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课堂对化学教师新角色的定位
2018-01-30郭世鑫
摘 要:新课改要求课堂升级为新型课堂,新型课堂要求教师升级为新型老师。化学老师要能严格践行新课改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文章从不越位——做一名组织者,不错位——做一名引导者,不缺位——做一名合作者,不失位——做一名促进者四个方面阐述了老师要担当好新角色。
关键词:新型课堂;新型老师;新角色;定位
化用农夫山泉的一句广告语,“我们不创造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这是大多数基础教育工作者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在新型课堂中,高中化学教学知识繁多,需要学生能够识记概念、观察现象、总结结论,面对着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类知识,化学老师能否做一个合格的“搬运工”,也在衡量着新型老师的教学能力。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中,教师要能从以下四个方面适应新型课改的新角色。
一、 不越位——做一名组织者
越位原本是足球比赛常见的术语,在教学中则是指教师超越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也就是所谓的越俎代庖。教学中,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师总是喜欢越位做事,好像不如此不足以表现出自己的学识渊博,不如此,不足以表现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教师要做好自己分内事就可以了,课堂上越俎代庖,不是对学生的关爱,而是让学生长久生活在温室之中,一旦独立面对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缺失的不仅是独立面对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还有对问题冷静沉着思考的习惯。
做好一名组织者吧。要记住我们化学老师不是课堂的主人,更不是课堂的霸主,我们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课堂上的舞台应该还给学生,让他们展现自己的风采。比如学习“氯气的生产原理”的时候,对于这一课题中的两个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第一个实验,笔者在实验室让学生进行操作,我只是提出来几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电解),我所做的就是组织学生实施;对于第二个实验,主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实验室制取少量氯气的方法:4HCl(浓)+MnO2△MnCl2+Cl2↑+2H2O,让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或观察这两个实验,让学生初步明白两种获取氯气的方法的异同点,从而初步了解了氯气的性质,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二、 不错位——做一名引导者
不错位,就是指老师与学生角色不能互换,教师也不能抛弃自己的职能,做与自己的职责不符的事情。角色错位怎么办?关键就是自己要及时反思,及时纠错,重新归位。引导者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训练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概括能力,这是一名优秀的引导者所要具备的能力。
做好一名引导者,不要做答案的提供者和知识的终结者,让学生通过化学老师的引导,沿着正确的路径学习和思考,得出自己观察或者思考的结论,让学生做一名知识的终结者,才能符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新课标的理念。比如学习“氯气的性质”,这节课主要做好几个小实验,让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氯气性质的结论,观察法是这节课主要运用的方法,因为小实验非常多,笔者主要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据观察填写实验报告,进而让学生总结氯气的性质。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水变黄绿色、白色烟、棕褐色烟、棕黄色烟,然后再引导学生写出氯气与H2O、Na、Fe、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其化学性质:氯气能溶于水、能与多种金属产生化合反应。
三、 不缺位——做一名合作者
在新课改中,有不少老师会误读课改的精神,造成课堂教学的另一种错误倾向,他们会认为建构新型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放手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自己只需要在学生不懂的时候给出结论,其他时间教师只要站在前面“袖手旁观”就行了,教师不是放牧者,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学习“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时,有许多活动与讨论的环节,比如探究Fe2+和Fe3+互相转化的条件,让学生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试剂,先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并记录现象,最后总结Fe2+和Fe3+互相转化的条件。这一问题的设计,学生未必就能够掌握方法,教师要及时参与实验的设计,提醒学生要充分利用前面学习的KSCN溶液检验Fe3+,溶液呈现血红色的现象这一结论,验证自己实验的正确性。
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起到合作的职能,因此放牧者式的旁观肯定不行,教师要能够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思考、观察、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们在求知的路上是同行者。
四、 不失位——做一名促进者
教师在新型课堂中还要起到促进者的作用,教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与知识之间能够以最优化的关系存在,让学生获得知识时是快乐的、快速的、牢固的、深刻的、广泛的。传统课堂,教师认为我只要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就行了,“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论是不适用于教育的,教育不是只问结果而不论过程的,有时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因此教师促进者的角色绝不可忽视。
比如学习“氯水的性质”,我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紅色的干布条和湿布条放入氯气瓶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伸长了脖子,“湿布条红颜色变白了!”“干布条颜色没有变化!”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察,那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展开讨论,进而明白氯气与氯水的不同:Cl2+H2OHCl+HClO,而HClO具有漂白性和消毒作用,是消毒液和漂白剂的主要成分。在老师的促进下,学生明白了氯水的日常应用,进而激发了学生积极进行下一步的实验,这样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就明显提高了。
新课改要求进行课堂升级,新型课堂要求新型的老师,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用新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用新的角色处理教学,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成就学生。
作者简介:郭世鑫,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