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2018-01-30杨洁
摘要:随着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術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备受国内外关注,其理论和实践也日渐丰富与完善。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解性翻转课堂范式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互联网已经作为核心引擎,推动了教育的创新,推动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双重变革”。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 翻转课堂定义及特点
(一) 翻转课堂定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混合教学模式。简而言之,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 从师生角色的角度看,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进行对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师生、生生互动频繁。
2. 从教学方式的角度看,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成“先学后教”,即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在上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老师为学生作业答疑、对知识进行拓展提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理解性翻转课堂范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下教学模式的设计也是基于此提出的。
笔者借鉴了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式,并结合本校以“理解”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在学校网络云平台创建的基础,构建了理解性翻转课堂教学范式,整个教学划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如图所示)。
1. 课前环节
(1)前测理解单编制
教师在深入研究和理解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基础上编制每堂课的前测理解单,上传至学校教学云平台,供学生课前在线检测用。前测理解单的具体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用于检测新知识掌握情况的若干基础性题目。
(2)教学微视频创建
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理解课标与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并制作每堂课的教学微视频上传至学校教学云平台,供学生在线学习使用。微视频内容主要是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典型例题的呈现。
(3)教师二次备课
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前,要根据的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心理以及认知障碍来设计教学环节,借助网络系统的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可以说真正实现了的翻转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核心。
2. 课中环节
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课中环节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以理解为核心的基本认知建构
基本认知建构就是要学生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和初步理解。课堂一开始由学生在课堂上就预习内容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教师可作补充。对于典型问题纠错的处理,教师先组织学生在组内互助合作解决,然后由学生向全班讲解,最后由教师点拨。
(2)以理解为核心的元认知培养
元认知培养强就是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适当的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点、总结学习成效的有效方式。通过变式训练、拓展探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加大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
(3)以理解为核心的吸收内化
课堂最后要进行反思总结,先由学生对本堂课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数学方法的归纳和数学思想的提炼。然后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当堂巩固的机会,又可以及时诊断当天学习和教学效果。
3. 课后环节
由于每位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有差异,任何一种课堂模式都无法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当堂检测的情况对学生及时进行个辅。
三、 结语
在网络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着重大的改变,翻转课堂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为我国传统教育带来了一缕春风。尽管翻转课堂源自于美国,但只要恰到好处地被利用,一定能焕发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情的新生命,真正让新课改目标在现实课堂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树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李振亭,谢小琴.网络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2,(7):169-171.
作者简介:
杨洁,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