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路径研究

2018-01-30周露挺

大经贸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衡量标准路径选择国际化

周露挺

【摘 要】 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标志着人民币开始走向国际的舞台。2017年4月1日IMF宣布人民币全球货币储备数量,这标志着人民币向国际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路径,首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流通的范围、市场份额、国际化程度的衡量以及存在的困难,针对现状中所具备的条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的建议: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关键词】 国际化 价值尺度 衡量标准 路径选择

一、前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被提上了日程。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标志着人民币开始走向国际的舞台。2017年4月1日IMF宣布人民币全球货币储备数量,这标志着人民币向国际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我们在取得上述可喜的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目前人民币所面临的现状。当前国际范围流通的货币包括美元,日元英镑,欧元等货币,而美元无疑是这几种货币证使用最多,也是当前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货币。得益于二战之后所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逐步的取代了英镑成为了国际货币,并且直接与黄金挂钩。马歇尔计划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并且随着近年来美国的贸易逆差逐步地扩大以及消费观念的影响,美元在国际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然而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地创伤,为了挽救国内的局势,美国通过大量发行货币将本国的危机转移给了其他的国家,中国以及其他许多的国家均持有美国大量的国债,随着美元的贬值,各国所持有的美国债券必然会发生大幅度的贬值,使得各国的外汇资产显著地缩水。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各国均有大量的进出口贸易,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本文主要从人民币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困难,并据此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当前学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研究主要是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入手:李兴国(2016)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主要是从货币比较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美元、日元和欧元在国际化过程中所具备的条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总结出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可能面临的困境,针对不同的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李建国(2013)主要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国际化程度的度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学者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由于经济的衰退使得其他国家开始思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地位的上升必然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对此该学者针对国际化程度提出一种度量的方法以判断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便于货币当局能够根据人民币的国际化情况及时的出台适合的货币政策。吴晓芹(2011)主要是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三个进程逐步的实现人民币的全方位国际化,既避免了人民币国际化中出现的风险,也为国内创造出一个适合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人民币的流通范围逐步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交易份额逐步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测量。

(一)人民币的流通范围逐步的扩大

随着近年来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人民币逐渐被该区域以及周边国家所接受。特别是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逐步的提高,人民旅游和消费的要求逐渐提高。大陆地区前往港澳台地区以及周边国家的数量逐渐增大,旅游带动当地的消费。但是由于采用不同的货币进行结算,不利于消费,因此这些地区和国家逐渐的接受人民币作为其结算货币。目前我国已经在香港和澳门两地设立独立清算,便于两地之间的经济交往,对于旅游和消费等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货币最主要的货币职能是价值尺度和交易的媒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中也日益发挥着这两种重要的功能。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加,与中国具有密切交往的国家均在本国的商品以人民币进行计价,便于商品的销售。目前人民币已经在我国周边的十几个国家作为结算货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的价值相对稳定并且已经被部分国家作为本国的储备货币。储备货币对于国外来说一方面具有保值和增值的功能,另一方面两国之间的交往,有利于扩大二者的经济交流。

(二)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交易份额逐步的扩大

远期市场具有价格预测的功能,对于商品如此,对货币也同样如此。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币NDF交易市场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两大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中人民币的NDF交易都是通过美元进行结算的,因此表面上看并不会对人民币产生任何的影响但实际上对于人民币的控制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人民币境外NDF交易虽然不直接交易人民币,而是交易美元,但是人民币是作为计价货币,发挥了货币的最主要的职能,因此该交易使得境内和境外的人民币外汇市场结合了起来。另一方面境外的NDF交易对货币当局的汇率管控提出了巨大的压力。从规模上来看,目前人民币远期交易的数量相比于其他主要的货币来说规模很小,但是相比于人民币国内无本金远期交易的规模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大的规模,因此,境外NDF交易使得国内的货币当局在调节人民币汇率时需要充分考虑NDF市场的反映。2006年,为了我国汇率的稳定,外汇管理局曾出台文件,不允许国外直接对人民币NDF进行报价,因此可以看出国外的NDF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压力。

(三)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测量

相比于国外對人民币国际化的测度,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较低,相关的衡量方法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一般来说衡量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必须从一下几点进行考虑,首先是在国际贸易中,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情况,是否作为贸易产品的计价单位,是否被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所接受,一般来说在贸易中一种货币使用的越频繁那么国际化程度越高。另一方面是人民币在国际投资中的使用情况,在国际投资中使用的都是被国际所接受的货币,因此货币在国际中的使用频率越高,那么国际化程度也就越高。最后是一国货币能够成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一国的储备货币一方面代表了该货币在国际中能够被绝大多数的国家所承认,另一方面代表该国货币具有良好的保值和增值的作用,因此能够成为一国的储备货币也是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标准。反观人民币,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进行了测度,中国人民银行(2002)利用所建立的国际化标准,将美元的国际化程度设为100,最终得到的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仅有2,表明当时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很低,可以说并没有实现国际化。高洁(2007)利用所建立的国际化标准测度的美国的国际化程度为2.62,而人民币仅有0.12,说明经过几年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endprint

(四)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

首先是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并不能够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对汇率等因素所造成的巨大的冲击。国内的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并不够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很低,相关的法规出台速度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目前主要是受限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战略,由于遵循小步快走的战略,因此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程度,导致国内与国外的金融交流和解决金融矛盾和冲突的能力降低,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的金融结构较为单一,金融体系以银行作为主要的核心结构,金融市场受到政府的管制,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体系的结构单一不利于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同时容易加速系统性风险的聚集,容易引发整体性的金融危机。而一国在选择其储备货币时一般都会选择风险较小,保值能力较强的货币,因此該因素限制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其次人民币缺乏整体的宏观调控体系。我国对于货币的供给和管理都是由人民银行来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的好处是能够通过政府这看得见的手保证市场能够不会严重偏离市场预期,降低了风险的发生。但是这种情况是容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反观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管理体制,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让市场充分发挥其调节的能力,通过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充分使得市场能够反映其自身需要的货币的数量,这就需要一个完善而且完备的货币宏观管理体系的支持。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一)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一国的经济实力是其货币国际化的最重要的基础,美国在二战之后之所以能够取代英国成为第一大经济强国,也是在此基础上美元逐步的取代了英镑成为了国际流通的货币,因此继续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包括产能过剩、人口红利的消失、产业的杠杆率过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联动以及区域联动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过去的经济发展的观念,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强化绿色发展,鼓励绿色产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设;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1.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设

稳步的推进金融体系的建设,加快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建设,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相比于美国,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快了美元国际化的过程。但是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为了转移本国的危机而选择量化宽松的政策,使中国不得不思考我国目前的汇率政策,盯紧美元是否真的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我国目前需要对外汇政策进行修正,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在国内的汇率面临着升值压力的同时移动要保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稳定性,不能通过大幅度的调整使得汇率大幅度变动,使外国的投机资金进入国内,影响我国的汇率的稳定性,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建设,通过对于利率市场的管理不断地完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保证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的利率不会出现过大的起伏,保证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同时加强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体制的建设,提高其抗风险能力,确保外界风险降临时,金融体系能够很好的化解风险。并且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较为单一,以商业银行作为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虽然能够起到较好的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是长期的市场垄断的情况会使得金融市场缺乏创新,不利于市场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地创新,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逐步地放开对于金融机构的管制,提高创新能力,满足不同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能够使得我国的金融机构能够在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情况下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王凯,庞震.人民币国际化:现状、挑战及路径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06):23-29.

[2] 邵华明,侯臣.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路径选择——以美元国际化历程为借鉴[J].社会科学文摘,2016(01):63-64.

[3] 邵华明,侯臣.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路径选择——以美元国际化历程为借鉴[J].财经科学,2015(11):23-33.

[4] 孙雪芬.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问题与路径研究[J].浙江金融,2014(12):9-14.

[5] 聂召,李明.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现状与实施路径[J].国际经济合作,2014(11):89-95.

[6] 娄季芳.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衡量标准路径选择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做法
关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