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教学管理的探讨

2018-01-30刘建业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管理高校

刘建业

【摘 要】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管理,可以更好的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教学管理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校体育;有效;教学管理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终身体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 [1]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同。高校体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让大学生在校接受体育教育,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已经成为高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怎样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效的教学管理则是我国高校体育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学校体育有效教学管理的概念

有效教学可界定为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内获得了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的教学,即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实现教学目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学校体育有效教学管理是什么?它是要求学校的管理者按照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的过程, 【2】是要求管理者通过最有效的手段,使体育教学工作达到目标的过程。

三、学校体育有效教学管理的途径

学校体育工作要进行有效教学管理,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落实国家对体育工作的各项政策,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规定,把体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保证体育课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或把体育课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每周2学时的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3];二、要认真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體育场地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经费落到实处,场地器材配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确保体育设施、配备质量和安全有效使用,三、严格执行体育基本标准的相关规定:凡在校大学生体育课不及格不予颁发毕业证。四、在校学生每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及其他先进荣誉称号、奖学金评选;测试达不到50分按肄业处理[4]。

2.从学校管理出发,更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思想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不仅是对体育教师进行管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是学生,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师的管理主要是对体育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进行任务布置、过程的指导、监督和反馈;对学生的管理则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课堂的参与度、以及参与过程中的表现、课后的再学习等方面来进行管理。有效的教学管理要求管理者首先转变管理理念,弱化管理即教学行政管理的思想,明确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服务价值导向,不仅仅是要对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和管理。

3.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开展有效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即最终的教学效果最直接的评价,好的教学效果依赖于有效的教学行为。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学理念,教育知识、个性特征等等都对有效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指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他能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具备成为有效教学教师的条件,另一方面他能让教师从心底真正的热爱教学,全身心的去投入工作,努力实现有效教学;二、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指导,要让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必须让他们先理解有效教学的意义所在,进而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习和吸收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创新教学手段,积极地推动开展有效教学;三、教师具备的教育知识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如果作为教师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做支撑,那么他就不可能很好的开展教学、传授知识,更无所谓有效的教学;四、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能展现其个人魅力,提高与开展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品质,如热爱学生,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中肯的评价,能发现学生的优点,有良好的教学适应性等等,教师所具备的这些良好的个性特征在无形中就能促进教学的有效化。

4.转变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爱上体育学习和锻炼

有效的体育教学管理不仅要在体育课上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应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安全生活、健康生活、文明生活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的学习行为才是最终决定教学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良好的学习行为依赖于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意识,能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行为首先就是转变他们对体育课的认识,明确体育学习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开展有效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学生体育学习行为受制于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以内为主,以外为辅。一、首先,从外部来讲要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进体育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让学生正确理解体育学习的真正意义,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的内容,促进有意识的主动参与,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其次,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那么就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所能带来的快乐和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学习和锻炼。二、从内因上来讲,首先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愿来自于要有较好的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当学生把兴趣逐渐转变成一种学习习惯时,学生才能自觉的去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把在课堂和学校中学习到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后,继续保持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将体育锻炼作为自己实现文明生活的途径之一,为“终身体育”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点,高校体育工作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进行有效教学管理,才能使高校体育工作一步一个台阶的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高校体育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朝着为我国培养更多合格和优秀的体育人才这个目标去努力,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章雪莲.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苏州市市区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M].苏州大学 ,2008.

[2]程冰.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初探. [M]. 东南大学 ,2008.

[3]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

[4]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的通知》2013,8.

[5]盛昌繁.我国体育院校教学扁平化管理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9):72-74.

[6]李静.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M]. 山东体育学院 ,2011.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高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