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合成学会多重曝光
2018-01-30陈建强
陈建强
多重曝光这个摄影名词对于广大影友来说并不陌生,但许多人总觉得这是一门非常高深的技术,很多影友在学习多重曝光时总是抓不住它的脉搏。实际上,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提升,多重曝光已经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数码相机里的强大的多重曝光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相机多重曝光的拍摄效果,更加便捷、更加简单、更加直观。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揭开多重曝光摄影技巧的神秘面纱。
思维大于技法
每一次成功的多重曝光实验,都将是对自我的挑战,是想象力的突破和对技术掌握程度的考验,能够给我们带来创作的愉悦、满足还有全新的视觉效果。多重曝光摄影既然是一门创意摄影,那么在创意之前就必须有一定的思维,也就是说,我们在拍摄之前都要经过构思与规划,才能用“多重曝光”把几个画面叠加到一起,形成一张有内涵、有形式、主题鲜明的图像,而不是盲目地将多个所谓的漂亮元素胡乱地叠加在一起。
拍摄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我选择什么背景才能为主体增光添彩?
3.我选择哪种“重曝”模式去拍摄?
4.我如何控制曝光量,将主体与素材合理的融合?
5.我如何把握构图才能获得简约的画面?
6.我创作这张“重曝”的作品,可以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当你对自己提出以上问题后,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思路,然后才能顺利地完成你的多重曝光创意。
巧用拍摄模式
传统胶片相机的多重曝光,只有在暗的背景下,通过叠加的方式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多次曝光,所能达到的重曝效果极为有限。但是数码相机,多重曝光次数一般可以实现2至9次,并且搭载了多种创意模式,佳能相机有加法、平均、明亮、黑暗4种图像重合模式,这些创意模式,增加了拍摄的乐趣及创造性,给了我们更多创造新影像的可能性。接下来,分析这4种模式可以呈现的效果,如果真正理解了这四种模式的原理,我们就能通过先进的多重曝光模式,在各种场合下自由创作了。
加法模式:
这种模式与胶片相机的多重曝光基本一致,是叠加整体图像的模式,通过多次曝光叠加图像的暗部与中间调为主,图像叠加后产生的透明效果是相互重叠的。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多重曝光模式,适用于所有较暗的画面。如果将多张多重曝光的图像,按正常曝光量拍摄的话,多曝合成后的照片比合成前的原图要更亮,所以称之为“加法”。在“加法”模式下,叠加的图像越多,就会越亮,因此必须对每次多曝的图像进行欠曝光。一般来说,第一次曝光的原始图像,应该在正常曝光的基础上减少1档曝光,在进行第二次拍摄时也同样减少1档曝光补偿,叠加第3张时曝光补偿减少1.5挡,这样容易获得亮度合适的照片。由于每次多重曝光时,都可以改变图像曝光量,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背景与创意需要,有意识地大幅改变特定照片的曝光,获得更加个性化的视觉效果。我们通过数码相机液晶屏可以立马检查多重曝光后的叠加效果,从而可以及时修改第二次曝光的曝光补偿,因此,对于数码相机而言,第一张图像的曝光量控制很重要,如果太亮就会直接影响到第二次重曝的效果,而第二次曝光的结果是可以随时修改的,所以并不是特别重要。
“平均”模式:
“平均”模式也是叠加整体图像的模式,通过多次曝光叠加图像的暗部与中间调为主,同样,适用于较暗的画面。但是,该模式与“加法”模式有些不一样,“平均”模式在合成的同时控制了照片的亮度,根据多次曝光拍摄的张数自动进行负曝光补偿,最后将合成的照片调整到正常的曝光。“平均”模式比较适合刚学习多重曝光的初学者,只要相机曝光模式不在M挡时,每次曝光的曝光量相机都会自行控制,不易出现过曝现象。
“明亮”模式:
“明亮”模式會在黑色(黑暗)部分叠加图像,不在白色(明亮)部分叠加图像。它比较适合将第二次曝光图像中浅色的,明亮的部分叠加到第一次图像深色的画面当中,而第二次曝光的图像黑色区域叠加在第一次图像的黑色区域时,则看不到叠加的效果。总之,使用“明亮”模式多曝,就是不想叠加的内容越黑越好,需要叠加的内容是高亮的才好。因此该模式在多重曝光中很局限,是一种较少使用的创意模式,但是遇到深色中要叠加浅色时,效果特别棒。对于“明亮”模式,我只用它去合成夜景、黑夜中的月亮,黑暗中的光线、光斑、光轨等,还有大面积的深色背景需要合成浅色素材时才使用“明亮”模式。
多重曝光中每张的明暗关系
多重曝光中的明暗关系是此强彼弱错落显示的,除“黑暗”模式以外,第一次的拍摄均不宜拍大面积高光,这样第二次曝光的素材很难“叠”上第一次画面的高光区域之中,除非你不想令第一次拍摄的画面高光区域有素材的叠加。第二次曝光减少1-3档曝光量,拍摄简约的、亮度均匀的、多彩的画面,元素简单统一的画面等。而在特殊光线与环境下,则需视情况加减曝光。
第一次曝光使用1秒的曝光时间,移动相机拍虚背景,使用闪光灯定格跳舞的人们;第二次曝光使用“明亮”模式,打开屏幕取景,将路灯安排在人物脚下,用4秒的曝光时间,晃动相机,使灯光形成弧形的光轨,由于打开屏幕取景构图,在第二次曝光时可以看见跳舞的人们所处的画面位置,这样在对着灯光晃动长曝光时,能够避免光线晃动到人物的上半身与脸部。经过第二次曝光后,地面形成了光轨的韵律,但是天空仍显平淡,缺少呼应,缺少氛围,于是进行第三次曝光,仍然选择“明亮”模式,打开屏幕取景,将远景的路灯对准画面天空的位置,使用2秒的曝光时间平移相机,令天空留下光轨。由于“平均”模式只会留下高亮的光线,暗部会被完全过滤,因此使用“明亮”模式拍摄该画面是最佳选择。虽然这个多曝题材拍摄用“加法”模式也能得到差不多的画面,但是图像的暗部会有轻微叠加,而“明亮”模式拍出的暗部丝毫不会影响。endprint
以上四种多重曝光模式并不是所有数码相机都有的功能,佳能的专业单反基本都具有这些功能,另外尼康D5单反相机也具有该功能。当我们真正理解这四种多曝模式的原理后,还需要针对不同的现场,不同的影调,不同的创意,合理地去运用这四种模式,或者更加巧妙地将多个模式组合去进行3次,4次的多重曝光,从而创作出更惊艳的多重曝光作品。
什么样的画面适合多重曝光
我在无数次的多重曝光实践中,总结出它的一些拍摄规律,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第一点是要明白画面简洁的重要性。从画面层面来理解,是“简”+“简”的交替规则,第一层的“简”可以理解为被摄主体拍得一定要简洁,第二层的“简”则是环境素材也必须简洁,这样主体与陪体的组合才能具有章法与布局,才不杂乱。第二点是要理解影调的结构与分布对于多重曝光的重要性。因为,多重曝光对影调的构成有一定的要求,而理解了影调的结构后才能在多重曝光时合理地选择陪体,控制各次曝光的叠加。这一切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控制曝光,精心布局,才得以孵化出主题突出,繁而不乱的画面。
“黑暗”模式:
“黑暗”模式是不让画面中较暗部分重叠,会在白色(明亮)部分叠加图像。换句话说,“黑暗”是将基础的图像与合成其上的图像比较后,只合成较暗部分,适合在想要强调主被摄体轮廓的图像合成时使用。
“黑暗”模式特别适合针对大面积的浅色天空,白墙背景,浅色的水面等画面进行多重曝光。例如,通过多重曝光替换苍白的天空、水面等。这种模式是传统胶片相机望尘莫及的一种模式。
曝光控制决定成败
多重曝光时对于第一次与后面的其他次曝光量的控制,决定着多重曝光画面的成败。除了“黑暗”模式在第一次曝光需要拍亮背景,第二次曝光需要过曝以外,其他的几种多重曝光模式,如“加法”、“平均”、“明亮”模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第一次曝光与第二次曝光时适当减少曝光量,才能获得更好的叠加效果。
初学者最常犯的错误是:第一次曝光的图片就很亮,不够简洁,然后在第二次曝光时,又随意的选择一个场景与素材,曝光减少的不够,再去叠加亮度过高与较为杂乱的素材,导致图片暗部完全被第二次曝光的素材覆盖,因此,既看不见主体又显得很杂乱。
我们通过右图的对比,来看看曝光控制对画面造成的影响。图1与图2所摄主体是曝光量一致的同一主体,所拍的素材也是同一素材,多重曝光模式都是“加法”模式,但由于对图一素材进行第二次曝光时,所减少的曝光量不够,结果导致素材的纹理将主体人物的脸部几乎覆盖了;而图二的第二次曝光拍摄素材时的曝光量比图一减少了2挡,结果人物的脸部只叠加上了恰到好处的素材纹理。通过这个曝光量有差异的案例,我们认识到了,多重曝光时曝光量的控制是多么的重要。
预留空间精心构图及模式混搭
在多重曝光创作中,对于构图的要求比普通拍摄更加严格,第一次曝光画面的构图直接影响到后面再曝的构图,所以每一次拍摄都要有缜密的構思与计划,才能确保成功。首先在拍摄前需要确定拍摄主题,构思好主体与陪体的位置,事先预留出第二次曝光的景物的位置,并且要考虑到前后呼应、高低错落、左右平衡的构图关系,还要有主次之分,尽量避免画面杂乱主体不辨的情况。
后期优化依然重要
好的照片一定要有好的后期,才能突出重点,渲染气氛。多重曝光拍摄出来的画面,同样也需要经过后期的润色与修改才能焕发光彩。通常情况下,多重曝光的照片在中间调区域往往会叠加较多半透明的纹理与色彩,较大程度影响画面的通透度,因此在后期处理时,往往需要加强画面的对比度与清晰度,以减低中间调里面的半透明元素。另外,多重曝光照片的暗部也往往会叠加上许多不需要的纹理与元素,所以很多时候也要对暗部进行加深处理,这样能够强化需要突出的内容,增强画面效果。许多影友拍好的多重曝光作品,在相机屏幕上看的时候,或许较平淡,或许比较杂乱,或许主体不太突出,或许觉得色彩不好看,导致在拍摄时便失去了信心,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缺少后期的思维去看画面,他们所看到的只是相机屏幕上所呈现的效果。要知道摄影是谱曲,后期是演奏,只有通过前、后期的有效配合,才能打造出更完美的摄影作品,所以在这个数码摄影时代,学好后期制作是每个摄影人迫在眉睫的基本技能。
都说摄影是减法,然而多重曝光明显属于加法,它需要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主题的立意,对创意的构思,对画面的预想,对技术的把控,都是胸有成竹的取舍,才能巧妙地将不同的元素重新融合,孵化出具有美感,具有思想深度的多曝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