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视角的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探析
2018-01-30沈阳张硕��
沈阳+张硕��
摘要: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要建立一套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成立专业调整指导机构、专家委员会,制定专业评价规则和标准,进行数据调研统计及专家评估,制定专业调整预案并实施和社会检验等步骤对高校专业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高质量毕业生。
关键词:系统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一、 基于系统论的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的新功能。那么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这一系统的目的就应在于激发各子系统的功能,使之产生大于各子系统部分之和的整体效应,最终实现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目的。
经文献梳理,高校专业的动态调整应由专门成立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教育部文件和相应标准,通过校内外数据调研对专业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根据结果进行专业调整,最后如果调整效果不理想,还要经过再评估、再调整的过程,结合系统论思想,可初步建立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如下:
二、 基于系统论的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分析
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首先要明确实施调整的主体——指导机构和专家委员会。由校党委和行政机构负责专业调整的决策及统筹安排,由以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教学督导与咨询委员会及高教研究室等为代表的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专业调整的具体工作,同时也要适当邀请企业、行业、政府及教育部门相关专家参与专业调整,提供咨询建议。
然后由专家委员会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评价规则和标准。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产生了变化,这就对高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二是专业教学情况,包括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教研科研水平、教学设计、实验实训实践安排的情况等;三是学生发展前景,包括学生的就业形式、就业质量及未来发展空间等。
通过校内外调研获得数据,专家从社会人才需求、学校自身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三个方面,结合产业结构升级信息、社会人才需求和学校的招生录取、就业率、教学情况等要素对专业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专业做出调整决策,对社会需求旺盛、教学情况良好、发展空间广阔的专业予以重点投入和建设,对社会需求接近饱和、教学条件和发展前景一般的专业进行适当控制,对不符合社会需求、专业体系不健全、发展前景暗淡的专业予以重点调整和改造,必要时可以停止招生甚至撤销专业。
最后,根据专家做出的专业调整决策,制定具体的专业调整方案及未來发展规划并付诸实践。方案实施后,要对专业调整效果持续跟进并不断进行检验,若社会检验效果良好,说明调整方案合适,可继续进行;若效果不理想,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收集数据进行新一轮评估,修订专业调整方案,必要时甚至可以邀请更加权威的专家对评估标准进行修订,以实现对专业的持续检验和调整,达到专业动态调整的目的。
综上,本文从成立专业调整指导机构、专家委员会,制定专业评价规则和标准,进行数据调研统计及专家评估,制定专业调整预案并实施和进行社会检验五个方面,初步建立了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希望有助于高校专业设置的持续调整和改进,同时促进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发展,但尚有不完备之处仍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文秀,刘桂萍,茹阳.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辽宁产业需求对接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279-282.
[2]苏晓云.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2):150-152.
[3]王晓跃,李蔚.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探索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275-277.
[4]李建宇,洪林.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控机制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3,(01):63-65.
[5]李文秀,刘桂萍,茹阳.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辽宁产业需求对接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279-282.
作者简介:沈阳,张硕,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科技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