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正向改变的网格化服务探索

2018-01-30陈正碧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网格化社区服务

陈正碧

【摘 要】文章对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要实现从网格化从“管理”到“服务”治理理念转变的过程,需要在硬件上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在软件上以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合作。同时通过借鉴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方法,推进网格化围绕居民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促进社区正向改变。

【关键词】社区;正向改变;网格化;服务

网格化管理是指运用计算机进行网格管理的方式,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网格单元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组织资源,最终以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方式。[1]即是要实现扁平化、多元化、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的一种现代社会治理的方式。[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网格化治理模式中,依托信息化管理技术,基本能将人、地、事、物、组织基本情况进行掌握,推进管控目标的实现,但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社区居民的需求,从而迷失在价值取向上。[3]

二、原因分析

(一)信息化平臺不完善

一是系统硬件问题。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对网格重点场所、出租屋、商铺、人群密集场所和入网的各类城市部件进行登记时出现图文无法上传,或上传后信息丢失,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二是多系统原因。大部分工作人员属于兼职网格员,包括出管员、计生员等专干,负责出管系统、计生系统、外来人员管理系统等,每个专干自身要负责至少两个系统以上的信息录入,还有随身携带的信息采集手机数据的录入。三是信息共享效率低,处置速度慢。网格员在上传了相关信息后,等待回应的时间长,处理结果也没有后文。

(二)党建引领弱化

基层党组织在网格化治理中功能弱化、虚化、边缘化,未能发挥引领作用。探索其原因,一是各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缺乏,基层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处于摸索阶段,其政治功能并没能在网格内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基层党组织与网格员的互动基础弱。归属于不同的组织主体,没有直接的互促互融,活动参与分散,导致在社区治理的嵌入不足。网格员也未能充分动员党员的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中。三是分散化、碎片化的网格影响网格内党员活动的组织,领导能力被削弱,网格内的党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

(三)服务形式化倾向

形式化倾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网格员缺乏责任意识。服务居民时没能链接社区、法律援助等资源,缺乏对社区资源的认识及调动意识和能力,没能充分发掘社区和群众的力量,助力网格员的工作。且“一格一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设置导致网格员无暇顾及群众的反映。二是是网格化的泛化和虚化。很多问题的根源不在网格内,网格员权力和能力有限,能解决的只是轻微事件。其他事情依据情况上报,而问题复杂性和解决问题主体不明确性,导致问题解决路径的闭环没能有效形成。网格化管理落实到基层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研究如何让网格员及机制发挥真正效用。三是多元治理发展深度不足。非政府组织在网格化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政府单一治理痕迹明显,缺乏向多元治理的转变。同时应被纳入网格化的“多元治理主体”不明确,主体的作用发挥不清晰。

(四)管理行政化

网格化管理在实践中重管理轻服务,以社会控制为目标,实际权力结构上并没有实现从垂直结构到平面结构的转变。网格化管理能提供的服务较少,服务面较窄,行政色彩浓重,自下而上的自治模式被弱化。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

网格化管理需要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关键需要在信息管理中心统一各部门共享信息,所以网格数据之间的无缝对接需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协作,消除职能部门权力界限不清、职责不明,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象。同时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建立除了职能部门外、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业委会、网格居民等多主体服务网络端口,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格即使及时反馈意见。网格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建立网格内服务对接平台,如微信、qq等,实现网格内社会资源及网格之间的互通。

(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主线贯穿社会治理与基层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引进社会治理的路径。[4]其一要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上级党组织要出台党员志愿者服务指引及评价考核指标,提高党员在基层的识别度;其二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构建党员和网格内组织开展议事平台,吸纳多元力量参与议事,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凝聚力,链接社会资源,发挥党的政治功能。其三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的落实,网格内党员的建设和领导力的培育的重视。

(三)多元主体合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5]网格居民问题的复杂性需要链接社区内外资源为网格内居民提供服务。打破政府单一的管控,扩展多元参与和社会自治的空间。通过搭建社会共治平台,促进社会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大力支持网格员打通社区内外资源的衔接,充分利用到社区内外资源为居民提供服务。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政府需要扩大社会组织服务购买范围,同时在网格化准入机制中,将社会组织服务和网格居民需求有效链接,避免资源浪费。积极倡导各类主体和群众参与治理活动。推动志愿者平台搭建及推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中,通过开展居民代表大会、社区活动等激发群众的潜能和责任感。

(四)借鉴社会工作服务理念

网格化在社区中的事务的处理不是单一的方法就能解决的,需要综合的方法才能解决。如此有学者认为“从理念、方法、要达成的目标的角度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是同构的、是高度契合的”,[8]社会工作方法在网格化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对网格化管理的借鉴,如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专业的价值观和伦理守则等;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手法以及社会工作行政方法的运用。社会工作在网格化中的职能应该更为具体化,如详细化“网格社工”的职责分工、社会工作机构与网格员的服务找到契合点、针对网格员培训社会工作的知识等途径将社会工作的优势融入网格化管理中,使服务精细化,注重服务群体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提升,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移,为网格内居民增能,为后续社区正向改变蓄力。

四、总结

网格化管理以管控取向的而非服务取向的内在缺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信息化管理可以成为提供高效服务的一种手段,同时在实践中加强创新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的带头模范作用;实现多元协同共治主体,链接社会资源满足群众服务需求;借鉴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等优势和发挥社会工作在网格化管理中不可少的服务角色作用,以居民需求为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网格化治理社会化水平,实现社区正向改变。

【参考文献】

[1]荣桌.城市社区管理网格化管理区域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75-303.

[2]周进萍.南京市网格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03).

[3]张艳国,刘小钧.我国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3):4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J].国务院公报,2017(18).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11).

[6]王思斌.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1):45-46.

猜你喜欢

网格化社区服务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