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克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2018-01-30常浩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玄幻

常浩

【摘 要】《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是徐克狄仁杰系列电影承前启后的一部电影,其中包含了精彩的推理分析、奇幻迷人的电影视觉特效以及有众多明星加持,《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正是靠这些因素来进行传播。

【关键词】艺术符号;艺术传播学;玄幻

一、《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的情节与概括

(一)《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概述简介

时隔五年,徐克打造的狄仁杰宇宙来到第三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是徐克狄仁杰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但如果在剧情方面来讲,则是承前启后的第二部。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是一部描写大唐时期大理寺卿狄仁杰通过智慧的头脑推理破获各种离奇案件的故事,整部电影长132分钟,情节跌宕起伏并有许多虚幻情节在内。作为系列影片的第三部,东方造梦大师徐克延续了一贯的鬼魅气质,科学家般的技术探索和邪典奇诡的想象力依然惊艳。集历史、玄幻为一体,推理、武侠互为之表里。

在这部电影中徐克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武侠奇幻元素——方术,由于这个方术的出现,使得这部电影的推理破案环节十分稀少,徐克设计的方术情节,从视觉上来看更像是一种法术,以及各大江湖奇人所展示的不同方术更像是一种斗法,在当今非常成熟的电影工业特效技术的加持之下,出造出了极为奇幻的视觉视听效果,这里不仅有各位江湖武侠的绝世武功,还有各位江湖术士的各种奇幻方术,这不仅是武术打斗方面的博弈,更是奇幻方术的较量。

(二)“狄仁杰”本身就是一种符号

早在十多年前的2004年,由钱雁秋导演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一·武朝谜案》就已经闻名于世了,在后面陆陆续续推出了几部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将神探宰辅狄仁杰侦破各大离奇案件的神一般的推理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在观众心中,“狄仁杰”这个名字已成为了一个富有推理断案能力的代名词,就和英国的福尔摩斯一样,只要大家听到狄仁杰这个名,下意识就会联想起神探。

徐克成功运用了这一点,将“狄仁杰”这个神探代名词进一步演绎,添加电视剧中没有的科幻情节进一步塑造狄仁杰的神探形象。

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的艺术传播学理论分析

(一)《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海报的传播效果

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上映之前的发布会上,电影片方运用极其炫目的视觉效果再次展示了之前为观众展示的印象深刻的狄仁杰系列电影的23张概念图海报,在最后一张中震撼展示了全新的“狄仁杰四大天王”的概念图海报,像观众再一次夯定了狄仁杰電影的炫目形象。在角色海报中,三藏法师的弟子圆测大师初露峥嵘,以独特的光头法师形象亮相,吸引观众的眼球;马思纯的银额遮面造型惊鸿一瞥,目光犀利,充满杀气,令影片充满神秘气息;影片主人公们个个神情莫测,都被密度极高的线条所包围,视觉冲击满满,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而天王怒目圆睁,其威力不容小觑,为影片又增加了几分神秘、惊愕气息。

(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的粉丝效应

“粉丝”一词是英文“fans”的直译,意思是“狂热分子”,是指对明星、演员、节目极端投入的狂热爱好者。粉丝能够大量的通过各种途径关注那些吸引他们的人或事物,在上面耗费大量精力。现实生活中的粉丝包括电影的影迷、歌曲的歌迷以及某些综艺节目的迷。随着我国电影业的高度发展,但凡是人没有一个不进入电影的迷魂阵的,看到是电影,听到的是电影,谈论的也是电影。在上个世纪,上海的电影已经拥有大量的电影明星了,而这大批的明星也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口中谈论的话题。

(三)《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的预告片宣传

在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上映前半年左右,影片的预告片小电影就已经公布,预告片长约两分钟,预告片由正式影片中的许多奇幻镜头拼合,有各位主人公以及新晋角色还有天王不怒自威的形象,赚足了观众们的眼球。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的预告片最末,留下了十分吸引人的伏笔,勾着“狄仁杰”迷们去观看正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的预告片最早是在电影院放映电影前的几分钟广告里出现的,对于“狄仁杰”迷来说,光是看到狄仁杰这个名字和光是看到主演赵又廷饰演狄仁杰的形象就会血脉喷张,而这种感觉足以使得观众们去观看《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正片。

三、《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的奇幻与推理情节分析

(一)“狄仁杰”系列电影的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上的狄仁杰除了不会断案,确实是一位非常不错并且非常有才华的官员,他当时算是比较用户武则天的大官,之所以维护“武”氏江山是因为她认为武则天总有一天会老去,而到那时便会“还李唐神器”,况且武则天是一位比较贤明的君主,并非昏庸无能之辈。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带有强烈的男权思想,而所有的问题都会是迎合大多数人,而不能迎合每个人,这是相对公平的。

(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奇幻场景带来的艺术效果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这部电影最为新奇的地方在于引入了十分玄幻奇妙的新名词“方术”,江湖卖艺的方术者在使用方术之后可以创造出非常玄幻的奇幻场景,而在影片中后期出现的“封魔族”运用妖术蛊惑人心之后,会让被迷惑之人看到精彩纷呈的幻象。这部电影的3D效果非常酷炫,这得益于现在日益高超的后期制作技术。徐克导演是真的非常喜欢恶心的无厘头镜头的人,他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了超现实魔幻场景,在影片中期出现了宫殿柱子上雕刻的龙活过来的场景,巨龙在宫殿内来回游动,不仅当场吃掉了武则天请来的三位江湖术士,更是朝皇帝与武则天吹须瞪眼,这个场景十分恐怖但又不失威武。在影片后期,又出现了由“封魔族”族长转动魔轮而制造出来的拥有上百只眼睛的巨兽,这个形象应该是呼应影片题目《四大天王》的“广目天王”,这位拥有上百只眼睛的天王与圆测大师带来的巨型白色猿人战斗,天王将无数只眼珠全部发射攻击白色巨猿,这个场景十分无厘头与恶心,无数只眼球出现的场景更是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捂住了眼睛。但是这部影片的特效还是非常足的,所有的特殊效果都显得十分逼真动人,看不出一点破绽,徐克将以“中国第一神探”为题材的电影演绎成了一部科幻电影,赚足了观众们的眼球。

(三)《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中的推理情节分析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电影借神探狄仁杰之名演绎狄仁杰的神断破案故事,但是不得不说这部影片中的断案推理环节真的是少之又少,从第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到第二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再到第三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推理断案的环节真的是愈来愈少,而愈来愈多的则是科幻奇幻情节,这对于“狄仁杰”这个标题来说实在是不好的现象,因为受之前《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的影响,“狄仁杰”已经被定义为了“神探”,电视剧中的情节也是以推理断案为主,剧情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案情带着观众们的思绪一起走,而狄仁杰系列电影似乎有些背离了这一点,而徐克创造的狄仁杰宇宙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靠特效来营造极为吸引人的场景,而不是靠着缜密的断案思绪牵动观众们的思维。第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断案情节,而浮夸玄幻的特效也并不是没有,只是相对较少,第二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就已经加入了大量特效,减少了推理的情节,直到这部《四大天王》,影片里几乎没有什么推理断案的情节,仅仅去靠特效来吸引观众。这种放弃推理转做大片的办法会令许多狄仁杰的推理迷感动失望,但是也会引来一大批想要看“狄仁杰”同时也想要大片既视感的观众,就最后的电影票房及反响来看,这部影片还是非常成功的。

四、总结

通过对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分析可以得知,一部电影的宣传与传播需要靠很多因素,包括数字媒介的传播、艺术符号的传播、精彩剧情的传播以及电影奇幻的视觉效果来传播,总结来说《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值得观看的好电影。

【参考文献】

[1] 《艺术与传播》[J]. 曾耀农.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2)

[2] 《影视传播学》[J]. 史可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01)

[3] 《影视艺术概论》[M]. 倪祥保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

猜你喜欢

玄幻
窥见“玄幻世界”
小说治愈毒瘾
初中生玄幻小说阅读行为分析
浅析玄幻小说的继承与背叛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
不可抗拒第二世界的魅惑
——以《诛仙》为例
高中生阅读玄幻小说的心理需求及影响研究
论网络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弊病
网络玄幻小说影视剧改编的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