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018-01-30陶润生吴朝阳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数据平台转型升级工匠精神

陶润生 吴朝阳

【摘 要】当前,“互联网+”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其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内外困境来展示其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与必然性,针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提出了两点路径——工匠精神与大数据平台,二者的结合也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工匠精神;大数据平台

一、引言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他说:“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至此,“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

当今社会,“互联网+”行动计划与各行业广泛融合应用,传统制造业能否把握住这个风口,在变革浪潮中变道超车,完成转型升级,还有待时间的验证。而“变道”就是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升级路径。

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原因

(1)外部原因

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发达国家自金融危机之后就意识到单单依靠以金融、股票证券、风险投资等为主的虚拟经济是无法让国家持续发展下去的,只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结合才能让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和扎实。而实体经济在其中又扮演着地基的作用,只有地基打好了,大厦才能更加牢固。制造业又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对一国的战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战略和日本的“制造业再兴战略”等。

发展中国家制造优势渐增。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到了瓶颈期,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环境红利等逐渐消失,而以印度、巴西、越南、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就渐渐突显出来。例如为了追求降低劳工成本和获取政策支持,相对于中国劳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和政策偏移,富士康、三星、耐克等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投资建厂。印度等国也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比如印度出台“制造业国家战略”,着重提高制造业对GDP的贡献比重;巴西发布“工业强国计划”,在税收方面放宽政策,同时有计划地推进制造业结构性改革。

(2)内部原因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经过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这过程中依靠廉价劳动力、大批闲置的土地、低廉的自然资源等牢牢占领了全球价值链低端市场,并拥有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中国制造业的“大”是在建立在“三高一低”的基础上(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劳动生产率),而且多数为贴牌加工的粗放型生产制造企业。单位GDP能耗,中国是美国的3.7倍、日本的7倍,但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4.38%,日本的4.37%。

企业家意识不足。能否把握“互聯网+”战略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对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处于观望的态度。

用户需求变化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户的行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单一、标准化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小众品牌意愿度会越来越强。对于大多数传统制造业而言,依靠老产品、老方法,最终会不断丧失市场竞争力的,用户也会不断流失转向已进行转型升级、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竞争对手那边。

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1)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根本

工匠精神可以表现为精益和专注,德国和日本就是将这两个方面发挥到极致的两个国家。因为德国在先进的互联网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没什么优势,所以它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制造本身,不断增强其硬制造能力。德国的工匠精神是专有技术和精益制造的完美结合,这也是德国工业的根本。日本的企业结构犹如金字塔,底部是一大批精益专注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也许规模不大,员工不多,但一直长期为大企业提供品质优良、技术含量先进、高精密度的零部件、原材料。日本人天生追求严谨执着、精益求精,而这正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日本的制造业烙印着日本人的特点--严谨、专注,始终在本行业里深耕细作、精益求精。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要秉持专注和精益,在产品、技术等方面多下功夫,扎实提升中低端制造业的品质和效率,将中低端环节做到极致,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国际产业体系中占据领先地位。

(2)智能优化的大数据平台是关键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被不断提及且在某些行业内已有一定程度地运用。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在本质上都蕴含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在内。这些依靠的就是大数据驱动,这也是传统制造业想要完成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是大数据贯通制造业全流程。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及智能决策等都依托大数据;二是大数据实现精准和个性化定制,“精准”可以说是未来企业竞争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大数据平台的发展与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痛点。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数据经营企业,其目标也是从产品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都能实现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企业,真正成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企业。

最后,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加强企业转型升级意识、发挥政府引导支持作用和开拓社会研发创新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人民网-财经频道: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306/c394090-26651519.html,2015-03-06.

[2]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浦东新区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EB/OL].http://demo.bitech.cn/PdkjCMS/Article/201507/201507310033.shtml,2015-01-26.

[3]章立东.“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6(4),43-47.

[4]佚名.外资撤离中国之反思[J].江苏商论, 2015(10):36-43.

[5]纪成君,陈迪.“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的路径设计研究--基于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2):50-55.

[6]冯国华.打造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业[J].中国工业评论,2015(4):38-42.

[7]肖静华,毛蕴诗,谢康.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体系与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J].产业经济评论,2016(2):5-16.

猜你喜欢

大数据平台转型升级工匠精神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