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有效帮助“学困生”转优的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建议
2018-01-30尹才全
尹才全
摘 要: 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相对其他学科而言,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思维较强的特点,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高中数学学习和解题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薄弱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避免学困生的产生并积极引导学困生走出数学学习困境。本文主要讲述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以及转优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困生;转优
数学教育教学在高中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升学考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高中数学也是高中升学考试的分水岭,高中数学学习不仅是学习数学知识,而且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提供数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学好高中数学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能力建立数学模型,能有效整合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在解题中寻找自信,形成数学素养,并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而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在逐步复杂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会跟不上老师和学生的思维,越学越难,最后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严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困生”一词经常听到,主要指学习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基础比较差,学习信心不足,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要求老师不断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式,设置能顾及全体学生的课程,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纠正困难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困难学生的照顾,引导困难学生自主学习,夯实数学基础,在鼓励和进步中找回数学学习的自信,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相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困难生也能转化为优秀的学生。如何有效帮助“学困生”转优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意见或建议。
一、 积极引导,悉心照顾,激发困难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监督好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在提问过程中,老师有意识的叫困难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答不出来,老师应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心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同时让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上产生紧张心理,害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及自己而认真听课,当学生回答上了老师所提的问题,老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良苦用心,学生会以感激的心理学习数学知识。高中数学内容多,教学过程较为紧张,老师不可能顾及所有人的学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难免有不懂的知识或解题过程,因此数学老师应鼓励学生间相互谈论,或者在课余时间找老师再次讲解,同时老师应对困难学生加以照顾,在课余时间再做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想放弃每一位学生,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让学生在感恩中学习,老师对困难学生所设置的问题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和价值,在不断地习题训练中巩固数学知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二、 强化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
正确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课前的预习,上课时侧重听讲,课后及时巩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前预习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预习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将部分数学知识和思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加深了数学知识的印象,学生在学习前先预习课本知识,有的部分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掌握,对于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无法解决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对重点难点部分,学生可做好标记,在上课过程中认真听老师讲解,提升听课的效率效果,对于学困生,老师应更加关注他们的预习情况,课前有意识地做好检查和评估工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概念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概念有效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在课后,老师应布置一些典型的题目加以训练,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应用方法,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加强学困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先从简单的题目入手,再慢慢探索较难题目,让困难学生在训练中思考和总结,在不断地总结中进步。
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老师不仅要教好数学知识,还要关注对学困生的引导,为学生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与使命,这就要求老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學过程中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督促好学困生的学习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努力培养学困生的逻辑意识和思维方式,保证每位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叶幼环.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1(04).
[2]丁亚东,薛海平,王婷婷.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