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教学应用于中职化学课堂的研究

2018-01-30李叶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中职课堂微课教学化学教学

李叶

摘 要: 中职化学教材涉及众多化学实验和抽象的概念,加上学校本身的条件限制、学生自身情况的差异以及一些实验的特殊性,导致很多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很多障碍,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而“微课”的介入,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由于“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能够将化学知识和实验以图像、声音、文字等更加具体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短小精悍,节约时间,并且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点。而中职教師在设计微课视频的时候,也应当有侧重点,要能突出教学的难点。本文围绕“‘微课教学应用于中职化学课堂的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中职课堂;化学教学;微课教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信息化环境的日益成熟,在教学领域也促进了深化的改革。在中职化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而微课作为其中的精华部分更是被教师广泛使用,他以短小精悍的独特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学习资源以视频的方式展现,能够改变学生的对传统课堂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一、 巧用微课资源,化解教学难点

化学学习中存在很多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中,教师虽然能够尽力搜集资料,设计教学形式,制作较好课件,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都是有差异的,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理解掌握。但是教师要是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资源,定然能够取得新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微课视频一般都是由教师自己制作的,因此不同的教师对课本知识有不同的理解,设计出的视频也是不尽相同的,其抓住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有所差异的,学生在选择微课资源时,只要搜索知识难点关键词就能够选出自己需要的视频,这样学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而不局限于教师指定的单一的资源,能够保证资源的多元化需求。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结合课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设计教学任务和目标,并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记录下来,了解反应的本质,并比较不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掌握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相关的官网上查阅资料,寻求最为专业的答案,并借助手机或是平板的帮助,将可视资源拷入自己的设备中进行反复观看,如此,学生能够迅速地投入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并且快而好地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对课本的部分知识内容也能理解得更加清楚。而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清楚,并在学习中代入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创建更多课堂互动的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和探讨的空间,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能够加强知识的互换能力,降低学习的难度,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实现课堂效率的高效提升。

二、 突破空间限制,展现实验过程

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中职教学特色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因此在中职化学课堂中,不能仅仅以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而是应当结合实验,提升实验在化学课堂中的占有比重,通过大量实验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和研究品质。具体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要求教师能够意识到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教师也为之不断探索,采取了一些行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由于一些实验的特殊性,教学条件不允许,存在诸多限制,学生不能直接接触到实验,学生对此就会感到学习的枯燥无味,从而制约学习效果。而教师若是能够使用微课教学方式,就能很好地将解决这一限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实验教学的魅力。比如在学习铁锈腐蚀的原因时,为了能够充分展示铁锈生成原因,需要借助五个对比实验,而要是在现实中去操作,需要的时间会很长,而课时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化学实验效果得不到完整的展示。因此,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别观察五组实验,并有手机记录下来发生的变化,然后将这些视频反馈给教师,做出两三分钟的短视频,并让各个小组就自己的记录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在相互的交流总结中,结合对视频的揣摩,自然能够更加轻松的得出实验结论。实践表明,这种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微课资源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

三、 形象微观教学,克服教学障碍

众所周知,化学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学习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如果采取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往往是无法得到体现,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根本无法体会到这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若使用微课教学方式,就能将抽象微观的知识点,转换成形象直观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认识知识内部变化,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若是单纯地采取以往教学方式,不但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较差。教师借此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用分子模型动态动画的形式将抽象的原运动具体化、宏观化,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反应原理,让学生迅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实质,增强学习效果。

四、 小结

总而言之,将微课资源利用到化学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化解知识难点,降低学习难度,将微观的学习理念转换成更加直观的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研究和探讨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必然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发展,帮助教师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安艳,陈继良,张泓毅.微课理念下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方案研究——以韶关学院的师范教育为例[J].软件导刊,2013(06).

[2]陈绯,王志有,陈林,周袭非,徐洪波,李莉香,王涛,王月.“缓冲溶液”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03).

猜你喜欢

中职课堂微课教学化学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中职课堂效率
计算机网络运维中中职课堂教学研究
C2C网店运营课程在中职课堂的实践教学与探索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