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电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2018-01-30王玉姗
摘要:伍迪·艾伦(Woody Allen,1935-)本名艾伦·斯图亚特·科尼斯伯格,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15岁开始他就用伍迪·艾伦的名字给报纸专栏写笑话稿件,1966年以《出了什么事,老虎百合?》初涉影坛之后,旺盛的创作力让他几乎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伍迪·艾伦,被认为是当代电影界最具才华的人物之一。在伍迪·艾伦最著名的电影中,主角几乎都是中下层知识分子,这也成为了其电影风格的主要表征之一。本文以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安妮·霍尔》为主要代表,简要解析伍迪艾伦电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关键词:伍迪·艾伦;知识分子;形象
一、 知识分子与伍迪·艾伦
知识分子是一个舶来语,通常认为在西方,“知识分子”一词,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intellectus”(理解、知性),发展到英语中“intellectuals”(知识分子,intellectual的名词复数);第二种说法,指出知识分子一词,最早见于1898年1月,刊登在法国的一篇针对“德雷福斯案件”的《知识分子宣言》的文章,为了用来描述那些受过教育但是又与传统和秩序相悖的人,他们有很强的政治抱负,试图要么直接成为国家的领导者,要么间接地影响政策制定,总是密切关注社会,有很强的“社会良知”的自觉认识;另外一种说法是,知识分子起源于俄国,别林斯基在1840年首先运用知识阶层(intelligentsia)这个词是来描述当时俄国的一群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对现存秩序和现行体制抱有批判态度的特权显贵的。
后来,知识分子的定义发生了变化,爱德华·萨义德曾解释:“知识分子既不是调解者,也不是建立共识者,而是这样一个人:他或她全身投注于批评意识,不愿接受简单的处方、现成的陈腔滥调,或迎合讨好、与人方便地肯定权势者或传统者的说法或做法。”
葛兰西把“在与知识生产或分配相关的任何领域工作的每个人”都称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定义在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然而伍迪·艾伦却被誉为“美国电影圈里唯一的知识分子”。他曾经自嘲说过:“我能演两种人——一种是比较有文化的那种,我可以装成个知识分子,因为我戴着这副眼镜;还有一种是下层社会的人,因为这是我的本来面貌。”
然而按照学历来说,艾伦从中学毕业之后在纽约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读过书,均未正常毕业,他不是学者型知识分子。
把他和同样在美国,同是犹太人后裔的知识分子做一个比较,就从事业经历来说,他也不同于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欧文·克里斯多尔这样的活跃在美国社会的政经体制内的官员型知识分子;也并非沃尔特·李普曼、I.F.斯通这些传媒巨子,也和同为文艺工作者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索尔·贝娄的创作思路大相径庭。
不过,他最著名的几部电影几乎都是以美国中下层知识分子为主角的,伍迪·艾伦自己说因为他本人是他们中的一员,所以对这些人物非常的熟悉。他对这类人群的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希望借助自己的影片展现出深刻的生活哲理。他在很多影片中都着力探讨这个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处境、精神困境和情感纠葛问题。
二、 电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伍迪·艾伦因其在喜剧创作上的天赋,而被称为“继卓别林之后最杰出的喜剧大师”,同卓别林塑造的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蹬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形象一样,在伍迪·艾伦的大部分作品中也都具有一个类型化人物,他们穿着风衣、休闲西装样式的上衣、格子衬衫,戴着眼镜,大多从事电影、电视、戏剧、教育等行业,他们或者是《安妮·霍尔》中的艾维·辛格,也许是《曼哈顿》中的埃克,《百老汇的丹尼·罗斯》中的丹尼·罗斯,《汉娜姐妹》中的米奇、埃利奥特,還可能是《好莱坞式结局》中的瓦克斯曼,《解构爱情狂》里的哈里……伍迪·艾伦在自己导演的影片中塑造了一批特征鲜明的美国社会中的中下层小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大多满腹牢骚、畏葸不前、焦虑不安却不知所措,常常被男女情感和性爱问题所困扰,却又还保持“高深”的姿态出现在银幕上。部分角色导演的亲身演绎更让这些角色深入人心。
三、 知识分子的抑郁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因为本土没有遭受战争之苦,经济发展迎来了繁荣景象,但是人文精神家园却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麦卡锡主义的推行,曾在大萧条中有过冲动和振奋的知识分子因为社会的思想控制难以发挥个体精神:大多自发性的情感都会遭到无情的压制和排斥。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总统遇刺、民权斗争、学生反战运动、水门事件等等一系列政治社会事件也直接导致文化领域变得混乱。随着女权主义运动、嬉皮士文化、性解放运动等文化潮流兴起,让知识分子们被卷入狂乱的旋涡,他们开始渐渐丧失信心并表现出了无能为力:因为原有的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被解构,传统的宗教信仰世界被颠覆。他们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凭借知识和理性去把握未来。
伍迪·艾伦是较早意识到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正在发生重大变异并面临严重危机的电影导演之一。那些中下层的小知识分子们在社会动荡之中都患上了抑郁症。
艾维·辛格在《安妮·霍尔》一开始就面对镜头诉说生活感悟和精神困扰——“……人生充溢着孤独、痛苦、忧虑和不幸,而且还如此短暂,疏忽即逝。……嗨,近来我脑子里总是闪过一些怪念头。我已经年过四十,我想我正在经历一场生活危机……”
结束长达两分钟的自白之后,镜头转向了艾维小时候,那个时候他就因为抑郁症被母亲带去进行心理咨询了,并一直到中年。27分52秒的时候艾维拿起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集。这本诗集的作者在现实中因抑郁症自杀。
随着美国逐步向后现代社会转型,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进一步成为强势文化,而精英文化却丧失了昔日的核心地位。当代美国中下层知识分子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在伍迪·艾伦的影片中,中下层知识分子不安地生活在一个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真实与虚幻分裂又交织的世界里,内心深处弥漫着一种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对一切都感到忧虑,痛苦的精神焦虑暴露无遗。endprint
四、 作为叙述者的中下层知识分子
电影和文字不同,它可以从视、听两方面表现创作者的意图。朴素简洁的叙事画面、幽默风趣,冗长不休的台词是伍迪·艾伦电影给我们的直接感受,场景的细节和妙语连珠的台词是他电影中塑造中下层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元素。
《安妮·霍尔》一开头,伍迪·艾伦饰演的艾维·辛格面对镜头喋喋不休地讲了两分半钟。他说,“另外一个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笑话来自于格劳乔·马克思,一般大家都重要认为的,但我想它最初来自于佛洛伊德的《智慧及其他与无意识的关系》。它是重要的,我来简要复述一下。我永远也不想加入这样的俱乐部,它的会员是像我这样的人。”
男女主角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时(11分25秒起),他们身后有个男人不停地高谈阔论自己对电影和传播学的看法,从费里尼到贝克特再到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最后麦克卢汉本人竟然出现在了电影中扮演了自己,斥责那个男人一派胡言。
伍迪的电影里面总是充满着台词,特别是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来说,需要翻来覆去地听和查阅相关资料才能明白真正的笑点在哪里。鲜有人分析艾伦的场景布置,因为密集的台词简直让观众来不及看清画面,但是只要你认真看了,认真听了就会发现场景的细节和台词真实又贴切地展示了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有的还在影片中起到了推动剧情的作用,它们的出现不见得只是为了插科打诨,而是与伍迪·艾伦电影中所要表现的东西不谋而合:他的电影主要表达的主题是对当代小知识分子命运、境遇和精神状况的关照和反思,影片的台词和场景细节是他传达主题的载体。
16分34秒,镜头扫向辛格和安妮·霍尔的房间,里面挂着比亚兹莱的插画,放着长笛、乐谱和书。21分45秒,艾维在聚会上躲进卧室,向罗宾求欢,罗宾认为她是用性爱来表示敌意,艾维辩解道:“为什么总把动物本能降格到心理分析的层面上呢?!”34分20秒后,两人在床上,艾维用巴尔扎克的话调情。35分6秒,他们来到了书店,艾维拿起了两本书“Death and Western Thought” and “The Denial of Death”(《死亡和西方思想》《拒绝死亡》)推荐给安妮,53分35秒,艾维和女记者又用卡夫卡式的体验来评价刚才床上的行为。
以往的研究中,大家看到了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喋喋不休的人物语言很好地表达了角色的内心感受,他那招牌式喋喋不休、自嘲式的幽默对白让人在捧腹的同时也思考了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境。
“他从古今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创造性地融合在自己的电影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刻而生动的反映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丰富的电影世界。它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喜剧电影导演,更是一个深刻的电影思想家和一个富于探索精神的电影艺术家。”作为观众的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电影中塑造出来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象,实际上把观众预设成了达到或者高于剧中人知识水准之上的角色,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很难捕捉到台词术语的微妙含义以及对场景细节的布置啧啧称赞。如果观众不知道麦克卢汉的理论,就错过了一个包袱,没有读过或者知道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生平和诗集,就不知道拿起这本诗集的深意,不知道巴尔扎克的作品和风格,对于他们的交流也摸不着头脑。那些点缀在台词和细节中的包袱像暗夜里的珍珠,拾起一颗让观众会心一笑。伍迪·艾伦在2011年电影《午夜巴黎》中投下了太多珍珠,里面出现的文化术语和专有名词多达百个,招来了一些诟病。
五、 结语
有人评价说,伍迪·艾伦的电影也就那么“一个调调”,在他电影作品里那些(特别是他亲自饰演的)美国中下层知识分子,孤独、苦闷,甚至有些神经质,他们终日自贬自嘲、语言诙谐幽默,并且终日生活在压抑与痛苦的环境之中。这些人物形象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调调”。
他说:“总的说来我不是一个能够把整个社会都能纳入视角的戏剧和喜剧作家,我的兴趣一直都仅限于描写人物心理,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表现一些有趣的点子。”他们身上寄托了导演伍迪·艾伦对人以及人的生命状态的关注和反思。
他的电影大多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而且带有明显的自传性(尽管他本人不承认)。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直逼当代中下层知识分子困惑而焦虑的现实生存境遇,聚焦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话语,从而精准地展现他们精神世界的改变。因此伍迪·艾伦的电影的重要价值不仅仅完整展现出了当时美国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且力图展现出这种精神状态与当代美国社会、美国文化等多重因素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系,以期引起更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1]马克·T.科纳尔等,李宏宇译.伍迪·艾伦与哲学:你说我的谬论一无是处[M].北京:三联书店,2010.
[2]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正兴译.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美)理查德,席克尔著,伍芳林译.伍迪艾伦——电影人生[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汤逸佩.叙事者的舞台[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5](美)伍迪·艾伦.门萨的娼妓[M].三联书店,2004.
作者簡介:
王玉姗,四川省成都市,四川传媒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