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前景探析*
2018-01-31王松
王 松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吴歌是吴语地区的歌谣,是吴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上采集吴歌,多以苏州为中心。”2006年,由苏州市申报的以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河阳山歌等为典型代表的吴歌遗产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有着特殊价值和意义的苏州吴歌,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保护,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陷入了难以存续的窘境。
一、保护与传承的成效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努力下,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相比其他地区走在了前列,尤其是芦墟、白茆、河阳三大山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扩大了苏州吴歌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它们的生存状况。
(一)通过非遗项目促进吴歌的保护与传承
2001年,昆曲成功入选首批世界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民众的热情,引发了国内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为抢救和保护散落各地、数量众多的民俗民间文化,我国政府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做法,于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涵盖10个门类518个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要求各省、市、县建立和公布相应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苏州市申报的以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河阳山歌等为典型代表的吴歌遗产项目成功入选10大门类中的民间文学类名录。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下辖各区县也随之建立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河阳山歌、双凤山歌、胜浦山歌、阳澄渔歌、白洋湾山歌、石湾山歌、张浦民歌、昆北民歌等苏州吴歌均相应地纳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因此掌握技艺、精髓的“人”便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相配套,2007年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的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白茆山歌的传承人陆瑞英、芦墟山歌的传承人杨文英同时入选。此后,徐雪元、吕杏英、尹丽芬、沈建华、柯金海、陆福宝、李玉娥、吴叙忠、朱文华、何林妹等一批吴歌歌手也陆续入选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和认定在尊重、肯定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更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传习活动。各级名录的公布使人们对苏州吴歌的关注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标志着对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入了系统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二)通过特色载体保障吴歌的保护与传承
山歌馆的建立是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中的一大特色。1995年,常熟白茆镇建成全国第一家山歌展示馆。该馆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其中山歌资料陈列室系统地反映了白茆山歌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收集到的山歌唱本手稿、历年举办的山歌活动和获奖情况等,馆内设有演出大厅,可以现场演唱或观看录像。2005年,吴江芦墟山歌馆建成,馆内划分为渊薮人文、源长史迹、卓越瑰宝、代继歌手、传世价值、高亢韵律等展示区域,置有可供歌手表演的小型舞台和山歌书刊实物资料的陈列柜。2010年,占地20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耗资3208万元的河阳山歌馆建成,该馆设有历史文物陈列馆、历史名人馆、民俗风情长廊、学术研究中心、培训学校、山歌演艺馆等10大功能场所,收藏了《斫竹歌》《圣关还魂》等河阳山歌的重要作品。作为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文化设施,特色山歌馆集文物陈列、保存展览、山歌演艺、学术研究、歌手培训等功能于一体,为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物质载体和发展空间。
为了教唱、传播吴歌,苏州各地纷纷组建自己的山歌队,比较有名的除了芦墟、白茆、河阳山歌队外,还有沙家浜镇石湾、园区胜浦、白洋湾街道等山歌队。例如:1998年成立的芦墟山歌队,队员分为70岁以上的老年山歌手、50岁至60岁的中年山歌手、20岁至40岁的青年山歌手和少儿歌手四个年龄层次;白洋湾原生态山歌艺术团更是由20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员组成。作为吴歌文化宣传的主力军,各个山歌队常年坚持在当地进行创作演出,在传承吴歌、丰富群众生活、推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从娃娃抓起,早在1995年白茆中心小学就成立了少儿山歌艺术团,2002年芦墟中心幼儿园进行了山歌教唱的尝试,还有的地方邀请传承人走进学校,一对一地培养娃娃山歌手,让“三岁小囡囡也会唱山歌”的美好愿景通过开办山歌班、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进行教育传承这一特殊方式得以实现。
“只排不演,兴趣递减;只演不赛,无精打采。”[1]近年来,苏州吴歌不断举办或参加各级重大民间文艺演出、比赛活动,影响轰动,成果颇丰。2006年,张家港凤凰镇举办“首届河阳山歌节暨第三届桃花节”,充分展示了河阳山歌的古韵今风,至2014年“河阳山歌节”已成功举办四届。芦墟山歌自1998年以来,参加了“江、浙、沪山歌会串”“中国艺术节”等多项比赛,并于2012年荣获第六届“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铜奖。2014年,白洋湾山歌队带着作品《盘答歌》走出苏州,受邀参加第五届“北京端午文化节”,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2015年6月24日至26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歌、山歌展演暨第十二届吴江区域文化联动在苏州市吴江区成功举办,原生态的苏州吴歌再次得到集中展示。各类山歌节、山歌比赛和对外展示,加大了吴歌与其他山歌的对话交流,更调动了山歌手的积极性和当地群众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吴歌保护、自觉传承吴歌文化。
(三)通过学术研究推动吴歌的保护与传承
1981年以来,江、浙、沪民间协作区先后举办了6次吴歌学术讨论会,发表论文共计171篇,这些论文总结了新时期吴歌研究的成果,内容涵盖吴歌定义、范围、特征,以及与江南戏剧、曲艺、民间信仰关系等各个方面。2003年,由汪榕培与金煦等编译的《吴歌精华》一书利用苏州召开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的机会走出国门,这是国内首次有目的的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对外展示吴歌。近年来,苏州吴歌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丝毫没有停滞,主要成果是《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芦墟山歌集》《中国·河阳山歌集》三大山歌集的编辑出版,它们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苏州吴歌的作品内容,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素材。此外,苏州吴歌还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欧美、日韩等地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多次到苏州实地采风,考察吴歌的生存状况。其中,著名的有荷兰学者施聂姐的《中国民歌与民歌手:苏南山歌传统》,被誉为“西方学者详细介绍当代吴歌的第一部专著”[2]。这些涉及吴歌起源与发展、特点与内涵、搜集与整理、传承与创新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研究,不仅丰富了吴歌的理论体系,更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建议和举措,为保护与传承吴歌文化指明了科学方向。
二、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消失,……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3]尽管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依然面临着依存环境破坏严重、传承后继乏人、观众群大量流失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依存环境破坏严重
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苏州吴歌历经岁月磨砺仍能延续至今,原生态环境是其依存的根基所在。苏州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吴歌就是在这样的稻田、水网环境中产生发展,反映着江南所特有的农耕文明。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广阔农田不复存在,机械化的生产取代原始的耕耘劳作,昔日作为精神食粮、娱乐工具的吴歌日渐被人淡忘。“现在让我站在田里,我也唱不出来。师父当年是边劳动边唱歌,和现在的环境不一样,而且农田也越来越少了。田山歌,忘记大了,手不捏稻就唱不出那个歌了。”[4]这是吴歌分支上海青浦田山歌传承人张小美的担心,也是苏州吴歌传承人的共同心声。
以白茆山歌所在地古里镇为例,2003年白茆、古里、淼泉合并为古里镇时耕地面积56 250 亩,2008年全镇耕地面积减少至41 273亩,到2014年只剩38 134亩。近年来,苏州市政府更是计划将大市范围内原有的两万多个自然村保留至其中的十分之一,河阳山歌所在地张家港凤凰镇因为“三集中”“三置换”的实施,甚至没有保留一个自然村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依存环境的巨变不仅动摇了吴歌等吴文化所依赖的农耕基础,更打破了苏州农民千百年来基本不变的衣食住行方式,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苏州吴歌的生存空间日渐狭窄,不可避免地走向濒临消失的危险处境。
(二)传承乏人
和依存环境同样令人堪忧的还有吴歌传承人的“老化”“断层”现象。“我年龄一天天大了,总有唱不动的那一天,如果没有人把这山歌继续传承下去,那就真的太可惜了。”[5]这是国家级传承人杨文英老师对吴歌传承现状的忧虑,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据调查,我国音乐类‘非遗’传承人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一旦后继无人,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6]当前,吴歌的各级传承人大都年逾古稀,而年轻的后继者寥寥无几,所以老一代的传承者不得不奋战在保护与传承吴歌的第一线,“口唱吴歌泪水淌,盼望吴歌再辉煌”。冯骥才先生曾经说:“传承人锐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根本原因。”[7]如果“老化”“断层”的问题不加以重视、得不到解决的话,所有围绕苏州吴歌开展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都无从谈起。
(三)观众萎缩
观众和传承人的关系好比是“水”和“鱼”,如果只有传承人的努力而没有观众的互动,苏州吴歌必将因为缺“水”而难以维系。在吴江、常熟、张家港、太仓等地区,我们随机分发了200份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仅有21%的被调查者表示听说过吴歌,且大部分印象并不深刻;更让人担心的是,与外来人口对吴歌知之甚少的情况相比,本地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吴歌的了解也十分缺乏。与此同时,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委婉地表示对吴歌兴趣较小。失去了观众的认同和参与,吴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将陷入更大的困境。
(四)偏“物态”轻“活态”
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吴歌的一大幸事,然而被归为民间文学类别又多少有些遗憾。“歌无声不传”,苏州地区通常把吴歌称作“唱山歌”,音乐是吴歌得以一代代传承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山歌女王”的陆阿妹“能够将《五姑娘》2000多行的唱词从头至尾唱下来,靠的就是它所用的十几首曲调”[8]。吴歌的延续靠的是歌手的“活态”传唱,而不是对吴歌歌集的文本背诵。如果只重文本而轻传唱,那么吴歌必将因为缺乏生命活力而没落、消亡。
缺少音乐方面相关记载和研究是吴歌的“软肋”,从古代的《乐府诗集》《山歌》,到近代的《吴歌甲集》《吴歌乙集》,再到现代的《吴歌精华》《吴歌遗产集萃》,各类歌本均只有大量的歌词而没有任何关于乐谱的记录。正因如此,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申报者只能通过长篇叙事山歌及大量的吴歌集等文字记载作为支撑,促使吴歌最终被列为民间文学类别。音乐文献的缺失是吴歌的一大遗憾,加之传承人多处于文化底端,只能唱山歌,而不会用乐谱记载如何唱山歌的客观事实,造成吴歌偏“物态”文本、轻“活态”传唱的不平衡发展模式,也使得今人无法领略吴歌的别样精彩。
(五)新作品匮乏
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吴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各类山歌集几乎涵盖了苏州吴歌的所有作品。然而从时间的跨度来看,作品中多是古老、陈旧的题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吴歌并没有与时俱进,其题材、内容、演唱方式都与当下脱节,反映时代旋律、勾勒当代生活的新作品更是越来越少。反观苏州的另一项地域文化——评弹,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演出模式,做出开设广播书场、电视书场、网络书场等新形式的改变,而且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将当代政治事件、传奇故事、好人善举等进行改编,从而吸引大量年轻观众,传承了评弹文化。如果不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发掘、编排紧扣时代、贴近生活的新作品,那么吴歌将难以焕发新的生命力。
三、保护与传承面临问题的原因
依存环境破坏严重、传承断代、观众萎缩等现状不仅是苏州吴歌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所谓“树有根,水有源”,造成吴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堪忧现状的正是城市化、现代化、文化全球化、政府责任缺失、自身劣势等深层原因。
(一)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新世纪以来,我国各地进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阶段,苏州更是这一进程的典型和旗帜。城市化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农村耕地的减少和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耕地和人口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农耕文明和乡村格局,引发了依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节奏、文化形态的改变,从根本上危及吴歌赖以生存的载体和空间。城市化虽然缩小了城乡的差距,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实惠,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重经济,轻人文;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低,轻传统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制度改良;重局部功效,轻长远目标”[9]。这种没有将文化纳入城乡一体化通盘考虑的“不平衡”发展理念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远大于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已经失去生存土壤,再缺乏地方政府的有效支持,吴歌等地域文化必然陷入进退两难、甚至被淘汰的尴尬处境。
(二)现代化的冲击
20世纪以来,以“生产力解放”“人性解放”为核心的现代化悄然改变着人类社会。历经千年的农耕文明逐渐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原有的生活娱乐方式、伦理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其影响,衍生于农业社会的吴歌等传统文化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
吴歌是伴随着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的步伐产生并发展的。过去生活闭塞、资讯不畅,唱山歌成为人们排解苦闷、娱乐悦己的主要方式。现代社会则不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更愿意接受快捷、方便的方式来休闲娱乐、放松解压,因此多样化、新型化的娱乐工具、娱乐方式应运而生,选择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进行观影、网游、聊天、购物成为当前的时尚娱乐方式。拥有“声、光、电”立体效果的娱乐方式虽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却对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传统文化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即便同样是唱歌这种娱乐方式,年轻人也更青睐节奏明快、元素多样的流行音乐,很难与曲调缓慢、唱法平实的传统吴歌产生共鸣。得不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认同和互动,无疑使吴歌陷入更大的窘境。
(三)文化全球化的威胁
当前,人类步入依托科技进步、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时代,这种“全球化”的影响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等领域。文化全球化往往不像经济全球化那样受到关注,而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则更为直接,更为深刻,也更为棘手”[10]。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的“单线进化论”。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发达社会的文化必然取代低级社会的文化。这种割裂文化差异、强调文化同质的观点时至今日仍受到不少学者的追捧。
应该承认,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进了苏州的城乡发展。作为新兴的国际化城市以及全国率先发展的一面旗帜,苏州吸引了大量外资、合资企业的入驻,其中不乏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紧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文化的冲突,现在的苏州是拥有700多万外来人口和数十万外籍人口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文化碰撞、多元相处的现象尤为明显。和全国其他发达城市一样,代表强势、现代的西方文化在苏州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麦当劳、肯德基、好莱坞影片等蕴含西方典型价值观的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并深深渗入青年一代的意识当中。此外,吴歌等吴文化在面临文化全球化威胁时缺乏应变能力,从而在相对弱势的处境中渐渐失去自强意识和发展方向,最终难逃被强势文化消解的结局。这种文化全球化的危险趋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认可文化趋同,并对西方文化产生依附时,是否担忧过吴歌等代表民族的、传统的中国文化的命运。
(四)价值观念的改变
吴歌的传承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或者拜“兴趣”为师,多听、多唱、多悟,自学成才。无论哪种方式,现在找人传下去都是件难事,更不用说感兴趣的人了。相比较吴歌等传统文化的可有可无,在“学历论”“实用论”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考一所好的大学、掌握一门应用技能才是年轻人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青年人树立不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学校同样忽略了坚守文化的责任,忽略了对青年人进行文化认同的教育。近年来,常熟、吴江等地在幼儿园、小学成立了山歌班,为的就是从娃娃抓起,缓解传承断代的危机。然而,这样的山歌班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还会继续开办吗?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样的模式还能坚持走多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此外,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加深了人们对吴歌的偏见。吴歌是“泥巴里的产物”,传统吴歌的内容局限于农村劳动人民日常所见的题材,其语言更是难登大雅之堂。国家级传承人杨文英毫不讳言传统吴歌歌词中包含着大量“低俗”语言。正是这种草根性质,吴歌被认为是一种过时、落后的文化,一个被打上标签的“下里巴人”是很难被推崇“高、大、上”价值标准的现代人所接受并愿意保护和传承的。
(五)保护机制的不完善
苏州是吴歌的中心地,当地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充分认识到这一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对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与同在苏州且保护与传承工作更加完善的昆曲、评弹相比,吴歌的复兴之路还有很远。首先,苏州吴歌的保护缺乏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条文和行政条例,相关部门没有从科学规划的角度,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苏州吴歌实际情况的长远、全面、有效的保护机制。其次,在吴歌的保护工作中,各级政府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这项文化工程的构建要求。最后,相关部门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错误认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中,得到重视和扶持的往往是河阳山歌、白茆山歌、芦墟山歌这三个国家级的项目,其他级别的项目则远远不如它们,至于名录之外的吴歌更是无人问津,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在调查中发现,即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大山歌,当地所开展的大型活动往往只集中在“文化遗产日”期间,或者是把山歌作为地方商业活动的附庸,为经济“唱戏”,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保护理念是不少地方政府所提倡和坚持的。
(六)吴歌自身的短板
除了现代娱乐方式的吸引,造成观众大量流失的原因还有吴歌自身的缺陷。首先,受到本土方言的限制。吴语是吴歌的特殊载体,没有“软、糯、甜、媚”的吴语,吴歌便无从唱起。然而,吴语的备受冷落、严重萎缩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次,城市化的推进让乡村的人涌进城市,让小城镇的人涌进大都市,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必然要选择一种共同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最后,在国家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的今天,能够讲一口地道苏州话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土生土长的苏州娃娃甚至连苏州话都不会说。没有了原先的语境和“听”与“说”的人,本土方言的使用空间变得狭窄,而以方言为载体的地域文化也随之日渐没落。从某种程度上讲,本土方言是人和地域文化的媒介和纽带。要想唱山歌,必须先会讲吴语;要想听山歌,必须先听得懂吴语。而吴歌的悖论正在于此:丢下了吴语,也就没有了特色;保持了特色,也就树立了门槛,将潜在的传承人和观众群隔离、排斥在门外。
四、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该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成功做法,探索创新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引导依存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局、走向未来。
(一)健全和深化以人为本的吴歌传承机制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和发展的希望。目前,绝大多数省市采取命名、授予荣誉、表彰奖励、发放补助等方式,鼓励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这样的保护方式已经初见成效,但传承机制的问题依然需要深化。
首先,吴歌传承机制要重视传承群体的地位。因为抢救保护的紧迫性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国家往往以表格式的自行申请或者被推荐的方式认定吴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然而,吴歌毕竟是一项集体艺术,大多数吴歌手生活在民间,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大字不识,更不用说了解相关制度了,这种突出个人代表性的认定机制造成大量的吴歌手被埋没在民间。因此,在深化吴歌传承机制时,应该打破吴歌各级传承人均是个体的约束,尽可能地考虑传承群体的特殊性,实现代表性传承人到群体性传承人认定标准的转变,通过充分调动传承群体的力量来延续吴歌的生命力。
其次,吴歌传承机制要加大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监管。缺乏监管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中又一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给予代表性传承人表彰和资助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必须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要求其承担相应的传承义务。对于积极有效开展吴歌传承活动的传承人要加大表彰和资助力度,对于不能胜任传承工作的要及时取消其传承人资格,只有建立“进入”和“退出”的双重机制,才能实现对吴歌传承的长效管理。
最后,吴歌传承机制要致力于“接班人”的培养。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其老年化现象令人堪忧。据统计,苏州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是65岁,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甚至超过70岁。因此,要想使吴歌薪火相传,避免“人亡歌息”的危机,就必须在传承机制中注重对后继者的引导和培养。例如:对苏州籍的吴歌继承人、学艺者进行专项资助和荣誉表彰;对非苏州籍的继承人、学艺者可以享受落户苏州的政策,并纳入当地个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范围,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总之,留住、吸引更多的继承人、学艺者参与其中,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吴歌“后继乏人”的困局。
(二)与高校共同培养青年受众
青年受众的培养是事关吴歌生存发展的大计,没有青年受众,吴歌就没有未来。青年中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相对较高,加之其所在的高校本身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这为吴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普及工作提供了最佳的契合点。
第一,可以邀请苏州吴歌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进高校举办讲座,进行演出。讲座和演出可以拉近传承人和大学生的距离,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的优势可以逐渐唤起大学生对吴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并形成一定的紧迫感,最终由普通观众自发地转变为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者;传承人也会因成为大学生群体的焦点倍感自豪,从而更加努力地将歌声、技艺传承下去。
第二,把吴歌引入地方高校的教学体系,在艺术类专业中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地方高校应该加强专业教师与吴歌传承人的交流沟通,结合学者的理论优势和传承人的实践经验,共同指导完成吴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
第三,鼓励学生成立吴歌文化艺术社团。通过吴歌文化艺术社团的影响,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吴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可以邀请吴歌传承人、高校专业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编排完全由学生参演的吴歌节目,在校园中进行汇报演出;水平高的节目还可推荐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进一步扩大吴歌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
第四,发动学生参与吴歌保护的具体实践。近年来,苏州的一些高校与地方合作,搭建了如“苏南地方音乐白茆山歌研究基地”“白洋湾山歌教学实践研究基地”“胜浦山歌研究基地”“阳澄湖渔歌实践基地”等集传播、教育、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高校应该利用基地平台,组织安排大学生走进吴歌、零距离接触传承人,通过主动学唱体味吴歌文化魅力,通过认真调研提出吴歌保护对策,通过学校教育与民间体验、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的紧密结合,最终实现吴歌的动态、有效传承。
(三)创新吴歌的内容和形式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1]吴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保持长盛不衰的文化魅力,除了坚持固有的传统精髓,还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探索创新。
首先要创新吴歌的内容。通过吴歌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在保持曲调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吴歌的歌词一直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差异、山歌手的即兴创作而不断更新。20世纪30年代的《天涯歌女》《四季歌》,80年代的《太湖美》《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著名歌曲的流行都是因为在引用借鉴吴歌曲调的同时,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填入新词,创新内容,才取得唱遍全国、脍炙人口的效果。以往的成功做法提醒我们,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内容创新,深入挖掘诸如反映新农村生活、城乡巨变的题材和元素,积极创作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作品,才能帮助吴歌渡过难关,重获生机。
其次要创新吴歌的形式。吴歌可以加大与流行文化、现代艺术的融合,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改造原有的旋律、节奏和唱法,在形式上满足现代媒体的传播要求,效果上满足大众的视觉、听觉要求,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尝试融山歌、舞蹈、乐器、方言、水乡服饰、生态场景为一体的表现方式以焕发吴歌活力,吸引当代观众的青睐。当然,无论是内容的创新还是形式的创新,都要以守住吴歌的“文化基因”为前提,即抢救和保护原生态的吴歌永远是第一位的。任何创新都必须立足吴歌的特质,遵循吴歌的发展规律,否则以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吴歌的创新过程,刻意掺入一些流行元素以取悦当下的价值取向,最终只会适得其反,扭曲吴歌创新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