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为彼岸只为海

2018-01-30束云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渗透初中语文

束云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很多人认为中华经典诗歌诵读花太多时间没必要,不值得。而我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能深刻影响到人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从而有利于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做好中华经典诗歌渗透教育,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大有可为。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教育;渗透

中华经典诗歌诵读渗透教育近年来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经典诵读,能够夯实学生的文化积累,提升精神面貌,培养良好习惯,甚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观照中华诗经典诵读渗透教育,我们农村语文教师大有可为。

一、在初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意义

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作为一个载体,是国学的重要一部分,是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生动体现。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渗透教育,我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帮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传承并发扬民族文化,做更好的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文化高度繁荣,社会面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冲击,其中的糟粕并不在少数。孩子们对西方文明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学生们可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而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等,很多孩子提到的时候,却是一脸茫然。这令我们不由得呜呼哀哉,十分痛心又无奈。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的语文学科,理当担负起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的光荣使命。中华经典诗歌诵读渗透教育,就成了特别合适的抓手。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渗透教育的具体做法

1、课前诵读,长期积累。每天上课之前两分钟预备时间,拉开了这堂课的序幕。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这两分钟,我自会打起小小算盘。利用这两分钟,我始终要求我班学生进行经典诗歌、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名人轶事的积累和交流,尤其是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考试纲要上的必背古诗词背完以后,我还经常根据当时的季节特征,时令特征,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布置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诗歌。在每次上课前,我就会让学生进行分享。那些朗朗上口的文字,读起来容易记忆,比一般的说教更易深入学生心理。总能在孩子们心理激荡起思想的涟漪。“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样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正是家长教师需要教给孩子们的教育。再比如说,我在上《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这类有关立志报国的主题思想的诗文的时候,往往会让学生上课之前先准备好课外的相关古诗词。而当我在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黄鹤楼》这些诗文的时候,我总是会让学生准备一些立意相关,或者相同作者,或者手法相近的古诗词进行诵读。长期坚持,我们班的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大量积累了古代诗歌。同时,提升了文化素养,净化了人的心灵。从初中开始,就试图让他们与古仁人对话,陶冶他们的情操。

2、立足课堂,咀嚼经典。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我的做法,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在四精四必这些传统的做法上做实。借助多媒体,借助学生长期以来深厚的古诗歌积淀,我力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能够举一反三。比如学习杜甫的名篇《望岳》,我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了“名作赏析”,“诗文对照”、“邂逅作者”、“我写古诗”等多个环节。逐层深入地学习了古诗词。理解透彻以后,还会用多种形式诵读,达到化境。

3、课外搭台,经典点睛。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包括中华古诗词诵读渗透教育,可以在课外平台上大有作为。“海贝”文学社活动,我们坚持了很多年,《文海拾贝》社刊的出版,也逐渐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去年开始,我在指导他们出刊的时候,建议适当加一些诗词创作。近体诗、格律诗,都可以尝试一下。自己写出的东西,“更可以读得摇头晃脑”,读进自己的心,读进同学的心。同学们听后哑然,深以为然,创作热情被触发。卢安睿的《莫让青春悄然而去》、薛清云的《谁在谁的青春里受伤》,在课堂上交流后,都赢得了滿堂喝彩;还有同学比较羞涩,用笔名提交诗歌创作,

如立火的《梦》、寂弦的《离开的人》,都已经初具诗歌之精妙,我当即决定把它们安排在当期《文海拾贝》的第2页、第5页,以示褒奖。

教室后后面的《习作园地》、《风采展示》,我特意辟出一个角落,让学生进行书法展览,其中就有两期,全部是中华经典诗歌。王晓烨的行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刚劲有力,又充满灵气,全班一致认可。我当即给她一个很大很大的“头衔”--九1班第一书法家。

每周下午第四课,有一节语文辅导课。有的老师,拿来给孩子做试卷讲试卷,或者忙于进行新课。可是对于我来说,总有种理念,有个声音,似乎挥之不去,那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绝对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语文考试的机器,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国学的美,传统文化的美;全面帮助孩子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这节辅导课,常让我用来进行阅读教育,有时候更会举办一些短平快的小型比赛。比如进行中华经典诗歌的朗诵比赛。去年五月,高颖颖朗读《卖炭翁》,台上声情并茂,台下掌声如雷,至今印象深刻。

这些活动,其实很细小,很琐碎,谈不上精彩纷呈。甚至很多人会说不值一提。但我始终认为,传统文化对孩子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花一些心思去做,值!

三、经典诵读渗透教育的收获

“不为彼岸只为海”。做这些事的时候说实话真没有任何功利之心,就想着让孩子受到精神滋养。然而意料之外的是,这些却让孩子们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积累超过常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各方面展现出可喜的进步。在“红星闪闪照我心”活动中,我班学生徐煜,获得吕四港镇征文比赛一等奖,启东市三等奖;朱姜艺同学参加吕四港镇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在暑期学生阅读与征文比赛中,我班学生又传捷报,作为指导老师,被学校校长室以短信形式在全校范围表彰;在市组织的“最美试卷”竞赛中,积极辅导,借助这样的契机,提升全班学生写好字的意识,王晓烨、薛清云,被学校选中,代表学校参加市局比赛;在启东市教育局、启东市团市委等单位举办的:“燃烧吧,青春”演讲比赛中,何彭彦同学又杀入全市总决赛现场会,她的文章、故事、演讲时的激情,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最终在跟高中同学同台打擂的情况下,获得三等奖;徐煜同学参加了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胜利出线,2017年11月,赴海门实验学校赛点参加全省复赛,后获得省三等奖。

真可谓是惊喜连连,捷报频传。在这些成功的背后,都闪现着中华诗歌诵读渗透教育若隐若现的功臣的影子。同学们看到了希望,老师也增加了信心。

悠悠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沉淀,对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中华经典诗歌,就像这文化宝库中那最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如何传承好它,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郭文婷.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教育:文摘版》:00289-00289.

[2]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文学教育(下)》,2011(1):125-125.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渗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