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在运动中如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018-01-30马玉红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运动幼儿

马玉红

摘 要: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慢慢的认识其重要性,尤其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各级学校都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幼儿园也不例外。幼儿运动已经成为幼儿园中的重点课程之一,但是受到其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防范意识不足的问题,所以要做好培养工作,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地把幼儿运动中的意外伤害的概率降低最低,保障幼儿的安全。

关键词: 幼儿;运动;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它充分说明了健康、安全、生命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现实意义。然而,健康、安全与生命是不能靠被动地等待给予的,而应该是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我认为应该从更新教育观念,放飞孩子中开始;从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教育活动中提高;从重视家园配合,搞好同步教育中完善;从抓住契机,做好随机教育中创新。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危险,在面对危险时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提高自护能力不仅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更是幼儿园平稳发展的需要。运动活动作为提升幼儿运动技能的重要保证,要从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上来进行,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案来进行培养,提高教育的效果。

一、 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

开展活动前要对本园运动区域的设置进行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巧妙地利用科学合理地设置,周边环境与运动区域要有机结合,按照不同的动作进行分区,比如,西城幼儿园就将活动区划分为走跑区、跳跃区、攀登区、投掷区、钻爬区。也可以根据场地和活动的需要增加平衡区、球类区、综合活动区等,还可以按不同的器械分区,如大型玩具区、小型玩具区、手头玩具区等。各区域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和确定的活动范围,各区域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区域的分布更为明显。这既便于幼儿选择区域,也便于幼儿在换区活动时作适当的身体调整。

二、 帮助幼儿掌握动作与方法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发展来说,基本的动作主要包含了跑、跳以及爬等,但是受到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孩子表现出了头重脚轻的现象,这样也就难以保持自身身体上的平衡性。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育中要从帮助幼儿掌握基本动作与自我保护能力上入手,通过有效的教育来提高幼儿的安全性。如在跨步时要保证脚与地面高低的合理性,走路时也要目视前方等。只有真正让孩子懂得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与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安全。现如今,幼儿意外事故不断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加之其安全意识与常识不足,所以也就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从安全教育活动上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好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加之其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所以受到自身好奇心理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但是受到幼儿骨骼弹性与容易变形的影响,其在运动中表现出了协调能力不足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要从这一阶段幼儿的特点上入手,做好教育培养工作,帮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技巧与能力,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 开展常识教育

在开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教育中,教师既要主动收集与安全方面相关的知识,综合好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借助广播、电影以及电视等媒介来向幼儿宣传安全知识,帮助幼儿认识到意外伤害的危害性。首先,教师要借助讲故事等方法来向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或是可以组织幼儿到马路上通过自己观察来认识红绿灯或是各种路标,让幼儿认识到危险是无处不在的,同时还要让幼儿懂得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避免发生意外。在户外活动中要先检查自己服装上的整齐性,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游戏场所是否安全,以此来确定出适合的游戏内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向幼儿讲述游戏的规则,避免幼儿由于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出现意外伤害。

四、 从不同环节中进行培养

在运动中幼儿很容易出现受伤等问题,而这也是无法杜绝的问题,但是却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危险系数,所以就可以从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上来进行,做好教育工作。第一,要做好教学环节设计。在课前要从活动的危险性上进行分析,以此来减少事故的发生,且当发生事故时,还要从将危险降至最低上来进行,同时将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告知幼儿,以此来提升幼儿的防范意识。第二,提升防范意识。运动作为幼儿园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受到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激动或是缺乏理智等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要求教师要具备充足的耐心,正确的开展防范教育,同时还要培养好幼儿的防范意识,让幼儿明确不能随意离开集体,而是要与集体一起活動。当发生危险时,要及时上报教师。教师也要设计出相应的示范活动,借助实践引导来帮助幼儿掌握自救的方法,真正培养好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在课前也可以给幼儿准确相应的药品,当幼儿受伤时及时进行包扎与消毒处理。第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但是也要控制好活动的危险系数。受到场地的限制,在运动中很容易出现碰撞等行为,所以教师要及时向幼儿讲述应当要怎样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在提升幼儿遵守规则的基础上来提高防范意识。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运动能够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提升幼儿的体质。所以在开展运动教学时,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上入手,采取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帮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安容,刘应芳.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之我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2]林煜.培养中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3(08).

[3]张莉凤.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4]刘银萍.如何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保护能力探索[J].成功(教育),2013(06).

猜你喜欢

运动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不正经运动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