近社会发展和学习者需求。但在这些课程建设上,无论是主持教师的时间、精力、技术,还是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调查能力,还是学校的管理支持和经费支持力度,都不能让课程主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及时跟进变化发展,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优化,课程的过时、滞后、落伍,就成了必然现象。

(2)在线课程中的多媒体技术过于繁复,冲淡了课程的专业教学主题。一些课程为了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追求炫动的教学效果,达到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在一节课甚至更短时间的课程内,密集使用了主持人讲授、出镜、话外音,视频、动画,网页链接,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文字展示,经典示范案例、配套相关的练习、测试小组讨论等,让学习者目不暇接,跟不上变换的技术节奏,感觉不到课程的专业教学核心地位。

(3)另一些在线课程则相反,主体部分全是机械的媒体播放,包括视频、音频,缺少分明的节奏,教学内容的厘清,重难点的点拨,整体上单调枯燥,从另一方面忽略了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智能启发与挖掘,整个教学过程混沌一团,模糊不清,只是把课程内容机械地呈给学生,教师沦为一个技术使用者和课件操作员,大大降低了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实际时效性。

三、外部机遇:全球信息化大趋势带来的教育信息化契机

置身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充分了解在线课程建设乃至整个开放教育的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发展、技术变革、社会文化等的变化,以及教育市场的趋势,准确及时地把握自身发展创新的契机,是上海开放大学教育教学是否能够与时俱进,是否能够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下,当下上海开放大学正面临以下几个发展契机:

1.全球信息化大趋势下中国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

对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信息化不仅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主,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更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时至目前,信息化如秋风劲吹,席卷全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颠覆了人们原有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更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因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时代,人类社会也因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根据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数据[8],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的、和人们生活、教育相关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半数中国人接入互联网。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其中2015年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

(2)手机网民占比超九成。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而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

(3)无线Wi-Fi普及迅速。随着各级政府和企业大力开展“智慧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的进程,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迅速普及。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带动家庭无线网络使用,网民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1.8%,较2015年6月增长了8.6个百分点。

(4)移动互联网更贴近生活。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上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不断被激发。2015年,基础应用、商务交易、网络金融、网络娱乐、公共服务等个人应用发展日益丰富。其中,手机网上支付增长尤为迅速。截至2015年12月,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3.58亿,增长率为64.5%,网民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由2014年底的39.0%提升至57.7%。

(5)网民数量的激增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了互联网领域更广泛的应用发展热潮。2015年,有1.10亿网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教育,1.52亿网民使用网络医疗,9664万人使用网络预约出租车,网络预约专车人数已达2165万。互联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已经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也为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效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全球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同步,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全球教育发展中如日中天,成为各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2013年,中国教育部科技司提出把“三通工程”定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2014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要全面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规模。2014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等,联合发布《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作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

2.国家对信息化推进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搭建了相应的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下达了系列性行动指令:

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011年8月26日教育部改组了教育部信息化领导小组。

2012年1月13日教育部提出要在全国1600所大中小学校中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

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要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各省级政府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作为衡量本地区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督促检查,实施年度考核。各级政府要统筹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尽快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支持、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并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2012年5月16日国家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部际协调小组。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央财政将通过相关经费渠道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保证学校购买教育信息化服务的经常性支出”。

2012年12月28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明确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机制为“基础性公益资源靠政策、优质资源靠市场”、“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财政按生均经费投入、学校按使用支付、师生校园内免费使用”。

2013年4月2日教育部下达了各省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年度任务指导性指标和指令性指标。

2013年4月10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印发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国确定了32个试点地区,明确“在试点地区推进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连片应用,实现“资源班班通”和“空间人人通”,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网络条件下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2013年9月2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下发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审查办法(暂行)》,明确了入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数字教育资源审查原则、程序和评价指标体系。

2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2014年11月16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未来6年的中国教育信息化绘制了一幅清晰的“施工图”,其中,到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到2020年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2015年5月23日在青岛开幕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这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来自全球 90多个国家的教育官员、学者、校长和教师等汇聚一堂,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共同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研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更加广泛的实施应用。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提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016年6月23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信息化教学能力将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

2012年6月和2012年12月,教育部分两批批准6所开放大学成立。在给每一个学校的批复文件中,都有同一个定位:“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而早在2011年5月,《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就已规定:“本市设立的开放大学,应当逐步整合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学习平台。”

2016年1月,教育部为强化对全国开放大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聚焦开放大学的12项重点任务全部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

(1)明确功能定位,开放大学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

(2)完善办学基础设施,重点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

(3)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提高在线教育水平。

(4)完善办学系统,加强学习中心建设,提升线下支持能力。

建设阶段,对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建设阶段的风险,主要涉及外部风险因素中的社会风险因素及内部风险因素中的监理及承包人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必须对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等环节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5)多种途径建设优质课程,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6)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完善专业建设制度,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7)创新学习组织模式,完善注册学习制度、自主选课制度,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学习支持与服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8)加强对教学全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与评价,强化质量保障,确保“宽进严出”。

(9)建设“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

(10)适应教学变革需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建成一支适应开放教育特点、擅长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专兼职结合教师队伍。

(11)鼓励开放大学通过联盟、共建等形式,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办学,形成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共建共享、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办学模式,汇聚优质教育资源。

(12)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依法治校,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这12项重点任务除一、十二外,余下全部关涉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而任务背后是强有力的支持。

上海市委市政府从2011年开始,设立市财政对上海开放大学建设的专项拨款,2011年启动经费3151万元。自2012年开始,市财政在此后5年内将投入1.5亿元(每年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上海开放大学建设。而与上海开放大学建设相关联的2012年其他专项,如终身教育信息化建设、社区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等经费约1亿余元[9]。

4.各种商业化互联网教育的运行与崛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在带动人们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变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学习模式的改变。以营利为根本目的的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强劲拓展,各大网络平台针对各类教育群体的人群特征,推进不同的教育产品:针对幼教(学前教育)的学习工具,如悟空识字;针对基础教育(K12阶段)的课外辅导和教育资讯,如学而思网校;针对大学阶段(高等教育)的大学网络公开课,如网易公开课、超星学术视频;针对毕业后教育(成人培训)的职业认证、职业考试辅导等,如尚德嗨学网,以及素质拓展学习,如天下网校的钢琴、瑜伽、健身等课程。

相较而言,各个互联网教育的运行与崛起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上海开放大学的在线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1)以让人类平等地认识世界为宗旨,普及艺术、科学、自然、文化、地理、生活、社会、人物、经济、体育、历史等基础知识的百度百科模式。

(2)以在线分享文档为宗旨的百度文库模式。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经过百度审核后发布,供网友在线阅读和下载,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3)以分享知识为目的的百度知道模式,用户自己具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发动其他用户,来解决该问题。

(4)以幼儿、中小学、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外语学习、管理培训等方面视频课程为核心,汇集国内外最优质教育资源,拥有海量精品视频课程,打造一站式视频学习的爱奇艺教育频道模式。

(5)网易公开课模式。一个“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部分配有中文字幕。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于哈佛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可汗学院,TED等教育性组织的精彩视频,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科学、金融等领域,让知识无国界。

(6)网易云课堂模式。一个在线实用技能学习平台,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海量、优质的课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课程数量已达4100+,课时总数超50000,涵盖实用软件、IT与互联网、外语学习、生活家居、兴趣爱好、职场技能、经融管理、考试认证、中小学、亲子教育等10余大门类。

(7)腾讯精品课模式。一个专注知识分享的在线学习平台,将实用的应试辅导、公开课提供给广大有学习需求的用户,下设高考、外语、公务员、互联网、职场、经管等多个分类课程。

(8)腾讯微信模式。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使用者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程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