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2018-01-30钟丽丽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研究探讨有效性策略阅读教学

钟丽丽

摘 要: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写作,还是学生的语感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更是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重任。但我国目前的小學语文课堂教学,却总是有一些与我们课堂教学理念背道而驰的教学行为,学生在这一教学理念根本无法真正获得提升,更加体会不到阅读教学带来的快乐。如此一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就成了课堂教学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探讨

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收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以及获得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不仅重视朗读的教学,更加强调学生自主的读,让其能在整体感知中有所悟、有所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构建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拓展的,不仅需要符合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应当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紧扣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风向标,更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与核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整个阅读教学的指南针,根据其提出的具体要求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把握整个教学要点。应当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应当以启发学生思维为主,让其学习的不仅是一篇课文,而是一类文章,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阅读教学,让其更加快速高效地掌握相关的阅读知识,达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目的。同时,还应当谨记教学目标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时,教师就需要将其中的三维目标给体现出来,教会学生凡事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切记被表面现象迷惑,且不可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其学会做人。通过这种教学形式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其在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也能促进其自身素养的提升。

二、 教学方法多样,调动主观能动性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往往是直接开门见山,单枪直入,没有为学生适应课堂留足时间与空间,同时也未能激起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兴趣。这种模式的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学生阅读的学习与提升而言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因此,在新课标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教师就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并真正感受到阅读教学的无穷魅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喜欢接触一些新鲜的玩意儿,一切新奇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的目光,抓住他们的眼球。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时刻保持一个高度的集中。教学实践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倾向于角色扮演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不妨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乌鸦和狐狸》一课时,教师就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取一名同学扮演乌鸦,一名同学饰演狐狸,让他们在具体的人物对话中加深对于相应角色性格特点的理解,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的目的。除了角色扮演法是学生所喜爱的以外,游戏法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也可借此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娱乐性。例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做这样一个游戏:“同学们,大家是不是都见过各式各样的房子,有清新的、有复古的、有现代的,那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一种类型的房子呢?现在请大家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将其画出来,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探讨。”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三、 教学评价多元,尊重主体地位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尺。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需要格外注重这一方面的教学。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停留在表面上,未能体现出教学评价的意义所在,不仅不能激励学生继续前行,也不能鞭笞学生。而在素质教育下却更加强调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不仅要求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同时也要求教学评价的形式多样化,让学生也能成为评价的主体。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演给出实质性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并让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除了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以外,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从多方面共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生生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让其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予以改正,或者是见贤思齐,从而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四、 小结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无论是对于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而言都是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需要引起教师的格外注意。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更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手段与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其重新燃起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与激情,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庆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54+63.

[2]闫冰,张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5):325-326.

[3]唐芸.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77+80.

[4]陈郑琰.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研究探讨有效性策略阅读教学
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