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探微

2018-01-30毛联会

考试周刊 2017年70期
关键词:拓展训练合作小学体育

摘 要:体育教学之目的是强身健体,体育教学忽视不得。而从上到下,各个年级段的体育都不被重视,尤其是小学教育中,体育更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小科,体育课堂无效、低效更为普遍。小学体育有效性探讨则尤为重要。文章重点谈谈小学体育有效性的探讨体会,以期共享。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游戏;合作;拓展训练

德智体美劳中,“体”是“五育”的基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学体育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教学模式落后,理念与新课改格格不入,致使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短板”问题,为此,新课改背景下,探讨小学体育有效教学迫在眉睫。

一、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体现在天冷的时候,带学生出去跑两圈;天气暖和的时候,带到操场做做游戏、自由运动,缺乏运动的目的性,缺乏小学生的兴趣的导向性认识,教学任务设计不合理,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力避单一的教学,注重方式多样化,是有效课堂的首选要素。

游戏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参与的兴趣。如30米的快速跑的教学时,传统课堂,教师带学生做做热身运动,然后讲讲起跑、加速、冲刺等动作要领,就放手课堂,让学生5个一组,一次次跑、一遍遍练,学生练得乏味、疲倦,兴趣全无,愉快锻炼、快乐体育成为空谈。

笔者在教学中,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注重兴趣的激发、注重技能的训练。在课之初,笔者先利用奥运赛场上刘翔的精彩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跑有足够的认识。在准备阶段,笔者设计了圆形慢跑,起到热身的作用,也和快速跑相呼应,慢跑之后,放一段轻柔的音乐,编排一个关节活动操,在音乐声中孩子们轻轻起舞,既热身,也激发兴趣。接下来,笔者又安排了“踩尾巴”游戏,游戏的开展,体育活动既具有趣味性,也有效导入这节课的主要的学习主题——快速跑。

在教学的主体部分,笔者没有直接教學30米跑,而是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活动,跳绳的节奏,让学生用掌声控制,既活跃了气氛,也提高学生用脚前掌跑的效果,为快速跑打下基础。然后再结合孩子们爱玩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活跃气氛,也提高奔跑能力,彰显体育教学的生活化和趣味性。

二、 重视体育基本功的训练

小学体育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是忽视基本功的训练。以前的孩子,整天跑、跳,体育基本功扎实,现在的孩子,平时玩的时间少,除了写作业,就是上网、游戏,在家中一点体力活也不做,几乎个个弱不禁风,体育能力极差,致使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难以提升、效果也不会好。多数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基本功也不重视,几乎是淡化体育基本功的教学,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基本功的强化。

如跑的训练中,步伐的快慢、摆臂的频度、腿法的灵活等,都直接影响跑的速度;篮球教学,更不用多说,要有跑、跳、躲、闪、扑等基本功,需要跑得快、跳得高、躲得快也躲得开等快速、灵敏的动作做基础,不仅仅是投篮单一的事情……

为此,不论是哪个专项训练,基本功的训练应作为重中之重,应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立定跳远》或者《跳远》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双脚起跳,上下肢配合,双脚轻轻落地。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前,应该进行强化训练基本功的环节,笔者先设计游戏——蛙跳,以及模仿游戏——模仿小白兔跳,鼓励学生模仿其他动物跳,蛙跳和小白兔跳等跳跃,主要特点和跳远的特点基本相同——轻而快且远,并且,游戏的开展,除了训练基本功,也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体育基本功的训练,不仅有助于体育成绩的提升,也有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为阳光运动打下基础。

三、 注重运用合作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是目前课改背景下教师们的口头禅,也是课堂改革的座右铭。传统的课堂,教师注重研究怎样教、怎样讲、怎样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会,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重学于教,也就是注重“学法”的引导和研究。

传统的体育课堂“一刀切”,一人讲众人听、集体练的“满堂欢”,并且训练的内容单一、训练的方法呆板。而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水平、身体素质等实施分层教学。如在跳跃的体育课堂上,助跑起跳摸高处的物体的练习,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段,设置物体的放置高度,以增强学生的体育训练的信心和快乐。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除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以外,关键是学习方法的探讨,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教”学生“模仿”的单一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独立参与锻炼的机会,大胆创新体育项目,如上文提到的在热身环节的“蛙跳”、“小兔跳”等,鼓励模仿动物跳,就是提出创新训练,自主训练。此外,体育活动中,不乏游戏、比赛等活动,又离不开合作训练。如“两人三足”的游戏、接力跑、传球游戏等都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巧妙利用这些游戏、活动,促使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合作能力。

四、 注重拓展训练的层面

拓展训练,一般是有目的的活动,有主题的活动,不是学生三五成群的自主“散放羊”的活动,教师应突出拓展活动的多方面、多维度的意义进行拓展。

如遵守规则是底线,获得体验式满足,找到自信是目的。活动后,让学生讨论完成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遇到的障碍,是否按时完成任务等等,再引导学生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合作精神、合作意识是否浓厚、解决问题的心态是否积极等,最后再得出结论、形成经验: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遇到这类问题,应保持怎样的心态,怎样尊重人,如何合作等,这都是拓展训练中容易忽略的环节,而这些环节正是拓展训练的意义的揭示,主题的拔高和提升。

总之,体育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为目标,应注重锻炼自觉性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立足学生实际,结合体育新课标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红.浅议小学体育有效课堂“四步走”策略[J].新一代(下半月),2010(9).

[2]梅昆仑.浅谈“三化”教学让小学体育课“活”起来[J].未来英才,2014(7).

[3]尹平.浅谈小学体育课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J].读书文摘,2016(2).

作者简介:毛联会,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睢宁县桃园镇朱集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展训练合作小学体育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