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无声胜有声
2018-01-30徐雁
徐雁
摘 要: 标记作为一种简洁而又包含具体意思的载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思维特点。通过发挥标记的暗示作用,能有效提升幼儿生活自理等方面的能力。本文阐述了教师如何将小班幼儿生活学习目标,以直观形象的标记符号物化到环境中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 小班幼儿;生活能力;标记
良好的常规教育是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是一日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刚刚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的集体中,正处于集体生活的探索、适应阶段,正是教师开展常规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
在实际工作中,幼儿的行为多在老师的提醒或监督下产生,自觉行为较少,教师对常规的简单重复和一再强调,会使得幼儿产生厌烦感和抗拒感,不利于幼儿自律行为的产生。
标记作为一种简洁而又包含具体意思的载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思维特点。我尝试将幼儿园生活常规中需要学习和巩固的内容,以直观形象的图形或简单的标记符号呈现在环境中,在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信息刺激下,轻松地向幼儿传递各种信息和要求,从而促进其自律行为的产生。主要运用在几下三个方面:
一、 我会照顾自己——自理能力培养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普遍出现自理能力弱、独立性差、不能适应集体生活等种种问题。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习生活技能、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利用标记,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形成。
喝水时间到了,我在饮水机前的地面上贴上了几对小脚印,“告诉”幼儿喝水的时候,需要排队;在最前面的脚印边上添上了一个向右的箭头,提醒他们,倒完水往右边走。饮水机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接水,井然有序。
盥洗室里,我在每个水龙头前贴上一对小脚印,提示幼儿这里只能站一个人,后来的人要排在后面。拍摄正确洗手的步骤照片,按合适的高度将洗手步骤图贴在洗手池的墙面上,用数字、箭头来提示幼儿看的顺序。每个幼儿都会饶有兴趣地按照脚印排队,看着墙面图示洗手。
每天餐后,我用相对应的物品简笔画记录下“碗、勺子——杯子——毛巾——椅子”,再加上数字和箭头,幼儿会看着图片会边指边说,边说边做,幼儿自理能力、独立性显著提高。标记会“说话”,它随时随地、持续不断地给予孩子所需要的提示。
午睡室里有午睡步骤图“铺被子—脱鞋子—脱裤子—脱衣服—叠衣服—盖被子”;生活练习区里有叠衣服的步骤图:“对齐门襟—整理领子—折袖子—折帽子—向上对折”;卫生纸盒上方的墙上贴着小手拿纸的图案,“告诉”女孩子如厕前先拿好卫生纸;垃圾桶的上方墙上贴着一个箭头,“告诉”他们垃圾要扔进垃圾桶。标记省去了教师的“苦口婆心”使幼儿有章可循。
二、 我要摆放整齐——物品收归习惯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很多物品,有个人专属的,也有集体共用的,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常会有孩子随手拿起一个杯子就喝水,洗完手后顺手拿块毛巾就擦,坐位置、睡觉时逮着就坐就睡……我们在每个孩子的毛巾架、杯架、衣帽柜、学具柜等处分别贴上属于他们的独特标记,幼儿就能把自己的标记和物品一一对应联系。标记成了会说话的工具,成了幼儿学会有序收归物品习惯的好帮手。
美術活动,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装油画棒塑料筐贴上组别标记,柜子上也也有相同标记。每次活动前,幼儿就会找到贴有自己组标记的筐子里去取放自己的油画棒。大大减少了幼儿等待的时间,也让幼儿体验到了自我服务的乐趣。
摆放有序的区域游戏材料,在活动结束后往往一片狼藉。教师收归固然省事,却让幼儿失去了学习机会。我给每一个区角都设计了一个图案,给区角里的每一份游戏材料都做了相应的图案和数字,并且在柜子上也都贴上了相应的图文标记,在孩子取放的过程中无形地渗透了图形和数字对应的学习内容,使得孩子们在游戏中多了一份责任意识,当完成时,孩子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 我能关心朋友——社会行为指导
幼儿通过对周围生活中各种简单标记的观察、了解、认识,学会怎样做事、怎样在集体中生活、怎样与人相处,不仅促进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形成,更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小班幼儿刚开始学习使用剪刀时,常常剪刀前端冲外容易发生危险。我在剪刀筐子旁就增加了一副“剪刀嘴冲外(×),剪刀嘴握在手里(√)”。幼儿每次取用剪刀时,都会先看一眼,然后把剪刀嘴握在手心里,以免误伤到同伴。
开展各个领域活动时,幼儿座位的排列是各不相同的。我用不同颜色的不干胶在教室地面上贴出了不同的线条,幼儿摆放椅子时,将两条前腿放在线上。每次活动前需要改变座位时,幼儿就能按照颜色有序地将小椅子摆放整齐。
楼梯上,贴了上下箭头,避免拥挤碰撞,帮助幼儿养成靠右行走的习惯;午睡室的门上贴了“嘘”的动作图,告诉大家轻声说话;饮水机旁贴着“你喝了几杯水?”提醒幼儿及时喝水;自然角里贴着“阳光+水滴+爱心”的图片,提醒幼儿关心照料植物;图书角的墙上贴着几条图文并茂的提示:请你坐着看书,一次只看一本书,要爱护图,看书时要安静,看完后放回原处。每次活动时,图书角里总是一派安静闲适的景象,活动后,一摞一摞的图书总能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架子上。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小班幼儿虽然在生理与心智水平方面处于较低阶段,但他们已初步具备了识别外来标记符号与运用标记符号对他人的行为做出调整性反馈的能力,经过实践研究,我通过在环境中发现标记的作用,让幼儿与之互动,在“自我改变,自我调整,自我战胜”中体验,从而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形成“自主”,从“自主”形成自我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王莲欣.让标记符号 与幼儿“说话”[J].学前教育,2006,12.
[3]康晓霞.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托幼,2009,02.
[4]李素珍.构建小班幼儿良好常规的“妙招”[J].新校园·理论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