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1-30刘福利��

考试周刊 2017年75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核心素养课堂

刘福利��

摘要:近年来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提出无疑对古诗文教学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情况是古诗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死板气氛不活跃、偏重语言文字层面文化渗透力低等,本文致力于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古诗文教学;课堂;四体一面

一、 古诗文教学之要求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研究主要源于国外,欧盟在 2002 年 3 月核心素养工作进展报告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定义: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义务教育时这些素养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国学者窦桂梅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更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 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定篇教学、传承经典

核心素养提出我们培养的是全面的、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素养。中小学课本中收录的古诗文既是经世致用的实用文章,又是中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所以,我们对教材的处理,也即是“教什么”要始终围绕着核心素养而决定。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通常把教材处理成例文(按照王荣生的分类法),当然这是为了中考高考应试的需要。实际上,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都是文化经典篇目,它本身就有研读的价值,需要我们仔细去品味咀嚼,大多数时候应被处理成定篇。从有韵味的之乎者也的朗读中品味古韵古香,从沉思静默中感受古人气质风骨。我们应该改变“快餐”似的、急功近利的、浅尝辄止的古诗文教学状况。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古诗文教学花费的时间也很长,但主要是在文言字词的落实上,更契合核心素养的吟诵、理解,感悟却放过了。

(二) 启发互动、快乐课堂

古诗文虽是经典,韵律节奏俱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古诗文离我们太遥远。读起来朗朗上口,理解起来未免晦涩,字词也是繁多变化多端,学生们苦恼不已。所以通常文言文和古诗课堂上气氛不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就是背背背。古人的思想也无非是怀才不遇、遭贬失意、乐观旷达,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这就需要老师想方设法让古诗文教学有趣起来,比如古人的身世背景、八卦新闻、典故深挖、与历史名人故事联系拓展等等,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吸引学生的策略。如何让学生喜欢古诗文并且参与到古诗文课堂中来,喜欢读,喜欢问,喜欢写?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老师设置情景,设计巧妙提问……总而言之,让学生热爱经典、参与课堂、感受文化魅力。

(三) 四体一面,相辅相成

王荣生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提到:“文言文,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体一面,相辅相成。”核心素养中强调的民族性,显然是与之契合的。在目前的古诗文教学中,文言和文章基本都做到了,可是文学和文化却传承和落实的比较少。一篇古诗文,朗读,背诵,译文,重点字词,提几个理解性的问题,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就基本结束了。古诗文中的平仄、音律、文学风采、文化传承学生知之甚少。比如:有的学生不理解荆轲刺秦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陶渊明是真隐士还是嫌弃官职太小表示怀疑;不明白苏轼的一生不合时宜,多次遭贬到底是为何……所以古诗文教学中文学、文化的学习传承必须要落实到位,才能落实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能力。

(四) 主题学习、共同背课、课例研究

日常古诗文教学存在单篇教学主体性不强的情况,虽然有单元整合但效果并不明显,且教师教学总是有自己的风格和学识限制的。这时候共同备课,主题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文化渗透”主题、《桃花源记》共同备课。除此之外,对经典课例研读推敲更是古诗文教学所必需的,如:董志斌《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案例中“炼字炼句”之要领,王崧舟《两小儿辩日》教学案例以课堂活动放彩。教师培训学习不少,但是将之付诸实践的却很少,也许这应该引起大家的深思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 2006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 long Learning[J].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9,(8).

[2] OECD.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EB/OL].http://www.oecd.org/pisa/35070367.pdf,2005-05-27.

[3] 教育部.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1.

作者简介:刘福利,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核心素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