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一带一路”话语表征对比分析
2018-01-30史晓云
史晓云
〔摘要〕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至今已有三年,全球媒体持续关注。文章基于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以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纽約时报》、《印度时报》和《海峡时报》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在语义韵和评价理论框架内考察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媒体对“一带一路”话语建构的特征、差异以及原因。研究发现,美印新三国媒体的“一带一路”术语的英文表达并不一致,其修饰语和指称详略度不同,映射其关注度的高低;《印度时报》显性表达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冷淡态度,《纽约时报》通过对其他国家隐性评价表达美国的反对立场,《海峡时报》则通过积极反应与积极价值词汇构建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 一带一路;语料库研究;外媒;评价理论;语义韵;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8)01-0018-08
引 言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及东南亚国家时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构想,合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我国寻找对外开放新突破点的尝试,既继承了历史发展的脉络,也蕴含了中国与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合作的愿景[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迅速成为政界、学界和媒体热门话题之一,其研究呈现多元化态势。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广泛深入,从各自视角对其机遇、潜力和影响进行不同层次的宣传和解读,也以此作为背景讨论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媒体研究特别关注各国的舆情,譬如:袁赛男[2]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国际舆情和话语困境,提出了提升对外宣传实效性的实现路径;陈杰、徐沛雨[3]、薛庆国[4]分别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阿拉伯世界媒体所受到的高度赞赏、质疑及对中国对外宣传话语的启示;龚婷[5]概述了美国、俄罗斯、中亚、中东、欧洲、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反应;白贵、欧斯曼·艾诺[6]考察了土耳其媒体和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舆论地位、赞同率以及战略影响;郑华、李婧[7]运用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法对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两大媒体积极与消极倾向性并存,态度暧昧;王辉、贾文娟[8]概述为绝大部分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都表示了肯定和期待,态度积极。以上研究为我们了解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但仍然缺乏对“一带一路”话语内涵的细致梳理及相关实证依据,如:这些研究没有明确各种反应和评价的主体,其态度的话语表征特点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动因。
本文以区域影响力大的国家如美国、印度和新加坡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这些国家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表征异同。美国虽然不是沿线国家,一些学者(例如李晓、李俊久[9];王卫星[10]等)认为这一战略构想是中国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对冲,可以消解美国对中国的新一轮战略围堵的不利影响,其关注度自然较高。印度与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主轴国家,在区内拥有广泛的利益。印度在古代北方丝绸之路及南方丝绸之路中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南亚次大陆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新加坡是东盟的创始国之一,其提出的许多议题在东南亚国家都能够得到积极响应,对东盟国家具有示范效应。因此,本文以这三个国家的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具有区域特色和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说来,从“一带一路”搭配词的语义韵、新闻标题及语篇主题评价出发,探讨“一带一路”的内涵,该倡议在媒体所在国的反响,对他们有什么益处,他们对此有什么疑虑,从而揭示外国媒体“一带一路”的话语博弈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格局。
一、 理论框架
Hardt-Mautner[11]、Baker [12]等学者提出将语料库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从而形成有效协同。本文基于不同国家主流媒体有关“一带一路”话语语料,将评价理论[13]融入“一带一路”搭配词语义韵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从而系统描述其内涵,并进一步比较这些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及其原因。
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是语料库语言学的一个术语,来源于Firth[14]的语音语义韵,超音段韵律特征如音高、响度、速度和节奏传递着话语信息,同一音位因语音环境不同而产生变体。Sinclair[15]注意到词汇中也存在这种现象,他将语义韵定义为一种联接意义和目的的功能性选择,选择的所有词项都构成某种韵律[16][17]。语义韵显示节点词的搭配词在语境中的语义氛围,可分为积极语义韵、中性语义韵和消极语义韵[18],语义氛围由那些与关键词高频共现的其他搭配词所“传染”,明确或隐晦地表达语言使用者的态度倾向,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的评价功能。Bednarek[19](133)指出,一些语义韵并不能简单地归于“积极”或是“消极”,而应该更为多元。因此,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情感(affect)、判断( 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 三个子系统可以用于归纳语义韵的范畴,从而使语义韵的分级趋向细化。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中的情感系统涉及评价主体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如高兴/悲伤、满意/不满等;判断系统涉及评价主体的行为态度:如钦佩/批评、表扬/谴责等;鉴赏系统是评价主体对现象的反应和价值的评估。对语篇中评价资源的研究是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理想接口,借鉴语料库语言学的“扩展词汇单位”方法,以搭配、类连接、语义倾向以及语义韵为核心的方法为基于词汇研究小句,乃至语篇意义提供了重要范式[20](75)。
二、 研究方法与语料搜集
本文利用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以美国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印度的《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和新加坡的《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为研究样本。这三家新闻媒体分别是所在国家历史悠久、发行量大、影响范围广的主流大报。由于“一带一路”的英文释义包括Belt Road、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Belt and Road proposals、One Belt One Road、one belt and one road,因此本文以belt w/5 road为检索词(即belt与road两词之间的间隔词不超过5个),在2013年9月7日至2016年6月30日时间范围内就“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进行全文检索。通过人工阅读,剔除重复以及无关报道之后,最终建立外媒对“一带一路”报道的小型专题数据库,得到《纽约时报》报道25篇,《印度时报》报道15篇,《海峡时报》报道156篇。本文使用 Wordsmith Tools 5.0 [21] 提取数据,检索时将跨距设定为+5/-5的范围内,即belt w/5 road为检索词,以L5/R5为扩展语境,提取搭配词,每一行索引中节点词居中,左右的搭配词是该词所在的语境,节点词对其搭配吸引力最大。据此建立类连接,以计算搭配强度、分析价值极,最终得出其语义韵,进而揭示“一带一路”的内涵。本文的索引行图均按照检索词、L1、L2的顺序进行排列,《纽约时报》(26次)、《印度时报》(19次)的索引行全部列出,鉴于《海峡时报》出现268次,频次较高,本文随机抽取20条索引行。三大报刊检索词的索引行见附录。endprint
三、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 “一带一路”英文名称的使用
以节点词belt w/5 road检索《纽约时报》、《印度时报》与《海峡时报》,该词出现的频次分别为26次、19次和268次。通过统计发现,三家大报对“一带一路”的英文表达不统一,如Silk Road Economic Belt、Belt and Road、One Belt, One Road等,具体见表1。
除此之外,《印度时报》使用了Belt Road、one belt and one road、Silk Road belt initiative各1次,《海峡时报》6次使用了One Road, One Belt,以及maritime “Road” combined with the continental “Belt”、one economic belt for one road、overland economic belt and maritime Silk Road、the belt and the road、the Silk Road trading belt、Belt & Road、Silk Road trading belt,共计13次。
在《纽约时报》与《海峡时报》的报道中还出现了new Silk road一词,出现频次分别为4次与17次。《纽约时报》中有3例指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1例指的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2011年7月在印度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即美国为了帮助阿富汗经济发展而提出的。除1例外,《海峡时报》中的new Silk road几乎都是“一带一路”的同义词。
另外,三大报刊使用不同的名词修饰或指称“一带一路”,用得最多的是initiative、plan、proposal、strategy、project、program,具体见表2。
以上对词汇选择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术语赋予不同的译文,其语义焦点有差别。表2显示,《印度时报》使用的词汇很单一,种类数量少,内涵比较宽泛,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态度之冷谈,相比而言,《纽约时报》既有语义指向明显的具体词汇,也有概括性词汇,而新加坡《海峡时报》表达的内涵最为丰富,用法灵活,具体词项富于变化,这说明其对中国这一倡议的关注度之高。
(二) 标题的评价意义分析
新闻标题不仅浓缩了报道的内容,而且浓缩了报道的定位和取向,为读者理解报道提供视角[22]。本文采用Wei & Li[23](109)的计算方法来测量语义韵强度,即:PS = FPos./FN. PS = Fneg./FN.,其中PS为语义韵强度,FPos.与Fneg.分别为积极倾向与消极倾向索引行的出现频数,FN.为节点词的总频数。三家大报标题的评价主题频次和语义韵强度如表3所示。
《纽约时报》与《印度时报》标题对“一带一路”的评价均为消极,其消极语义韵强度分别为004与011,而《印度时报》的消极评价更为强烈。《纽约时报》标题仅使用了一处表达情感不安的评价性词汇,即2015年12月26日发表的“中国为新丝绸之路铺路的诱惑与警惕”,使用评价主题词Allure和Alarm。报道称中国与土耳其和其它沿线国家建立紧密关系,但是“一带一路”战略引起地缘政治紧张(geopolitical strains),一些国家日益担心会过于依赖中国。《印度时报》标题使用了两处表达消极反应的评价性词汇,即2014年9月20日发表的“印度对中国雄心勃勃的海路计划保持沉默”与2014年12月14日发表的“尽管印度不情愿加入其中,但中国称丝绸之路业已成型”。Silent与reluctance说明印度对中国雄心勃勃、业已成型的“一带一路”计划反应消极,不作回应、不愿加入。
相比之下,《海峡时报》标题所使用的评价资源更为多元。经统计,积极语义韵强度为0.05,消极语义韵强度为0.007。积极语义韵远高于消极语义韵,表示积极价值的词汇如:a response to countering American naval influence、will change Asia、can help Asia prosper等,积极反应的词汇如:opportunities、optimistic、good for、should welcome等。2015年6月15日,《海峽时报》驻伦敦的欧洲特派记者Jonathan Eyal发表题为“中国在欧洲的丝路之梦;‘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中亚进入欧洲中心,为欧洲的大桥和核电站提供资金,欧洲人应欢迎这一举措,而不是视为威胁”的评论文章。否定词rather than把欧洲人将“一带一路”视为威胁的话题引入对话之中,并建议欧洲人应欢迎这一倡议。在对“一带一路”的赞美与肯定之中,《海峡时报》也有质疑之声。2015年4月3日和6月4日的两篇报道标题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尚有不明确之处,需要考虑可能引发的分歧。我们将在下文予以详细分析。
(三) “一带一路”搭配的语义韵分析
基于“一带一路”的扩展语境,我们将深入探讨“一带一路”搭配的语义韵。由于Wei & Li[23]的语义韵强度计算方法并没有将评价者纳入考量范围之内,我们借鉴评价理论的分析框架,加入评价主体这一维度,这将有助于丰富对“一带一路”语义韵的分析。本文的扩展语境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完整结构的句子,在某些语境下扩大到多个句子甚至整个段落,但通常不会跨越一个段落。在人工观察统计之后,我们将对三家大报的评价者及语义韵进行对比。具体步骤为:第一,提取节点词belt w/5 road的索引行,并观察其扩展语境;第二,基于评价理论态度子系统框架,提取扩展语境的相关评价资源;第三,对评价资源进行语义韵总结,并对报道内容进行分析。
1. 《纽约时报》:通过对其他国家评价来隐性表达美国反对立场endprint
表4为《纽约时报》对“一带一路”的评价主体、评价资源及语义韵强度的汇总。其中,评价主体没有一处来自美国方面,均出自中国、其他国家以及《纽约时报》。中方认为“一带一路”对中国有利,有助于制造更好的基础设施连接,增加在亚洲和欧洲的投资与贸易。其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各不相同,诸如使用praised、actively participate、support积极反应词汇,表达缅甸、阿富汗以及一些国家对该倡议的支持,以及使用not shown more enthusiasm、reticent消极反应评价资源,表达缅甸和印度对该倡议的冷谈。
在《纽约时报》中引用某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赞扬与支持,但却隐性地批评这些国家行为不正当,表达对这些国家的不满。2016年1月22日,长期为《外交政策》撰稿的缅甸问题专家敏辛(Min Zin)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昂山素季,中国派的女性”的报道。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赞扬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但文章的基调是对她的批评。报道指出昂山素季为迎合中国的利益,令全国民主联盟选民失望。2015年5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莫迪敦促中国重新考虑致使两国关系紧张的政策”,并引用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的话语称中国并没有积极邀请印度参与“一带一路”,若中方愿就“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磋商,印度随时愿意开诚布公地讨论。报道使用积极反应词汇open to discussing 将印度表征为积极促成中印就“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话的一方,而接下来的分析可知中国欢迎印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印度态度冷淡。
2 《印度时报》:其他国家对“一带一路”予以支持,印度官方冷淡
表5为《印度时报》对“一带一路”的评价主体、评价资源及语义韵强度的汇总。与《纽约时报》中其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混杂的情况不同,《印度时报》中其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均为积极评价,诸如使用表达积极反应的词汇active participation、interest,积极价值的词汇pioneering effort,表明斯里兰卡、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对该倡议的支持。
与《纽约时报》隐性表达反对立场的话语表征不同,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呈现“政冷经热”现象,印度商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积极,官方立场冷淡,并以显性评价的方式表征,使用诸如cool、less than enthusiastic、not yet agreed to join it表达印度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消极态度。2015年4月16日,《印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期待在印度总理访华期间推动边界谈判”,报道使用积极反应词汇welcome,说明中国对印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欢迎,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印度尚未表示对该倡议的兴趣。
3 《海峡时报》:大力支持,驳斥对“一带一路”的消极评价
表6为《海峡时报》对“一带一路”的评价主体、评价资源及语义韵强度的汇总。《海峡时报》评价主体来源非常广泛,吸纳了多元声音。《海峡时报》中新加坡各界对“一带一路”的积极评价高度一致,使用积极反应的评价资源,如cooperation、opportunities、spur development、offer tremendous potential、boost trade and investment...boost the AECs development、a new level of mutual trust and cooperation、benefits、support、ought to be welcomed,將“一带一路”表征为促进相互信任与合作、为促进东盟乃至世界发展提供巨大潜力的过程,对“一带一路”倡议予以支持。同时,使用potential game changers、help resuscitate Old World commonalities、draw the states of Eurasia closer together、game-changing等积极价值语言资源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东盟乃至世界格局的重要意义。2016年5月1日,《海峡时报》摘引由该报副主编Ravi Velloor所著的新书《印度崛起》中的部分内容,认为印度加入“一带一路”会对中印双方有益,但印度已坚定地站在美国阵营之中,中国的坚持或许一无所得。
由以上分析可知,三家大报不仅在评价主体、评价资源以及语义韵强度方面迥异,而且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上也不尽相同。《印度时报》与《海峡时报》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上形成互文,两家大报均认为中方积极欢迎印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而印度对此态度冷谈,从而驳斥了《纽约时报》将中国表征为并没有积极邀请印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而印度对此积极主动的言论。
四、 结 语
通过分析美国、印度和新加坡三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本文从语料库资源中获得了翔实可靠的证据,发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媒体从各自立场和利益出发,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不同的话语建构。《纽约时报》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评价来隐性表达美国反对立场,再现了美国媒体的传统传播战略。在《印度时报》的话语表征中,其他国家均对“一带一路”予以支持,而印度官方态度冷淡。《海峡时报》展现了新加坡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并驳斥部分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消极评价。这种立场的差异折射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美国、印度和新加坡三国的地缘政治的战略选择及其与中国外交的亲疏关系。毋庸置疑,各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着认知的多元视角和声音,使得媒体对“一带一路”术语的使用及其内涵也有不同的解读。我国对外话语传播需要掌握话语权,先发制人,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差异化和精准化传播,这样,有助于我们有效应对外国舆论,提升我国“一带一路”对外宣传的话语能力,进而增强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endprint
〔参考文献〕
[1] 杨思灵.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治理及挑战 [J]. 南亚研究, 2015, (2): 15-34.
[2] 袁赛男. 构建“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的新对外话语体系 [J]. 对外传播, 2015, (6): 13-15.
[3] 陈杰,徐沛雨. 阿拉伯媒体视域中的“一带一路”——兼谈中国对阿媒体公共外交 [J]. 回族研究, 2015, (3): 119-125.
[4] 薛庆国. “一带一路” 倡议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舆情、实践与建议 [J]. 西亚非洲, 2015, (6): 36-52.
[5] 龚婷. “一带一路”:国际舆论反应初探及应对建议 [J]. 对外传播, 2015. (3): 24-26.
[6] 白贵,欧斯曼·艾诺. 土耳其媒体和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2): 102-106.
[7] 郑华,李婧. 美国媒体建构下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基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分析 [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6, (1): 87-96.
[8] 王辉,贾文娟. 国外媒体看“一带一路”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9] 李晓,李俊久.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 [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10): 30-59.
[10] 王卫星. 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风险与挑战 [J]. 人民论坛, 2015, (9): 6-18.
[11] Hardt-Mautner, G. Only connec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rpus linguistics [Z/OL]. [2016-5-15]. http: // ucrel.lancs.ac.uk/papers/techpaper/vol6.pdf.
[12] Baker, P. A useful methodological synergy? Combin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rpus linguistics to examine discourses of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in the UK press [J]. Discourse and Society, 2008, 19(3): 273-306.
[13] Martin, J. R. & White, P. R. R.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4] Firth, J.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15] Sinclair, J. Looking Up: An Account of the COBUILD Project in Lexical Compu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 [M]. London/Glasgow: Collins, 1987.
[16] Sinclair, J.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7] Sinclair, J. The search for units of meaning [J]. Textu,, 1996, 9(1): 75-106.
[18] Stubbs, M. Text and Corpus Analysis: Computer-assisted Studi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M]. Oxford: Blackwell, 1996.
[19] Bednarek, M. Semantic preference and semantic prosody re-examined [J].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2008, 4(2): 119-139.
[20] 唐丽萍.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21] Scott M. Wordsmith Tools, version 5 [CP]. Liverpool: Lexical Analysis Software Ltd, 2008.
[22] 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3] Wei, N. X. & Li, X. H. Exploring semantic preference and semantic prosody across English and Chinese: their roles for cross-linguistic equivalence [J].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2014, 10(1): 103-138.
(責任编辑:高生文)endprint