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在那一年逆转
2018-01-30杨艳丽
杨艳丽
1968年农历11月,我出生在中原大地离南北两个县城舞钢和舞阳都不近的一个小村庄。初中毕业之前,我从没有远离过村子,走得最远的路,就是小心翼翼地跟在母亲身后到乡镇供销社买白糖,目的是为了吃上一毛钱能买10块甜掉牙的糖,去趟县城是我那时最大的梦想。
我在五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家里的长辈们重男轻女,父亲是他那一辈中的长子,我哥哥自然是太奶奶,奶奶心中的宝。他吸干了母亲的营养,等我出生时,母亲一滴奶也没有,我只能喝玉米面糊糊。由于婴儿胃部发育不健全,长期的粗粮喂养,导致严重的消化不良,3岁时我瘦得像只螳螂,也不会站立,只能歪着脑袋坐在玉米苞编织的蒲团上。
“怕是养不活了,扔到田里吧。”太奶奶看到骨瘦如柴的我,总会这样唉声叹气。
“她可是一条命啊。”忧伤的母亲默默地含着眼泪把我抱在怀里。
家里缺粮,心里慌张,还有什么比孩子挨饿更让一个母亲揪心和无奈呢?后来,村里同族姓的一个姑姑经常喂我点白面糊糊,就这样我活了下来。但身高是所有妹妹、堂妹和表妹中最矮的一个。
1968——1978年,正是拔节长身体的年龄,我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每年春天到麦收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生产队分到的粮食吃得差不多了,小麦又没有成熟,为了填饱肚子,田野的野菜挖光了,树上的榆钱和槐花也相继撸得精光。
漫长的冬季更是难捱,靠挣工分吃饭的年月,大人们白天都忙着挣工分,到了晚上,昏黄的煤油灯下,太奶奶坐在織布机前“哐当哐当……”地穿梭;奶奶手摇纺车“嗡儿嗡儿……”地纺棉;母亲一针一线“哧啦哧啦?”地纳鞋底,这三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交响混沌的催眠曲。每晚,我都饿着肚子在这声音里睡去,又饿着肚子在这声音里醒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宏伟的蓝图。这一年,我整整十周岁,我的人生岁月开始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共同成长。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80年代初期,分田到户又在中国农村普遍推行。我们7口之家,除了每人分到1亩7分地的责任田,还分到一头耕牛和一些农用工具。尽管那个年代耕、种、收全靠人工和牲畜,但母亲的眼里多了一份希望,父亲心里多了一份畅想,他们恨不得全身长满双手,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回家。村里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大人们田野里耕地,红薯地里翻秧,麦场里打场,河沟里捕鱼,水塘里撒网……孩子们沟沟坡坡放牛,田间洼地割草。从此,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吃不完的玉米、大豆和高粱,白面馍馍再也不是梦想。
改革开放短短几年,我们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家户户盖上了新瓦房,电灯取代了煤油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伴随着缝纫机“咯噔噔?咯噔噔?”的声音,一件件崭新的衣服做成了,母亲再也不用做针线,纳鞋底了。衣服的颜色和布料也不只是单调的蓝灰咔叽布,逐渐出现了花色繁多的印花棉及涤纶,女孩子甚至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
在自家的田间地头,我就着风儿朗读。我翻着连环画,初步了解了中国的四大名著;读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领略到了文字的魅力,从此,想当作家的梦想在心头飞扬;看着一本本《故事会》,我的放牛生活不再枯燥,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
在麦浪飘香的田野,我伴着彩云歌唱。那时,我学会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吃饱穿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的转变。父母改变了骨子里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在他们的鼓励下,我也有幸成了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受益的农家女孩之一。
1985年,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也是我们村唯一考上重点高中的女孩。入学的那天,母亲不知从哪里拿出来一个布包,她用粗糙的双手打开一层又一层,打到最后一层,呈现在我眼前的是1元、5角、2角,甚至1角皱巴巴的纸币。
“这是30块钱。”母亲小声地对我说。
我颤抖着双手数了一遍又一遍,流着眼泪揣着浸透父母汗水的30元钱, 跨进了高中的大门。
1988年,高中毕业,我如愿考上了南方的一所石油院校,同年9月,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父亲的目送下,我挤上一辆绿皮火车,站了整整12个小时,告别父母和家乡的亲人,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1992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压裂酸化工作液的技术研究,和勇立潮头的石油前辈们一起,开始奋战在基础实验、前沿科技研发的工作中,为原油的增储上产助力。在简陋的板房里,完成了玉门油田复杂岩性储层一口又一口井岩石的酸岩反应动力学、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试验研究。在临时实验室里,通过大量的实验,逐步形成了清洁压裂液、乳化压裂液、交联酸酸液、高密度加重压裂液、超低浓度羧甲基瓜胶压裂液等压裂酸化工作液体系,这些液体体系陆续成功应用到塔里木、吐哈、长庆、吉林、玉门、冀东等油田。如今的压裂酸化实验室经过不断的升级改造,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实验室,我也从一个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高级工程师。
今年的金秋“十一”长假,我开车回到了家乡。如今的农事已经不需要牛拉人扛,伴随着机器轰隆隆的声响,一眨眼,田野里的金黄就被铺进各家的院子里、房顶上。
在老家房屋的墙角,偶然看到父亲用了大半辈子的旧时农具,它们带着历史的气息和岁月的温度,默默地立在那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时光静静地流淌,2018年,我已迈进“知天命”之年,半生已过,回眸放眼,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开放,社会的和谐,住房的改善……春花秋实四十载,每个年代都赋予我不同的成长记忆,而我也深刻铭记不同年代的成长足迹,为祖国的建设成就感到自豪。
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相信中国一定会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也必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