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注重有效理答技巧
2018-01-30吴玉琴
摘 要:本文所说“理答”是指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教师应从高等数学和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重视课堂理答的有效性,注重理答策略的研究和技巧的运用,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出“我要学”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理答;策略技巧
理答是一种教学评价,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四个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理答质量的高低,对教学的影响很大。通过慕课学习,我对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更深一层的认识,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有效理答技巧的运用,效果明显,现将我的一点体会简述如下:
一、 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它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有所不同。
首先,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上来看,主要以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因而,在理论教学中应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从而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系统性,更要有适用性,不可过专过深。
其次,从学生来源上看,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普通高考生,也有对口单招生,还有2+3直通车上来的大专生。生源渠道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上,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又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掌握。
第三,从当代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上来看,一方面,他们视野开阔、新观念多,但其价值观念更趋向现实;另一方面,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对网络过度依赖;同时,他们追求张扬的个性,但是心理较为脆弱。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进入高职院校后,少数学生会更加发奋努力学习,但对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习的动力严重缺乏。
尤其对于基础性的《高等数学》学习,应该从高效的课堂教学入手,通过教师的有效理答,让学生由“要我学”、“难以学”,转化为“我要学”、“能学好”,是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二、 课堂有效理答是解决这一现象的重要途径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石。俗话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来说,经过三年高中拼搏,以为到了大学可以松口气、歇一歇了,哪知高等数学逻辑性强,且更为抽象,学习起来并不轻松,极易产生畏难情绪。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效的理答可以扮演“支架”的角色,既能帮助学生弄清教学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打消畏难情绪,克服心理障碍,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时,教师理答可以通过重新组织问题或者转问、追问等技巧引导学生的思维回到正确的方向上去。
若学生不会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入手,为其提供必要的提示信息,降低任务难度,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学生借助“有效理答”这个支架去理解并回答问题,促进学生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 课堂有效理答的策略和技巧
“有效理答”是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后,围绕教学目标,为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作出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是课堂教学和师生交流的核心内容。
好的教学需要十分注重“理答”的策略和技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试以一堂空间曲面教学课为例,来简述课堂“理答”的策略和技巧的运用。
空间几何是《高等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职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在空间曲面一节课堂教学中,我通过理答策略和技巧的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技巧之一:等待。
在求解球面方程时,可以问学生:“在三维空间中,与一个定点的距离为定长的点的軌迹是什么?如何求它的方程呢?”问题抛出后,学生开始认真思考,这是“候答”。
“等待”与“候答”不一样,当老师提问后,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有的说:轨迹是圆;也有的回答:轨迹是球;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会正确的回答:轨迹是球面。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此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耐心“等待”。
这种“等待”是一种“延迟判断”,与“候答”有本质不同,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立即用语言回答,而是用眼神或肢体语言让学生再想想、再议议。
作为老师要善于等待,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事实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5秒延长到10秒时,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将会大为减少,同时,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并且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亦会增多,学生的自信心会有大幅提高。
技巧之二:重复。
“重复”学生的回答,再一次确认学生的意思,是教师掌控课堂的一种常用技巧。当上面那个问题抛出后,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回答轨迹是圆,是空间的圆,也可能会回答轨迹是球。
此时,对于出现的错误,教师在理答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等待”一段时间让学生充分回答后,“重复”学生的答案,并用手势比划出学生想象的“圆”和“球”的图形,促使学生自己再反思一下,并提醒大家这是在三维空间里讨论。
教师通过“重复”学生的答案,把“圆”和“球”再提还给学生,让学生把两者的不足之处找出来。这样既保护了回答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使其他同学明白了错因及正确结果。
技巧之三:转向。
“转向”是一种扩大参与学生面的有效技巧。通过“转向”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使师生间一对一的交流,变为一对多的沟通。回答开始后,当有学生根据中学平面曲线认知,脱口而出是“圆”时,教师除了等待几秒和重复外,可以适时地使用“转向”技巧,把这个问题再抛给另一个学生,“你认为是什么?”并适时进行引导,在中学我们学过,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为定长的轨迹是圆,那么在三维空间呢?
这时,有同学会“恍然大悟”说,是“球”。此时,教师理答应该先肯定回答“球”的同学,“好,有进步,进入到三维空间了”,接着继续转向,“你也认为是球吗?”在这里,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不能正确解答,教师不要着急,也不要置之不理,而是通过使用转向技巧,将问题抛给其他同学,集中大家的智慧,再次提出,学生就会对此有深刻的印象。endprint
技巧之四:验证。
当学生正确的和错误的回答都呈现后,又一时拿不准或理解不够清晰,此时师生可以一起进行验证,在验证中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辨析。还是上面那个问题,当“圆、球和球面”三个答案都出现时,教师可通过幻灯片演示,让同学们自己看,为什么圆和球都不对?原来动点的轨迹是球面。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带领学生一起验证,使原本模模糊糊不太清楚的事,非常直观的反映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技巧之五:让权。
“让权”就是教师把理答的权利部分地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作出评价、判断甚至是引起辩论,从而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益。这堂课进行到这里,通过等待,让学生再思考;通过重复,让学生再往深处想;通过转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验证,让大家知道错在那里、对在何处。
此时,应该说是水到渠成,该做出结论了。聪明的老师还可以继续使用理答的技巧“让权”,让学生自己总结,轨迹既不是圆,也不是球,而是球面。通过“让权”这个技巧,使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我要学”、“不难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让权”让学生自己当老师,从老师的角度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思考的准确性和问题的精确性都会有更高的要求。
四、 课堂理答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其策略和技巧的运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教师能够做到勤于思,善于钻,那么教师的理答策略和技巧会更加多元、更加充实,实施有效理答会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1. 理答既要精心准备,又要随机应变
事前认真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等数学》逻辑性强、抽象性高,教师理答十分重要。要想理答高效率,事前必须对教学主体的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问答,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难易不一和学生基础的不同,课堂上随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教师要顺应情况的变化,及时采取不同的理答策略和技巧,切不可机械教条地按事前备课的理答路径走下去。如:当问题提出后,有少数基础好的同学回答动点轨迹是球面,并且在等待后,大部分学生也已经认可的情况下,就不必再运用“转向”技巧,让前期回答不正确的学生难看了。
总之,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来说,教师理答很重要,灵活运用理答策略和技巧是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
2. 理答既要多鼓励,又要很客观
每个學生都有上进,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正是这种内驱力,激励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得到肯定性评价时,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自我发展。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感、人格等因素处于并保持积极、活跃、协调的状态,理答时给学生以激励,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往往也都会这么做。
但大多数教师在激励时,会着眼简单激励或为了激励而激励,这对那些后进的同学来说,其实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甚至会使他们更担心如果没有答对,教师的激励更像是一种无形的讽刺,从而使他们更难堪。因此,如何激励很重要,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把握课堂上发生的情况,客观地评价,真诚地肯定,才能起到很好地激励作用。
3. 理答既要注重全体性,又要关注个体性
对于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来说,由于生源和专业的不同,同样内容的教学要求也不同。教学中,我们既要按照数学的自身规律,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又要根据专业不同的要求和学生基础的不一样,采取不同的理答方式和理答内容,在照顾绝大多数中间学生的同时,关注少数好的或差的学生。
对于那些成绩好又肯积极发言的同学,理答时要引导他们给其他同学多些发言回答的机会。而当问题较难,大部分同学难以回答正确时,教师可通过转向,引导他们及时站出来,给别的同学以启迪。
对那些基础稍差的同学,理答时要多给他们机会、多给他们鼓励、多给他们提示,把他们的注意力紧紧抓住,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简介:
吴玉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