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2018-01-30吴丽娟
吴丽娟
摘要:高中生古诗学习的现状不理想。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浓,加上个人的知识存储有限,一遇到理解不顺畅的情况就选择放弃;而教师本身的解读诗词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对诗歌的“文本细读”是重要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对诗词的精细分析和整体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质疑法等教学方法,保证“文本细读”在古诗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细读语言;细读意象;细读形式;强调联想想象;多媒体展示;诵读法;比较法;质疑法
中学阶段的古代诗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而这都需要以突破语言障碍、读懂诗歌为前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高中生都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由于古诗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涵养,难以在短时期内见到成绩的大幅度提升,很多学生在课外自学古诗主要采取的是做训练题的方式,背诵、默写也针对高考圈定的篇目,仅为在高考中多拿几分而已。这样的学习动机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去贴近古诗,去领略诗中的意味和情趣。
如何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对诗歌的“文本细读”是重要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能力、积累的统一。
一、 什么是“文本细读”?
文本的“细读”是仔细地“阅读”。在阅读中,不要忽视每一个词,要阅读出每一个词的含义和味道。“阅读”是以文本为基础的,即“充分阅读”,阅读是零碎的,分析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可以读出真实而深刻的内容。但在阅读教学里细读最终必须以整体的方式呈现,任何一个细读的内容都不能是孤立的,它必须为整体理解文本而服务。注重对细节的解读、分析,反复地阅读、体会,最终得以较为准确地阐释文本的深厚意蕴。“细读”就是读作者的情绪,读作者的思想。
二、 将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文本细读”用于古诗教学,原因有两点:
(一) 从诗歌本身的特点来看
诗歌的语言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表意丰富。这种语言是一种打破常规的语言,它或是词语倒装、或是超常规搭配,或是省略压缩词语。但不管哪一种形式,都是由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格律的要求决定的。对于生活阅历经验很少的中学生来说,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很难引起他们的内心共鸣。有些诗,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但真的要让学生欣赏,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二) 从教师自身的阅读行为来看,教师自身存在的文本解读能力不足造成了教学的简单低效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一拿到课题,就习惯开始看教参、上网找教学设计这样的流程,而忽略了教师自己对古诗文本的深入钻研。由于缺乏对古诗词深入了解的能力,教师不能完全掌握一首诗的内涵和艺术。如果只是单一地把教学目标放在“翻译诗句”或是“记忆默写”,只抓学生对诗词的粗浅理解,那么最后课堂上就只会出現模板式的诗歌思维,情感的深度就难以深入。教师对诗歌进行“文本细读”,不仅会提升解读古诗文本的能力,同时还能以自身的阅读态度、方法影响学生的兴趣、态度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古诗的字里行间进行深度挖掘,达到培育心灵的诗性的目的。
三、 怎样做到古诗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一) 在备课阶段——必须对文本进行这样的反复深入咀嚼
“文本”与课文不同。文本在“文本”中被改写或删除,强调的是它的“教学价值”,“文本”强调材料的原始价值。为了实现教学的卓越性,课文阅读材料应全面细致,只有这样才能在准备的时候有所把握。要达到高水平的文本解释,文本解释的教师不应该只侧重于文本。教师不仅要进入文本,还要跳出文本,在细节上有探索,在宏观上有把握。
如教学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歌,我首先不是去翻看前人的解读资料,而是带着个人的理解,把这首诗歌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来阅读相关资料,如《李义山诗集》、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清代王世祯《论诗绝句》,然后比较文本和翻译,在比较中进行质疑与确认,写下了个人的阅读心得。
教师个人较为深入的理解与探索,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
(二) 在教学阶段——对古诗的细读品味,应该从语言开始,而后至于意象,最后达到境界
1. 细品语言
要想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丰富的意蕴,首先得咬文嚼字地辨明语义,正确理解语言的含义。有许多古代诗人锤炼语言语言的故事。“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说的是欧阳修;“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是贾岛。诗人们在诗人在遣词造句的精心,使得读者们在解读古诗时也必须字斟句酌、仔细掂量。在解读时,不仅要掌握词语的字面意思,还要努力体会它的深层意义。
教学过程中比较有效的古诗细读方法是比较法。比较法可以是对作品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比较,即常见的“炼字”。比如在杜甫《登高》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两个拟声词有什么作用,通过与其他拟声词的比较和斟酌,我们会发现“萧萧”、 “滚滚”文字和表达的声音和情绪的再现,使形象更生动,使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也可以是对同类的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比如教李清照的《醉花阴》,其中有这么几句经典的句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是全词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因为内心刻骨铭心的离愁,所以“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李清照的另一首作品《如梦令》遥相呼应。《如梦令》中的句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准确地描绘出了春末时节,绿叶渐渐增多、花朵渐渐减少的景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在用词方面,“瘦”字十分独到,值得细读。
细品语言还可以通过诵读法来体会。
2. 细品意象与意境
“意象”中的“意”指的是诗人的主观感觉,而“意象”是指诗人所感受的融入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意境”是指主观上的“意义”和客观的“环境”的有机结合的人的想象。诗人创作了灵活组合的图像,或将意象进行叠加以激发读者的各种感受。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作品,整首作品都是图像的叠加,但每个读过这首诗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孤独的身影。endprint
一些图像是由于一些艺术的图像已成功地使用,后来的诗人的反复使用,并逐步建立,最后的图像被固定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意义。如“红豆”一词,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著名的《红豆》一首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蕴含着浓浓的相思之情,为后人所传唱,明末钱谦益借注杜诗《江南逢李龟年》寄托自己对爱人的爱意,其中便有“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梢终向碧梧枝”这样的诗句。直到清代,《红楼梦》里宝玉的红豆曲,唱得伤感的“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流传下来,引起人们送相思红豆,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
古诗词鉴赏需要了解这些意象的独特文化内涵。而对意境的理解必须把握意象的审美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意象与意境(如月、柳、酒、流水、长亭、芳草、落日、寒鸦等)。在欣赏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提问,从个人生活的经验和知识,通过诗歌的具体事物,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我们可以这么问:一首诗,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物,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了解这些问题,也就能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对诗歌理解“意境”。
一堂成功的古诗词课,应该是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并且让他们感受到并能用语言传达出内心隐约朦胧的感情。
3. 细品诗歌的音律、结构
在诗歌语言中,有一类是叠音词。它在做修饰词或拟声词时,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它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使情感更加绵密曲折。如明代高启的作品《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水边的草木茂盛的样子。“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靡靡”形容草的密。通过写雨后的草木,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通过诵读,我们不仅感受到诗歌外在的节奏,而重要的是感受诗人内在的生命情感。
4. 句式
在句子中,作者强调一定的语气,或突出一定的内容,或调和音节,经常突破常规,或把句子成分颠倒过来,或改变固定词语的搭配。
这样的例子在古诗中常常可以见到:
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此句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的倒装。为了强调英雄孙权,才将宾语“英雄”用于句首。
在古诗词教学中,具体操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种方法不能单独使用,我们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文化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教给学生品读、鉴赏诗歌的方法。
“文本细读”不是新的方法,而是将细读与传统教法相结合,做到既生动又深入。我们也许无法達到诗歌意境的深层审美境界,但是,只要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有意识地去细细品味古诗的韵味与内涵,只要我们坚持“文本细读”的追求,我想,我们可以用我们在品味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用最好的精神食粮去感染、带动我们年轻的学生们,让他们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EB/OL].
[2] 朱文玉.学考结合 相得益彰——试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教与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7,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